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单亲妈妈的幸福设计(组图)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2011年06月16日09:12
一位单亲妈妈的幸福设计
她是一位单亲母亲,12年来费尽心思,将曾经深陷网瘾的儿子培养成才;她与儿子合著《牵手走过的日子》一书,将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生命垂危的“地贫”女孩;她探索出一套独特的家庭教育理论,创建亲子教育新模式,并将之广泛应用到教学领域;她就是彭丹西乡二小的一名普通英语老师。
深圳特区报记者 段琳筠
罗国淮 文/图
单亲母亲将网瘾成性的儿子培养成才
1994年,彭丹离婚后来到深圳打拼,在事业小有成绩之时,她却转身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彭丹说,自己之所以选择教育事业,完全是受同为教师的母亲的影响。她要延续母亲终身热爱的事业,通过自己不懈的追求与努力,为更多的孩子创造良好的、健康的成长学习环境。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布满荆棘。正当彭丹潜心于自己的事业之时,儿子彭楚尧却意外地染上了网瘾。那时,儿子总在三更半夜偷溜出家门,跑到外面的网吧上网游戏,直至一个月后被彭丹发现。气愤的她,当下甩了儿子两个巴掌,儿子没哭,只是用冰冷的眼神看着她。正是这个眼神,让彭丹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自己与儿子之间的距离。
怎么办?彭丹并没有慌张,而是镇定地拿出纸笔,写下她接下来要帮助儿子的种种方法。她在第一时间找到儿子的班主任,在详细了解儿子在校期间的表现与学习状况后,她与班主任制定“严管计划”,期望在学校及老师的帮助下,使儿子落后的成绩有所提高。
随后,彭丹想方设法地转移儿子对网络游戏的“注意力”,每个周末都带儿子去孤儿院、老人院,让儿子失衡的心灵在震撼中慢慢回归;此外,她还积极鼓励儿子参加一系列演讲活动,让儿子不断倾听不同的声音,获得勇气与肯定……就这样,一步一步,儿子被重新拉回健康成长的轨道。如今,成绩优异的彭楚尧,即将完成自己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本科学习,赴瑞士学习。
创办“幸福家庭俱乐部”
2009年,彭丹老师荣获“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卓越人物奖”,该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发展中心和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予。与这些荣誉相比,彭丹则更关注自己的教育研究课题《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致力于通过探索与实践,创建新时代环境理念下的家庭教育新模式,其中最为独特的主张,就是建立行之有效的当代家庭教育指导机制。
彭丹认为,现今的教育环境下,提高家长教育理念及自身素质,是培养孩子成才的关键之一。彭丹与课题组成员首先开展“建立详尽的学生与家长资料档案”实践。学生家长通过填写“家庭背景、父母亲状况调查、学生情况调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等表格式资料,与学校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基础,使学校老师准确了解学生的同时,根据学生成长教育环境,因材施教。
2010年8月,彭丹又在学校及学生家长等多方支持下,创建了“幸福家庭俱乐部”,开展多种形式亲子活动,使家长和孩子在互动中,加深了解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并逐步推广到其他班级。
为家长提供教育理念培训
一位家长在西乡二小举办的宣传活动中,这样倡议家长:“幸福家庭俱乐部是一个幸福大家庭,走进幸福家庭俱乐部,你会接受到科学专业的教育理念,拨开教育的迷雾,为孩子点亮一盏幸福的明灯。”
著名教育家黄沧海教授曾这样评价彭丹老师,“她的"幸福俱乐部"开满了幸福的花朵,不仅是家庭教育的创新之举,更搭建起一个对等的平台,让家长与孩子从心沟通。”
彭丹说,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粗暴的责骂与批评是最不可取的“围堵”方式,而充满智慧的疏导才是解决问题的上上之选。彭丹老师一直认为,孩子成长最关键的老师是父母。父母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孩子设计他的未来,为他们的心灵成长创造积极、健康的土壤环境。
如今,彭丹老师还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在全区多所小学,为学生家长提供专业科学的教育理念培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位单亲妈妈的幸福设计
她是一位单亲母亲,12年来费尽心思,将曾经深陷网瘾的儿子培养成才;她与儿子合著《牵手走过的日子》一书,将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生命垂危的“地贫”女孩;她探索出一套独特的家庭教育理论,创建亲子教育新模式,并将之广泛应用到教学领域;她就是彭丹西乡二小的一名普通英语老师。
深圳特区报记者 段琳筠
罗国淮 文/图
单亲母亲将网瘾成性的儿子培养成才
1994年,彭丹离婚后来到深圳打拼,在事业小有成绩之时,她却转身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彭丹说,自己之所以选择教育事业,完全是受同为教师的母亲的影响。她要延续母亲终身热爱的事业,通过自己不懈的追求与努力,为更多的孩子创造良好的、健康的成长学习环境。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布满荆棘。正当彭丹潜心于自己的事业之时,儿子彭楚尧却意外地染上了网瘾。那时,儿子总在三更半夜偷溜出家门,跑到外面的网吧上网游戏,直至一个月后被彭丹发现。气愤的她,当下甩了儿子两个巴掌,儿子没哭,只是用冰冷的眼神看着她。正是这个眼神,让彭丹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自己与儿子之间的距离。
怎么办?彭丹并没有慌张,而是镇定地拿出纸笔,写下她接下来要帮助儿子的种种方法。她在第一时间找到儿子的班主任,在详细了解儿子在校期间的表现与学习状况后,她与班主任制定“严管计划”,期望在学校及老师的帮助下,使儿子落后的成绩有所提高。
随后,彭丹想方设法地转移儿子对网络游戏的“注意力”,每个周末都带儿子去孤儿院、老人院,让儿子失衡的心灵在震撼中慢慢回归;此外,她还积极鼓励儿子参加一系列演讲活动,让儿子不断倾听不同的声音,获得勇气与肯定……就这样,一步一步,儿子被重新拉回健康成长的轨道。如今,成绩优异的彭楚尧,即将完成自己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本科学习,赴瑞士学习。
创办“幸福家庭俱乐部”
2009年,彭丹老师荣获“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卓越人物奖”,该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发展中心和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予。与这些荣誉相比,彭丹则更关注自己的教育研究课题《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致力于通过探索与实践,创建新时代环境理念下的家庭教育新模式,其中最为独特的主张,就是建立行之有效的当代家庭教育指导机制。
彭丹认为,现今的教育环境下,提高家长教育理念及自身素质,是培养孩子成才的关键之一。彭丹与课题组成员首先开展“建立详尽的学生与家长资料档案”实践。学生家长通过填写“家庭背景、父母亲状况调查、学生情况调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等表格式资料,与学校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基础,使学校老师准确了解学生的同时,根据学生成长教育环境,因材施教。
2010年8月,彭丹又在学校及学生家长等多方支持下,创建了“幸福家庭俱乐部”,开展多种形式亲子活动,使家长和孩子在互动中,加深了解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并逐步推广到其他班级。
为家长提供教育理念培训
一位家长在西乡二小举办的宣传活动中,这样倡议家长:“幸福家庭俱乐部是一个幸福大家庭,走进幸福家庭俱乐部,你会接受到科学专业的教育理念,拨开教育的迷雾,为孩子点亮一盏幸福的明灯。”
著名教育家黄沧海教授曾这样评价彭丹老师,“她的"幸福俱乐部"开满了幸福的花朵,不仅是家庭教育的创新之举,更搭建起一个对等的平台,让家长与孩子从心沟通。”
彭丹说,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粗暴的责骂与批评是最不可取的“围堵”方式,而充满智慧的疏导才是解决问题的上上之选。彭丹老师一直认为,孩子成长最关键的老师是父母。父母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孩子设计他的未来,为他们的心灵成长创造积极、健康的土壤环境。
如今,彭丹老师还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在全区多所小学,为学生家长提供专业科学的教育理念培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