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成为你
爱阅读有两种人,一种埋于书中自我提升而不自知,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另一种是追求所谓的超脱,分不清书中和现实,一昧的追求所谓的更高的趣味,是金玉其外。这话,我并不认同。无论在何时,一个人敏而好学爱读书,都不是一件坏事。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丰富自己,何所谓金玉其中?反倒是说这句话的人,倒是让我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优越感。读书人的名声,大概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败坏的吧。 我心里一直不知道自己是哪种人,可我却清楚我想要成为哪种人。一个的满腹笔墨的女人,温柔大方,得体端庄……等等,有时候,或许说经常觉得自己在做梦•﹏•但是呢,人还是要有点追求的,是以,以前读书的目的大概像是追求梦想中的自己。现在的目的倒是和之前有所偏差,还加上了获得内心的平静。我是一个极其容易紧张,甚至紧张到无法控制自己的人。无论是默念经文还是深呼吸都不好使,还是手抖脚抖。后来发现,看书可以让我冷静的思考,自然的就把紧张的情绪带走了。 但是看书,是一件极其容易引起灵魂震颤的事儿。我每看一本书,内容越触动我,心就越沉重。像是一块儿已经凝固的熔岩,我以为它凉透了,却又从中慢慢泛起一丝火焰在灼烧着,酸酸的冒着气泡,咕噜咕噜。很难受。这种感觉让我想到了《射雕英雄传》里黄药师的妻子冯蘅,这个聪慧的女人默下九阴真经就心力交瘁,难产致死。这其实很相像,心力交瘁这个词实在贴切。而这种心力交瘁会一直持续到看完这本书,反反复复修改写下书评,打上最后一个句号才长叹一口气的放下。保存,然后再不打开。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点儿也不想看书,因为,每当我点下保存,这本书就封存在了一个小角落里。再次点开的时候,很陌生,我看着我当时满腔真情写下的一字一句,我知道这些文字我再也写不出来了。它就这样流走,成为我生命中不会回来的过去。这种感觉很微妙。 机缘巧合,我现在选择了说话的专业。无论是说话还是写作等等,都是为了表达自己。但是我现在常常问我自己:你是不是选错了方法?说话这种表达方式真的适合我吗?我是一个惯于沉默的人,无论是生气还是高兴,第一反应都是用笔写下来。因为,情绪失控时的我只想一个人安静的呆着,不想说话,怕没来得及收起的棱角扎到别人。不想说话,怕未语泪先流,很丢人。不想说话,真的没有一丝一毫的力气张嘴了。很累。 我喜欢思考,这让我感觉我还活着,可是思考太伤神,殚精竭虑的只剩下茫然。看书就让我脑袋停不下来,很累。但是,我就得看书,这种还活着还能思考的感觉真的太美好了 美好的让人无法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