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电影周
在北京,似乎可以把任何休息日都变成电影节。
第一次去中国电影博物馆是去年年底的《罗曼蒂克消亡史》首映礼,这其实并不是一个经常办发布会的地方,场地不太适合,可能是导演程耳需要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浓厚的地方吧。这场发布会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再也不想看尉迟琳嘉主持的节目了,他的即兴主持功力真的还不如于莎莎,加上红毯环节嘉宾走得比较慢,可以说是非常的尴尬。而当总控在旁边催场时,他还傻逼兮兮的问“真的么?没开玩笑吧!”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在主持圈混到现在的……
这个中国电影博物馆经常举办电影展映的活动,但我一直都没去,因为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偏了,地铁望京南下车还要骑单车20分钟才能到。可能是前几次展映人去的比较少,这次主办方良心的把票价从40元降到了5元,还在格瓦拉开放了在线售票,每天放映3场不同的影片。用上电商每次赠的优惠券,相当于10块钱能在这呆一整天,就算是空调钱也赚回来了。放映的电影虽然没那么知名,却也是网络上很难找到资源的。正好自己这周休假,去感受一下匈牙利的文化也好。
对于这个国家的历史和现状,我了解很少。电影只看过那部实验性质较强的《索尔之子》,简单做了一下功课,觉得有两点还挺重要的。一是二战期间这个国家遭遇过前所未有的浩劫,犹太人被关押到集中营经历了惨无人道的待遇,这在《索尔之子》中可以很深刻的感受的到;二是匈牙利的郑智也经历了从社会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转变,欧洲中部的地理位置也带有了很多和欧洲相关的问题。整个影展共放映了6部,我有1部没有看。下面开始说我看的这几部电影。
这部电影很有戛纳系的感觉,看起来像是《我是布莱克》和《毕业会考》的结合,但对现实问题的探讨也只是浅尝辄止,并没有深刻的讨论。导演看上去更多想表达的是人生的困境。整个故事顺下来,就会不理解女主的行为动机。这个女主虽然家徒四壁,但却牛逼得很。申请贷款开洗衣店的过程完全是一副“老子就是想开,你爱批不批”的屌样,要是放在我国绝对被柜台大婶骂哭。但这可能正体现了欧盟人民的优越性,她轻松的拿到了贷款,前途一片光明。可正所谓“一物降一物”,男友由于以为自己被戴绿帽子不分青红皂白就去洗衣店把一通乱搞,为了修洗衣机还带她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像《猜火车》一样携款而逃。女主当然不会有好结果,一切都被“熊孩子”录了下来,被大家识破轰她出门。而项目负责人则感情用事,被女主一杯咖啡就搞定了,大家居然也奇迹般的当做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编剧确实有些随意,至少这不是我能信服的解决方式。明明生活的最大阻力就是渣男,为什么还要一直选择原谅他?然而影片的结局会更加让人绝望,那就是渣男发现自己真的被戴绿帽子后,几刀捅死了同情心泛滥的项目负责大叔。面对警察的拷问,女主是否揭穿渣男成为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原来导演还想要铐问人性。
在我眼里,虽然导演往这部94分钟的片子里塞了太多,但基本的态度是明确的,那就是每个人的困境都是自己造成的,有些弱者是不值得同情的,而这也是我基本上认可的。
这部是我这次影展最喜欢的一部电影,讲的是两个不同阶层人的博弈,讨论的是到底什么才是拥有。如果你看过那部《荒蛮故事》,一定会对那两个相爱相杀的司机印象很深。这部电影很像是这个感觉,摄影超赞,将停车场这个小空间拍出了超强质感。主角只要两个人,一个是退役军人圈地开了一个其貌不扬的停车场,另一个就是坐镇停车场旁边的本地大老板。他们的冲突也很简单,那就是抢车位。土豪老板就想霸占带有雨棚的那一块位置,而停车场老炮儿就是不给,宁可把其当做鸽子们的“祖坟”。两人博弈的过程特别的精彩,充满了黑色幽默,在这里不多赘述。随着二人身世的一点点揭开,你会明白为什么他们会因为这点小事大动干戈。对于老炮儿来说,他退役后失去了妻子,只想能够保持自己的一份平静不被打扰,最后妥协让出了停车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小老板身怀绝症,连用来打赌的这4杯啤酒都可以要他的命。愤世嫉俗的他却在这个停车场里发现了挑战,这种征服的使命成为了临终前最后一点乐趣。得到这一切之后,他讽刺的用这4杯啤酒来终结了自己,似乎是对自己的一种戏谑。
若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这部电影,“你开心就好!”再适合不过了。
这部早场电影迟到了10分钟,感觉错过了好多。进影厅的时候男主已经开始了他的荒原逃生。虽然在类型上属于西部片范畴,却也夹杂了很多黑色幽默,有点昆汀的意思,当然在影像上还远远不够。剧情设置上还是很巧妙的,这个奇遇并不是神奇,理解为奇葩更加准确。在我眼里这部电影的意义在于讨论了看待一件事情的角度。喜欢它是因为这完全是通过镜头语言去呈现出来的。
电影的剧情并不复杂,一个黑人因为赛场上受贿犯法,踏上了逃亡的道路,来到了匈牙利一个遥远的小镇上,躲避追捕。救他和犯罪的恰恰又是同一批人,对他来说,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并不是什么自由和正义。最让人啼笑皆非的就是犯罪头目,小心多疑的他由于年老记性不太好,把巨款藏到了大衣柜里后不放心又转移到了床头柜里。后来完全忘记了这码事,发现钱不在大衣柜里,就把可怜的黑人和民女绑起来逼问,直到其发现自己错怪了他们,却也无台阶可下只能硬撑。警察的围剿则帮了男主一个大忙,黑恶势力被一窝端。最后一个镜头升华了整个主题,小男孩将头用力往下扭,镜头也随之颠倒。留下男主离开的倒影,日落西沉。或许,用另一个角度去审视这个故事,就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这部战争题材的电影,手法上很普通,故事讲得很扎实,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极端环境下的感情,总是那么浓烈又难以割舍。他们的感情发生在纳粹设置的集中营中,开始的方式也足够奇葩。男主同时给一所医院的100多位女孩一起写信,坚信一定能找到真爱(钓到大鱼),堪称是匈牙利加强男版林徽因了。而居然他就特么成功了,遇上了痴情女。而这位女孩旁边也有一位一直守护她的蕾丝姐姐,占有欲极强,为他们的感情设置了很多障碍。最后实在承受不了这对异性恋的甜蜜,跳下站台而终。用一首歌形容她内心的OS就是:明明你也很爱我没理由爱不到结果……
整部电影以两人的感情线串起整个民族的历史浩劫 ,人物塑造得立体而鲜明,算是一部不俗的爱情片。
这部是影展中我觉得最平庸的一部,可能目标观众就是偏低龄化的吧。中国观众有一个特点,凡是涉及阿猫阿狗阿狼的电影,就会疯狂的给高分,我实在是不理解,这部也不想多说,就是一个平庸的故事……
下周我会继续去看阿根廷电影周,进入充满魔幻的拉美世界。
© 本文版权归 metaphor17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