共享单车-小黄车、摩拜、哈罗
近来一个多月每天早上骑共享单车赶公交上班,下班骑共享单车回学校 大概15分钟的车程 既节省时间又节省金线 毕竟现在共享单车投放快成灾了并且各家皆出优惠免费骑行、骑行集齐得红包等等 根本不愁找不到共享刚刚单车 不过看你骑的是哪一个罢了 这一个多约的我算是把小黄车、摩拜、哈罗单车都骑了个遍 不妨谈谈
小黄车
最早16年的时候学校里开始出现小黄车 且只有小黄车 校园广播也天天宣传 起先小黄车不收押金 直接注册往里面充几块钱就可以用 每次骑行完可分享红包供下次使用 充10快钱可以用到天荒地老 到现在我的十块还有九块 但是那时候第一代小黄车是不能骑出学校的 而我宿舍在校外 走路 上课得要二十几分钟 不能骑回宿舍 这对我们来说就如同鸡肋了 当时一度放弃
不久后就发现宿舍底下停着小黄车 特别亮眼的黄 哈哈 想必是有人偷偷从学校里骑出来了 没过几天 从学校通往宿舍的小门那里就坐着几个人 专门逮捕私自骑出学校的小黄车 那时候为了骑车不花钱大家纷纷各出奇招 那时候车还不多 不像现在泛滥成灾 一辆车固定一个密码 于是记下车号和密码 下次就直接开锁 。有的直接用自己的锁小黄车 堂而皇之当吃醋私有财产 这样的人看见一次举报一次 有的开了锁之后马上在手机上结束计费但实际上还在骑 因为它的锁是手动的 那时候我只能感叹 啊 聪明的中国人啊 这也直接迫使小黄车更新换代哈哈 那时候小黄车使用还是局限在校园里面 范围 有限 数量也不多 还是个新鲜玩意 至少 我是没发现有蓄意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或者是“尸体“ 或许是竞争对手还没出现哈哈 那会还没成为国民素质照妖镜话题甚嚣尘上 大概是基数不够大 群体不够广吧。

摩拜
第一次听说摩拜是2016年秋天的一次偶然 那时候学校里面还没有摩拜 有一次从图书馆出来去食堂吃饭路上有两个女孩子问“你们学校摩拜在哪里“我听着很懵逼“ 啊 什么摩拜 “几次之后我仍然不知道她估计无语了 没办法说“唉 ofo在哪里““小黄车啊 你早说啊 “我手往图书馆的方向一指“那边很多 沿线很多“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还有像小黄车一样的另一种共享单车 啊 为什么要叫“膜拜“ 我大概思考了一个午饭的时间 还想一定要告诉室友 这件搞笑的事情 哈哈哈
后来 没错 我室友早就知道了 原来搞笑不成自己宛如一个智障 这种事情问我一向表现得很迟钝 后来终于 “膜拜“了一下摩拜车 原来它叫mobike 哈哈哈 给音译跪了 不过我一向反射弧长 没想过要去尝鲜 特别是它的押金299 望而却步 不过看着别人骑 那时候还是无链条的第一代摩拜 车身是红色 相比较小黄车 摩拜单车感觉比较中性 更适合男孩子骑行 女孩子比较驾驭不了 后来沾朋友的光 亲身体验过一次 果然如此 我作为一个女汉子并且自诩骑车技术很不错 感觉①车身笨重 特别是龙头不灵活②坐板实在是不可说③车子没有链条 前进全靠人力 双腿感觉实在是很酸爽
不过确实车子很结实 平时学校经常可见小黄车维修师傅专业修车 整条路都躺着受伤的小黄车 但摩拜车好像很少看见有维修的 不愧是299的押金哈!那会我还依旧没有使用摩拜 想想共享单车既创业成功 方便大众 获得多轮投资 创造工作机会 有路上负责找小黄车的 摆放整齐的 修车师傅也迎来了事业“第二春“ 更别说自行车生产商以及自行车零件商等等等。可谓利国利民 不过事物终有两面性 特别是在资本的注入 竞争的出现 范围的扩大 受众群体的增多 事情往往会变得复杂起来 恶意竞争 蓄意破坏 非法集资 国民素质等等等 又在装逼了哈哈 反正我入摩拜的坑是因为2017年前三月份开始的红包车 那时候为了领到红包我几乎疯狂的骑摩拜 只要不是特别远 半个小时以内的我都会选择可能花五分钟找我附近的红包车 还有一个原因是摩拜2.0有了链条更省力 坐板设计更合理体验也更舒服 嗯 听说退押金也很快哈哈 摩拜相比小黄车除了前期无链条车 骑行更省力 质量更稳定 我必须吐槽小黄车质量不稳定 有的骑着很好 有的骑着巨累巨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