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自我觉醒 第八章 社会发展的目标 第一节 经济与政治
既然一个拥有成熟性格的人从环境中成长起来,那么他对自己一定是有要求的,施展抱负的心犹如怀抱一袋子的金银珠宝,到底该买些什么呢?
不妨先讲个小故事来说起。
表面上来看放羊的小孩儿和那个做着大生意的老板实在是没得比,无论是格局上还是精神层次上的追求,都不可同日而语,一个的明天就是今天,另一个的明天如此辉煌灿烂。但是细想想,他们是否都掉进了一个一样的怪圈里难以自拔呢,从上帝视角来看,他们都在不停的重复着实践同一个命题,我们很多人是否也掉进了这个怪圈,就好像是说金钱这个怪兽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前赴后继的奉献着自己的生命,那么生命的意义何在?也许我们生来就该主宰这个宇宙呢?你也许又会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渺小,既看不清这世界又看不破这循环。
这世界万事万物都有着细密的联系,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的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没准你现在生气往地上狠狠的跺上一脚,一个月后某地将引发一场大地震呢。要不是100万年前的一个原始人不怕火的举动,也许我们现在仍然跟猩猩、猴子、猛犸象、剑齿虎们过着东躲西藏的原始生活。第一个生吃麦子的原始人并不知道几万年后农业革命带来的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化是与他有关,第一个在月球上踩上脚印的人也并不能看见几千年后宇宙文明时代的到来。
看了《人类简史》的故事,你或许会觉得,我们现在还不如10万年前的智人,他们一天只需要采摘、狩猎3-6小时,而剩下的大量时间里,可以聊八卦、讲故事、玩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用担心环境污染、明天人类会否因疾病灭亡,更不会担心自己突然一贫如洗。这样的幸福生活实在是没有必要进化到今天这个地步。
但也许正是这样急不可待的追求,人们都想快点过渡到新的生活状态。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更快,更加的趋利。一夜暴富的“神话”故事特别能在年轻人群里畅销,比尔盖茨、乔布斯、马云犹如拜祭坛上的神。他们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蜜蜂白天采集花粉和花蜜,晚上酿蜜,在一生有限的几十天时间里,终日辛劳,也许每天要采访上千朵花,可是他们从不在意那朵花有多美,也许是辛勤的成果和劳累让它无暇顾及。而我们人类呢,也没有停下来的哪怕是短暂的时光里,抬眼好好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吗?新的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难道就是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充实感吗。当然不是,我们也有精神上的追求,可你知道现在的精神追求就是进步吗?不是陷阱吗?萨顿曾说过“我们建造雄伟的桥梁、飞艇、摩天大楼,如果我们因而失去了快乐的技巧和谦逊的生活,那么这一切对于我们人类又有什么用处呢?如果我们注定要死于疲于奔命的单调生活,那么物质上的清洁精密以及舒适卫生又有什么用处呢?”。
经济发展解决人的身体问题-生、老、病、死,即生命过程的赡养,以及人的精神问题-产生、发展健全、疾病、消亡,即精神过程的赡养。每一个生命的到来都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着,然而大多数思想、意见的产生却无人问津。如果只是解决一个生命体的健康成长过程,有些动物可能比人类做的更好,例如蜜蜂,它们从一开始的基因选择上就要求最好的后代才能繁育,极少生病,没有社会问题,食物优良,分工明确所以老幼无欺,整个过程虽然短暂,但堪称完美。人类的生命过程较长,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经济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政府也致力于此项事业的突出成效,可是我们是否就因此减少了投入在现实世界上的时间来照顾生命吗,并没有,反而投入的时间越来越长。几百年前的普通人家里做顿饭,外出花个10分钟捡一把柴火,顺道在自家菜园子里拔几颗萝卜,回到家巴拉巴拉的不到1小时就把饭做好。现在的人家做顿饭,买的菜至少是几十人花了好几天的共同合作结果才能到你我的家中,烧的天然气更是几十万人花了数年的时间才接入到家中,所以平均摊到每个人身上的时间或许还要更多。其实现在的社会下,我们都在为彼此的生命保障而努力的付出时间。要说到精神赡养,只能说比生命过程的赡养曾经历的更加灰暗,每一个小的进步思想的产生都充满着传奇,而发展过程则更多充满着血雨腥风。至今人类也没能发展出合理的解决精神赡养的方法。
什么才是对精神的成长有用的,是思考、精神交流、探讨、融合,甚至精神碰撞的环境。在精神追求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艺术,可艺术是解决精神过程问题的吗,显然很少,多数艺术形式的表达都是愉悦精神的,这就跟伺候生命的饮食、服装、住房、交通等文化一样,不是使人越舒适的程度就越好,有可能是累赘,或者都是精神麻痹的产物,就像温柔陷阱一样,会使人陷入其中而不想离开。每个人都有喜欢听的那么几首音乐,从青少年一直到暮年都能每次听到沉醉,每个人也都有喜欢的几部电影,看过100遍后有时还会想看第101遍,有的人喜欢一幅画,就非要占为己有而时刻都想看到。而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亦不乏这种舒服日子的论调,的确,现在的日子过的比祖辈们强太多啦,你要看电视,那到处都可见的是洋溢着灿烂的笑脸。其实有我这样想法的人,也许不少,不是说对生活不满而非要挑刺,舒适的生活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年来说,尤其是种伤害,简直就是鸦片,在心理成长过程中,就需要艰苦的环境磨练。在此事上就需要有骑驴找马的精神。
崔健的那首熟悉的〈花房姑娘〉:
我独自走过你身旁 并没有话要对你讲
我不敢抬头看着你的 噢---脸庞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 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你的惊奇象是给我 噢---赞扬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 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你带我走进你的花房 我无法逃脱花的迷香
我不知不觉忘记了 噢---方向
你说我世上最坚强 我说你世上最善良
我不知不觉已和花儿 噢---一样
你说我世上最坚强 我说你世上最善良
如果有人觉得人的精神问题不该是经济管辖的,不是经济范畴,而是政治范畴,虽然艺术的发展得益于经济,那么好吧,人的两部分过程的发展分别由经济和政治承担,那么经济和政治的统一结合体叫什么?是的,是资本主义。不完全结合的有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大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政治是火车头,经济是车厢,或者你也可以说政治建筑在经济之上。但是无论是那种结合,目前来看,对精神过程的赡养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
可能的社会形态到底有多少种?包括人类、狮子、狼、黑猩猩、蜜蜂、蚂蚁等,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我们真的无从选择。
人治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差别,可以说是一个人的意识的丰茂程度决定一个社会结构,和一群人的意识的丰茂程度决定一个社会结构的差距。问题简单的时候,差别实在不大,但是当社会问题极其复杂的时候,差别就显得异常突出了。
有一种管理叫使人向善,有一种管理叫促人作恶。有一种管理是使人智慧,有一种管理是使人愚蠢。智慧的人难以管理,愚蠢的人容易管理,使人善良或者恶却不大会带来管理上的方便。特别是在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管理方法也显得异常重要,层层解扣也许使一堆乱麻而丝丝平顺,硬拽一根或许更死结深深。社会的根本就是要解决人的问题,了解形势才能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掌握趋势不仅是国家战略、企业战略思想的根本,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种高瞻远瞩思想。
群体意识的紧密状况在社会发展的时间轴上,其作用程度是呈抛物线的状态(产生影响是否有利于上层建筑的强大和稳固),从其萌芽到群体意识消散过程中,中央集权制是最高点,具体表现为“政治强则国强(国强民弱)”;以天文学上来举个例子,太阳的形成最初只是巨大的一群分子云,一些事件的影响下引力塌缩,慢慢形成太阳,而当太阳不断的燃尽其能量后,重新膨胀成松散结构的红巨星。人性觉醒后的发展中,将逐步在政治中占据主要角色,具体表现为“民强则国强”。其实用管理学的理论来看,目前已经渡过了“管事”(管理人的行为事件)的高峰期,正在向“管人”(管理人的思维意识)的阶段迈进。
不妨先讲个小故事来说起。
![]() |
表面上来看放羊的小孩儿和那个做着大生意的老板实在是没得比,无论是格局上还是精神层次上的追求,都不可同日而语,一个的明天就是今天,另一个的明天如此辉煌灿烂。但是细想想,他们是否都掉进了一个一样的怪圈里难以自拔呢,从上帝视角来看,他们都在不停的重复着实践同一个命题,我们很多人是否也掉进了这个怪圈,就好像是说金钱这个怪兽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前赴后继的奉献着自己的生命,那么生命的意义何在?也许我们生来就该主宰这个宇宙呢?你也许又会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渺小,既看不清这世界又看不破这循环。
这世界万事万物都有着细密的联系,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的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没准你现在生气往地上狠狠的跺上一脚,一个月后某地将引发一场大地震呢。要不是100万年前的一个原始人不怕火的举动,也许我们现在仍然跟猩猩、猴子、猛犸象、剑齿虎们过着东躲西藏的原始生活。第一个生吃麦子的原始人并不知道几万年后农业革命带来的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化是与他有关,第一个在月球上踩上脚印的人也并不能看见几千年后宇宙文明时代的到来。
看了《人类简史》的故事,你或许会觉得,我们现在还不如10万年前的智人,他们一天只需要采摘、狩猎3-6小时,而剩下的大量时间里,可以聊八卦、讲故事、玩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用担心环境污染、明天人类会否因疾病灭亡,更不会担心自己突然一贫如洗。这样的幸福生活实在是没有必要进化到今天这个地步。
但也许正是这样急不可待的追求,人们都想快点过渡到新的生活状态。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更快,更加的趋利。一夜暴富的“神话”故事特别能在年轻人群里畅销,比尔盖茨、乔布斯、马云犹如拜祭坛上的神。他们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蜜蜂白天采集花粉和花蜜,晚上酿蜜,在一生有限的几十天时间里,终日辛劳,也许每天要采访上千朵花,可是他们从不在意那朵花有多美,也许是辛勤的成果和劳累让它无暇顾及。而我们人类呢,也没有停下来的哪怕是短暂的时光里,抬眼好好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吗?新的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难道就是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充实感吗。当然不是,我们也有精神上的追求,可你知道现在的精神追求就是进步吗?不是陷阱吗?萨顿曾说过“我们建造雄伟的桥梁、飞艇、摩天大楼,如果我们因而失去了快乐的技巧和谦逊的生活,那么这一切对于我们人类又有什么用处呢?如果我们注定要死于疲于奔命的单调生活,那么物质上的清洁精密以及舒适卫生又有什么用处呢?”。
经济发展解决人的身体问题-生、老、病、死,即生命过程的赡养,以及人的精神问题-产生、发展健全、疾病、消亡,即精神过程的赡养。每一个生命的到来都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着,然而大多数思想、意见的产生却无人问津。如果只是解决一个生命体的健康成长过程,有些动物可能比人类做的更好,例如蜜蜂,它们从一开始的基因选择上就要求最好的后代才能繁育,极少生病,没有社会问题,食物优良,分工明确所以老幼无欺,整个过程虽然短暂,但堪称完美。人类的生命过程较长,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经济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政府也致力于此项事业的突出成效,可是我们是否就因此减少了投入在现实世界上的时间来照顾生命吗,并没有,反而投入的时间越来越长。几百年前的普通人家里做顿饭,外出花个10分钟捡一把柴火,顺道在自家菜园子里拔几颗萝卜,回到家巴拉巴拉的不到1小时就把饭做好。现在的人家做顿饭,买的菜至少是几十人花了好几天的共同合作结果才能到你我的家中,烧的天然气更是几十万人花了数年的时间才接入到家中,所以平均摊到每个人身上的时间或许还要更多。其实现在的社会下,我们都在为彼此的生命保障而努力的付出时间。要说到精神赡养,只能说比生命过程的赡养曾经历的更加灰暗,每一个小的进步思想的产生都充满着传奇,而发展过程则更多充满着血雨腥风。至今人类也没能发展出合理的解决精神赡养的方法。
什么才是对精神的成长有用的,是思考、精神交流、探讨、融合,甚至精神碰撞的环境。在精神追求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艺术,可艺术是解决精神过程问题的吗,显然很少,多数艺术形式的表达都是愉悦精神的,这就跟伺候生命的饮食、服装、住房、交通等文化一样,不是使人越舒适的程度就越好,有可能是累赘,或者都是精神麻痹的产物,就像温柔陷阱一样,会使人陷入其中而不想离开。每个人都有喜欢听的那么几首音乐,从青少年一直到暮年都能每次听到沉醉,每个人也都有喜欢的几部电影,看过100遍后有时还会想看第101遍,有的人喜欢一幅画,就非要占为己有而时刻都想看到。而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亦不乏这种舒服日子的论调,的确,现在的日子过的比祖辈们强太多啦,你要看电视,那到处都可见的是洋溢着灿烂的笑脸。其实有我这样想法的人,也许不少,不是说对生活不满而非要挑刺,舒适的生活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年来说,尤其是种伤害,简直就是鸦片,在心理成长过程中,就需要艰苦的环境磨练。在此事上就需要有骑驴找马的精神。
崔健的那首熟悉的〈花房姑娘〉:
我独自走过你身旁 并没有话要对你讲
我不敢抬头看着你的 噢---脸庞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 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你的惊奇象是给我 噢---赞扬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 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你带我走进你的花房 我无法逃脱花的迷香
我不知不觉忘记了 噢---方向
你说我世上最坚强 我说你世上最善良
我不知不觉已和花儿 噢---一样
你说我世上最坚强 我说你世上最善良
如果有人觉得人的精神问题不该是经济管辖的,不是经济范畴,而是政治范畴,虽然艺术的发展得益于经济,那么好吧,人的两部分过程的发展分别由经济和政治承担,那么经济和政治的统一结合体叫什么?是的,是资本主义。不完全结合的有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大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政治是火车头,经济是车厢,或者你也可以说政治建筑在经济之上。但是无论是那种结合,目前来看,对精神过程的赡养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
可能的社会形态到底有多少种?包括人类、狮子、狼、黑猩猩、蜜蜂、蚂蚁等,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我们真的无从选择。
人治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差别,可以说是一个人的意识的丰茂程度决定一个社会结构,和一群人的意识的丰茂程度决定一个社会结构的差距。问题简单的时候,差别实在不大,但是当社会问题极其复杂的时候,差别就显得异常突出了。
有一种管理叫使人向善,有一种管理叫促人作恶。有一种管理是使人智慧,有一种管理是使人愚蠢。智慧的人难以管理,愚蠢的人容易管理,使人善良或者恶却不大会带来管理上的方便。特别是在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管理方法也显得异常重要,层层解扣也许使一堆乱麻而丝丝平顺,硬拽一根或许更死结深深。社会的根本就是要解决人的问题,了解形势才能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掌握趋势不仅是国家战略、企业战略思想的根本,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种高瞻远瞩思想。
群体意识的紧密状况在社会发展的时间轴上,其作用程度是呈抛物线的状态(产生影响是否有利于上层建筑的强大和稳固),从其萌芽到群体意识消散过程中,中央集权制是最高点,具体表现为“政治强则国强(国强民弱)”;以天文学上来举个例子,太阳的形成最初只是巨大的一群分子云,一些事件的影响下引力塌缩,慢慢形成太阳,而当太阳不断的燃尽其能量后,重新膨胀成松散结构的红巨星。人性觉醒后的发展中,将逐步在政治中占据主要角色,具体表现为“民强则国强”。其实用管理学的理论来看,目前已经渡过了“管事”(管理人的行为事件)的高峰期,正在向“管人”(管理人的思维意识)的阶段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