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本电子书
通过一个上午的反复沟通和调试,我制作的第一本网上电子书——《我行我诉》,终于恢复正常使用了。这让我重新树立了使用这款软件的信心,我打算用圣才电子书把我的人生故事持续不断地连载下去。 写了十多年的日记,积聚了百多篇日记体的所谓文章。一直有个想法,希望找到一款软件,把这些文章编辑起来,做成一本有翻页效果的电子书。 十多天前,我在手机的软件商店里寻找,终于找到到了一款叫圣才电子书的软件。这是圣才教育集团开发的一款电子书制作软件,可以把写的东西分章节地传上去,然后做成一本有封面、有目录、有翻页效果、还能与同好网友进行交流互动的电子书,而且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不断地添加新内容,永续地编下去,同时还可以实现电脑与手机的同步,既可以在手机上加文章,也可以在电脑上加内容。以上这些功能,基本上能够满足我对于制作电子书的所有的期待和要求,可以说是一款让我中意的电子书制作软件。 发现了这个软件,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我内心的高兴自不待说。于是,我放下手头的各种工作,专注于我这本电子书的制作。首先是要做一个漂亮的封面,这个不难,因为软件里分门别类地提供了许许多多的模版,只要对其中的内容稍加修改和编辑,就可以搞成一个象模象样的封面。其次是要取一个书名,这个倒费了我一番心思。取个什么样的书名呢,既要雅致,但又不能太文雅,我想了很久,从最初的“生命的痕迹”,到“岁月留痕”、“如歌岁月”等等,我反复斟酌,反复思量,最后用谐音法选了一个名字,叫“我行我诉”,其意是我一边在这个世界上行走,一边倾诉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所感所悟,同时也暗含着不敢别人对这个文集怎么看,我仍“我行我素“的意思。 封面设计搞好了,书名也取好了,接下来就是编辑内容。我把自2000年以来所写的日记随笔类文章,在做了一些适当的修改删节之后,逐篇上传到所做的电子书里。因篇目较多,计划分年度设若干卷,每卷跨年3-5年,文章20至30篇左右。到目前为止,已篇完了第一卷,收入文章31篇,计5万余字。 前些天,舅母去世,我回老家帮助办理丧事,在老家待了三天半。尽管乡里的网络信号不是太好,有时还得用流量,但空闲的时候,我总是要把手机掏出来,查看我制作发布的电子书的浏览量,从500多渐渐增加到600多、700多,每次看到浏览人数的增加,我心头便涌现一股小小的成就感。 昨天下午,办完丧事后,我回到了单位。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后,便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进入圣才电子书网站,打算继续上传文章。这时发现,网站的电子书制作页面居然无法进入,一打开“我制作的电子书”,不到两妙钟,页面便发生了跳转,转到了圣才教育的广告页面,全是一些推销书籍、试卷、课件的内容,我反复操作了好几次,都是这个情况。无奈之下,我只好回到手机,希望用手机继续上传。可是当我在手机上传了一篇新文章之后,点击发布,这一篇文章是发布出来了,可前面传的20多篇文章却不见了踪影,无论我怎么找,都找不到,好象是永远丢失了一般。我又急又气,一怒之下,干趣把刚才传的文章也删掉,然后给了这个软件一个大大的差评,打算再也不用这个破玩意了。 离开了圣才,我感到一阵失落。这并不是痛惜文章的丢失,而是除了圣才,我找不到第二个让我满意的电子书制作软件。一番踌躇之后,我找到了圣才的客服,没好气地向她(想象是位女士)反映了我的问题,客服小姐倒是很客气,耐心地看了我发的短信,然后把我介绍给了他们的技术售后部(通过QQ),在QQ上,我向技术部的同志(想象是位男士)详细反映了我遇到了问题,包括电脑上的页面跳转,手机上的数据丢失等等,技术部的同志非常负责,帮我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寻找和恢复丢失的文章,解决电脑页面跳转和手机数据丢失的问题。通过一个上午的反复沟通和调试,到下午上班时,所有的问题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电脑页面稳定了,不再发生跳转,手机数据全部得到了恢复,且能稳定地运行了。看到这个情况,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于是,通过电脑版,我又很快上传了5篇文章,保存并发布之后,很顺利地在手机上看到了我新发布的文章。 我又重新可以用圣才电子书来编辑和发布我的文章了! 通过这次的事情,我得到一个经验:一款软件,尤其是新发布的软件,它也许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它的背后有一支勤奋敬业的技术团队,技术问题是完全可以克服的,或者说技术上的不足,完全可以通过良好的服务得到妥善的解决。 圣才电子书,一款富有创意的电子书制作软件。通过圣才,我总算实现了我的出书梦。在今后的岁月里,我将坚定地与你同行,共同书写我平凡而坚实的人生故事。 (2017年7月20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