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返程的飞机上
前两日,在朋友圈里看见表妹点点引用了洛丽塔开篇的一段话,不由的觉得年轻的生命已经成长。当年我在大学期间读到的这段话时,那种发萌之感醍醐灌顶,不由的,我的感同身受的为她叫好。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是家里人中唯一可以看见她朋友圈的人。从前两年的无法理解她语言之外的意义,这两年,逐渐开始欣赏到青春的可人之处。青春期那无法释放的力比多啊,在大脑中冲撞,在思维中盘旋,遥远的我在小窗中看她思考,看她成长。
温蒂说,她的徒弟特别傻。引用了几个例子,比方说,在工作的output都是强调体验新鲜感的形式,而非逻辑性打底的所谓的干货。我听完一乐。但仍然是那种青春期独有的呆萌和嗔念,年轻的时候,矫情是美。
前两日,我在办公室里看邮件,突然闯进来一个小伙儿,穿着撞色非凡的圆领体恤,似乎是人事的小姑娘指派他来搬重物。眼神如同一只旷野里走进了大都市的小鹿。我下意识的看了一下他的工牌,原来这就是温蒂的徒儿。
不禁莞尔。我随即跟温蒂八卦说,你徒弟看起来挺好的嘛,青春逼人,身材高挑。
“年轻人和小孩子都没有丑的。”她也同意。
光是清澈的眼神,就秒杀了许多人。脑回路清奇了一点不算什么,我一直觉得美比智商重要,更何况,我们所说的智商,很多时候就只是世故圆滑而已。
那天在北京雨后的夏天跟拉乌尔吃烤羊腿,那一顿算是我这次回国吃的最好的一顿了,此番回国竟然没有吃一吨火锅,实在罕事。羊肉鲜美,中式的独有的重口味烹调和腌制,炭火掩映,出奇的嘈杂,但我却甘之如饴。佐餐的是好朋友的肆意交谈。
谈笑间,我抛出一个观点,说,其实人生能做到真善美就是人生了终极意义了。事实上,如果能做到真,就已经算的上是人生赢家,而如果在这个繁芜的世界里能做到善,那就更加难能可贵。而保持真善的同时,还能美,那就真是完美了。
啊,北京。似乎是前情人一般,终有千般不好,但仍旧是美,但纵有千般的美好,都是一层隔着纱的感受。
那天一个人去哥伦比亚的使馆的路上,秀水街后面的使馆区,没什么人。我那天到的时间比较早,一个人沿着地坛公园的大街。想起了HQ,活着,还是美好的吧。如果她能活到现在,真是可以笑谈人生多少事。那天,跟同事划拳,同事是浙江人,我说我不太会喊你们那边的话,我只会用四川话喊,喊完之后我更加伤感,HQ是当年教我划拳的人。肌肉记忆不会变,划拳中比4的手势是独特的,江湖义气的,机智灵动的。如此这番想起她,不落泪都难。
在KTV里,同事说我还保持了年轻人的个性,很好。他们是八十年代初的人,多少有点小圆滑小事故,我心里稍微有点吃惊,平日间交道极少,怎么一下子就那么交浅言深?他苦口婆心的跟我讲怎么管理团队,说管理的越好,离兄弟们越远,但也并非虚伪。此番言论之后,我对他倒是另眼相看。第二天听他述职,又觉得暗暗诧异,心中佩服,业务方面需要学习的地方不少。
十几年前的北京,那气势磅礴的繁华和丰富,早就打动了我。多年以后,北京逐渐失去对我的注意力,此番再去,稍微的不那么公务在身,有闲心的感触一番。北京没有那么的拥堵了,而城市依然是大气浮夸。朋友都很好,每个人都在以自己方式成熟。
刚刚看的小说里,有一句话,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nceding and accepting is depression.
一度怀疑自己是味觉退化,没有什么觉得好吃了。比方说,以前觉得特别好吃的那家凉粉,也不好吃,辣椒虽然香,但调味感觉特别失衡。凉面也是,感觉面条不筋道,怎么也精致不起来。同理也又凉糕,红糖水感觉不融合,人工的成分特重。那天跟另一个表妹七的小吃巡礼算是彻底失败。
我的表妹都挺有故事,有时间写一些她们。
但父母做的饭还是好吃的,炒菜里还是有烟火气。在舟山吃了几天海鲜,也不是没一顿都好吃,但有一顿,在舟山的海鲜市场旁边的酒店里吃的非常过瘾,人均才100人民币。食材新鲜,调味适当,这就是很好的食物了。
在上海吃了几次,都难吃的不行,上海不是没有好馆子,但一般的馆子,的确不怎么样。尤其是那日叫了一个外卖,吃了一口就全部倒掉,咸的无法入口。相比之下,我在波哥大热爱的郊外一盘肉,还是这是良心之作。
另外,想起舟山,也是12年底去过一次。12年的下半年,没有上班。现在想,真实奢侈,但是这种不上班的几个月的时光,其实对身心及其有益。13年应该算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年吧,虽然在阿根廷读研究生也谈不上对人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但的确不同。然后就到了这个单位工作。此番再去舟山,也竟然坐在大巴车上看见了当年的那家小旅馆。也算是生命中的一个小循环吧。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是家里人中唯一可以看见她朋友圈的人。从前两年的无法理解她语言之外的意义,这两年,逐渐开始欣赏到青春的可人之处。青春期那无法释放的力比多啊,在大脑中冲撞,在思维中盘旋,遥远的我在小窗中看她思考,看她成长。
温蒂说,她的徒弟特别傻。引用了几个例子,比方说,在工作的output都是强调体验新鲜感的形式,而非逻辑性打底的所谓的干货。我听完一乐。但仍然是那种青春期独有的呆萌和嗔念,年轻的时候,矫情是美。
前两日,我在办公室里看邮件,突然闯进来一个小伙儿,穿着撞色非凡的圆领体恤,似乎是人事的小姑娘指派他来搬重物。眼神如同一只旷野里走进了大都市的小鹿。我下意识的看了一下他的工牌,原来这就是温蒂的徒儿。
不禁莞尔。我随即跟温蒂八卦说,你徒弟看起来挺好的嘛,青春逼人,身材高挑。
“年轻人和小孩子都没有丑的。”她也同意。
光是清澈的眼神,就秒杀了许多人。脑回路清奇了一点不算什么,我一直觉得美比智商重要,更何况,我们所说的智商,很多时候就只是世故圆滑而已。
那天在北京雨后的夏天跟拉乌尔吃烤羊腿,那一顿算是我这次回国吃的最好的一顿了,此番回国竟然没有吃一吨火锅,实在罕事。羊肉鲜美,中式的独有的重口味烹调和腌制,炭火掩映,出奇的嘈杂,但我却甘之如饴。佐餐的是好朋友的肆意交谈。
谈笑间,我抛出一个观点,说,其实人生能做到真善美就是人生了终极意义了。事实上,如果能做到真,就已经算的上是人生赢家,而如果在这个繁芜的世界里能做到善,那就更加难能可贵。而保持真善的同时,还能美,那就真是完美了。
啊,北京。似乎是前情人一般,终有千般不好,但仍旧是美,但纵有千般的美好,都是一层隔着纱的感受。
那天一个人去哥伦比亚的使馆的路上,秀水街后面的使馆区,没什么人。我那天到的时间比较早,一个人沿着地坛公园的大街。想起了HQ,活着,还是美好的吧。如果她能活到现在,真是可以笑谈人生多少事。那天,跟同事划拳,同事是浙江人,我说我不太会喊你们那边的话,我只会用四川话喊,喊完之后我更加伤感,HQ是当年教我划拳的人。肌肉记忆不会变,划拳中比4的手势是独特的,江湖义气的,机智灵动的。如此这番想起她,不落泪都难。
在KTV里,同事说我还保持了年轻人的个性,很好。他们是八十年代初的人,多少有点小圆滑小事故,我心里稍微有点吃惊,平日间交道极少,怎么一下子就那么交浅言深?他苦口婆心的跟我讲怎么管理团队,说管理的越好,离兄弟们越远,但也并非虚伪。此番言论之后,我对他倒是另眼相看。第二天听他述职,又觉得暗暗诧异,心中佩服,业务方面需要学习的地方不少。
十几年前的北京,那气势磅礴的繁华和丰富,早就打动了我。多年以后,北京逐渐失去对我的注意力,此番再去,稍微的不那么公务在身,有闲心的感触一番。北京没有那么的拥堵了,而城市依然是大气浮夸。朋友都很好,每个人都在以自己方式成熟。
刚刚看的小说里,有一句话,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nceding and accepting is depression.
一度怀疑自己是味觉退化,没有什么觉得好吃了。比方说,以前觉得特别好吃的那家凉粉,也不好吃,辣椒虽然香,但调味感觉特别失衡。凉面也是,感觉面条不筋道,怎么也精致不起来。同理也又凉糕,红糖水感觉不融合,人工的成分特重。那天跟另一个表妹七的小吃巡礼算是彻底失败。
我的表妹都挺有故事,有时间写一些她们。
但父母做的饭还是好吃的,炒菜里还是有烟火气。在舟山吃了几天海鲜,也不是没一顿都好吃,但有一顿,在舟山的海鲜市场旁边的酒店里吃的非常过瘾,人均才100人民币。食材新鲜,调味适当,这就是很好的食物了。
在上海吃了几次,都难吃的不行,上海不是没有好馆子,但一般的馆子,的确不怎么样。尤其是那日叫了一个外卖,吃了一口就全部倒掉,咸的无法入口。相比之下,我在波哥大热爱的郊外一盘肉,还是这是良心之作。
另外,想起舟山,也是12年底去过一次。12年的下半年,没有上班。现在想,真实奢侈,但是这种不上班的几个月的时光,其实对身心及其有益。13年应该算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年吧,虽然在阿根廷读研究生也谈不上对人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但的确不同。然后就到了这个单位工作。此番再去舟山,也竟然坐在大巴车上看见了当年的那家小旅馆。也算是生命中的一个小循环吧。
河流底层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复活节假期的公路旅行 1 (17人喜欢)
- 复杂是正常的 (21人喜欢)
- 虚无,祛魅和信仰 (24人喜欢)
- 生活好像一块巨大的海绵蛋糕 2 (3人喜欢)
- 生活好像一块巨大的海绵蛋糕 1 (1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