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茗星ART#40,9度一日梦游
41度的天气,11路电车的环城漫游。延伸阅读魔都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我们文明的轨迹的一小步。

告知苏格兰同学这几天上海气温41度,不要说格拉斯哥人想不通,就连英国读书的尼日利亚同学也是啧啧称奇。
非洲的夏天也不过40几度,冬天20几度。他们的热是干热,魔都的热却是湿热。非洲人走到树荫下会有温差会凉快些,我们是生活在热锅上的蚂蚁,躲在任何一颗树下,温度是一样的,无边无际无处可逃。
大蒸笼天,做些什么会有意思呢?
突发奇想145年未遇的高温,何不去华界数数,百年前的申城共有几扇门。说干就干走路是吃不消的,11路内环公交车最是理想的代步工具。
沪,一种捕鱼工具,是用竹子编成。人们将此工具插入江海中鱼随潮而来,退潮时便被沪拦住。
渎,称呈喇叭形,向外扩张的水道。上海所在淞江口处在喇叭形的海湾。
申,战国四公子之一黄歇,号春申君。与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齐名。黄歇疏通河道修堤筑坝,后人将开浚河流称为春申江,简称申江。
沪 、申,代称上海。
沪渎、申江、春申江成了上海的代名词。
老西门出发到老西门结束环城路线,每天05:30开始,23:20末班车结束周而复始。每圈下来途经老西门,小北门,老北门,新北门,人民路新开河路等11个站点。
从站名上看,现今保留的名字还有4个门,遥当年上海县城会有多少个门呢。
1553年申江始建城墙。当时开了六座城门;大东门、大南门、老西门、老北门、小东门、小南门。
1866年增辟了新北门。
1909年又增开了小西门、小北门、新东门。
至此上海城墙共有十座城门。手握《老残游记》东南西北门,循序渐进次序为:
小东门,原名;宝带门。
宝带门向西就是方浜中路最早称为庙前大街,方浜填平后光启路以东是宝带路,光启路以西叫庙前路。小东门原来叫小东门大街东连码头,西可进城,是老上海最热闹的路之一。
大东门,原名是朝宗门。
大东门街现在复兴东路东段,外面的江边有一个很大的码头叫大码头。
大东门里面有一条浜肇家浜东西向,直通老西门。肇嘉浜东接黄浦江,西连蒲汇塘,是上海老城厢正中的运粮内河全长10公里。肇嘉浜填平后老城厢东段称肇嘉路西段叫西大街,解放后和大码头街一起改为复兴东路。
小南门,原名:朝阳门。
董家渡大街现叫董家渡路、黄家路都在那里。黄家路原来正应城门,黄家的主人黄体仁是徐光启的老师。
大南门,原名是:跨龙门。
尚文门还未开的时候是直通文庙,跳龙门的地方。城门外是跨龙路城门内是内大街,明末这条路上建了阁老坊,纪念徐光启被称为阁老坊街。
小西门,原名:尚文门。
上海最高教育机构文庙和龙门书院的所在地,因为有了尚文门,城里的这条路也就是尚文路。这是一个短寿的城门,1910年建1912年拆。
老西门,原名:仪凤门。
仪凤门有凤来仪。老西门内紧靠城墙的还有小弄堂凤仪弄,全长只有几十米。出城有法藏寺、白云观、东台路、长城电影院,复兴公园等。
小北门,原名:拱辰门。
辰是北极星众星拱月之意。拱星路小北门北面大境关帝庙大境阁,上海唯一的城墙保留处,现名大境路
老北门,原名:晏海门。
晏为晴朗无云风平浪静,晏海意为北方海疆太平无事之意。晏海路,老北门路,旧仓街和侯家路之间原来有后来没有了。门外,北门外大街,河南路拓宽时也没有了。
新北门,原名:障川门。
唐代韩愈诗,挽狂澜障巨川之意。城外的路叫孟斗班路,后来改名为天主堂路。城里的路叫障川路障川弄,民国时称新北门,解放后为丽水路。
当年清军会同法军攻城围歼小刀会,用大炮打开了一个缺口攻进了老城。小刀会失败后缺口封上,太平天国东进时又又打开缺口,建了障川门。
障川门一开,老城与租界的交通要道了。
新东门,原名:福佑门。
福佑众生。福佑门得名于天后宫,天后有很多封号,咸丰七年封号已经长达62字。
有趣的十座老城门已经成为了历史。每个人身体力行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还是会有好多路名值得我们去细说从头的。
坐在uncle里面吹着空调,抿一小口咖啡叙景状物,时有可观的味道从舌尖开始,扇子一样的在口腔里打开, 甜味,酸味苦味回味无穷。
《老残游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是继《红楼梦》之后超一流精神文化、文学和艺术境界的巅峰之作。
1911年前后城门拆了,城墙一段成了民国路,现在的人民路。还有三处水门,分别跨在肇嘉浜和方浜之上,没有了河,城门无从查询。
今天的不完全记录老上海的心路历程,大多数时候,也是对我们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只是总结和映射,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会消失。新老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用材料说话,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多一点的讨论话题。
41度的天气,11路电车的环城漫游。延伸阅读魔都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我们文明的轨迹的一小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