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的人身攻击,细思极恐
今日被一无良商家的微信客服披头盖脸辱骂了一顿,操着浓厚的东北大碴子音。

第一层悲哀是为人们爱贪小便宜的心理。早上收到姑姑的微信,她说“xxx公司为了扩展微信市场,决定免费送1000套床上用品,包邮”,还说“绝对真实”。这已经不是我姑姑第一次群发这些“免费领取xx”的消息了。这一次她也发送给了我母亲。我母亲自然很是心动,催促着我去加这个号码试试。我挺无奈的,因为自己从来不相信这种天上会掉馅饼的事情,但也不想和母亲起过多争执,便敷衍着答应了。这才有了后话。小市民为什么爱贪图小便宜?一是受到的教育程度不高;二是因为经济上并不宽裕。
第二层悲哀是网络言论的过度开放。微信是很接地气的通讯软件,我也是它忠实的使用者之一。然而接地气不代表可以肆无忌惮地辱骂别人,或者说这是整个网络时代的通病。我从以前想着默默做个安静的良民就不会招惹是非,到现在发现即使自己再文明也难以独善其身……实在心凉。建立健康阳光的网络环境,一来网民自身的教育素养要提高,二来网络言论的监管力度是不是要增强呢?对于侵犯别人权利的人,他们自然要受到惩罚。
第三层悲哀是微信的投诉制度。首先投诉是要讲道理的,这点是对投诉者的基本要求。但是微信的投诉理由不够多:投诉就一定是因为金钱纠纷吗?我今天遭受到了商业性质客服的人身攻击,找了半天没看到针对于人身攻击/恶毒辱骂的分类,拨打客服电话,等了三分钟才接通,客服也是含糊不清的不能给个肯定说法(腾讯客服态度还不错,不能冤枉人)。我也不知道微信的客服团队会如何处理我的投诉,最重要的是要保护我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总不能我被骂了我事后还遭到报复吧?
第四层悲哀是为中国的现状。国民素质总体还是处于低下的水平,我今天遭遇的是网上的语音辱骂,在现实中骂街的撕逼的比比皆是;民众爱贪小便宜不也是个人素养不够高吗?还有,我不知道聘请这样一个奇葩的人当客服,贵公司/组织还想不想做生意了?要不是在学校学习过要善于维护个人权利,我今天也就忍了。可是偌大的中国,有多少人受到比这更疼痛百倍的羞辱和侵害,还是不会甚至不敢为自己发声?甚至发了声也没有用的?想想《素媛》和《熔炉》吧。
虽说打破湖面平静的是一坨粪便,但湖面上泛起的涟漪还是值得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