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了一点
(可能非常琐碎,不过我就是打算尽量记录下来自己的内心感受)
我是个某些地方很纠结的人,常常对自己做的一些事,说的一些话是否合适想很久,如果出现了明显的失误,比如感觉自己做得/说得不合适了,就会一再的回想,并一再的重新体会那种“做了不合时宜的事/说了不合时宜的话”的尴尬感。
那天老板叫大家一起跑步喝酒,不是对我说的,是告诉他的phd 学生们。其中一个学生叫我一起,我就说我不想去跑步,不过可以参加喝酒。然后我就觉得自己做错了一件事,他们都是一个学术圈的,我已经告别了这个圈子,就根本不应该参加。我感觉自己做了一件非常唐突的事:本来别人就没直接叫我,但我现在却主动跑去参加,他们肯定都觉得我没有分寸,唐突而不懂礼仪(啊,不要管有没有逻辑,反正我就是这样一个喜欢乱想的人)。
后来在路上走着走着的时候,我突然想通了一点,那就是:为什么我不可以是一个唐突的人?他们叫喝酒,不管是真心还是只是随便叫叫,反正叫了,而我也决定去了。那么如果他们觉得我的这个决定反应了我是一个唐突的人的话,就让他们这样觉得好了。至少我这个举动可能真的fit别人概念(虽然可能不是我概念)里“唐突的人”的概念。那么我为什么不能就是呢?哈哈,刚想通时的自我对话句式更激烈,是“我凭什么不能是一个唐突的人”,人无完人,我为啥就得苛求自己完美?我当然知道自己很多缺点,既然这是事实,为什么要因为别人注意到了自己本来就有的缺点而羞愧?
周天教会的时候我和一个不熟的姐妹进行了尬聊,事后回想起自己说的很多话都非常的尴尬和把天聊死。当时的氛围也很尴尬。不过我回想时并没有伴随着强烈的羞愧感了,大概因为我觉得自己就是这样一个social akward的人了吧,不再怕别人看到这一点, 也没有觉得自己“应该”要展现出和人聊天非常舒服的特质了,那不是我,至少现在还不是。讲道时,牧师刚好讲了一段话里有一句“stop covering yourself”,对现在的我来说,真是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