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山石:刘海粟美术馆
![]() |
感觉这块石头有些大了 |
我此前在虹桥住的时候,只是路过但没有去过刘海粟美术馆,总有一探究竟的想法。现在,有几次路过位于海粟绿地的新刘海粟美术馆,它的建筑造型上更是吸引了我,终于下定决心来看看了。人有时候是扛不住好奇心的,还不如早点捅破这层纸。
![]() |
园林设计稍微有些粗糙了 |
新馆的位置选择很讲究,附近有3号和4号线延安西路站,一出地铁就是天山公园和海粟绿地,绿化空间充盈视野,让人心旷神怡,是布局公共空间的好位置。站在美术馆广场,后面是中山公园的龙之梦、来福士等地标建筑,层次感比较明显,借景理念很明显。虽然美术馆大门对着延安路高架,但通过园林化的迎宾广场进行空间的过渡,远离了噪音,保持了有分寸的安静。
![]() |
有没“云海山石“”的感觉? |
看资料介绍,新馆造型取自“云海山石”的寓意,刻画的是刘海粟先生“为师为友”的黄山。米白色洞石的立面材质,将飞扬的建筑实体衬托,远远望去,如浮于云海之上的黄山山石,峻峭而飘逸,象征刘海粟十次登临黄山中体现出来的不断攀援、不断超越的品格精神。看来,偏执的人确实能成就一些成绩。
![]() |
茨威格也爱收藏 |
新馆现有馆藏2000多件,其中刘海粟的捐赠作品903件。其中,一部分是他一生当中最主要的作品,另外一部分来自他的收藏作品及夫人作品。此外,刘海粟美术馆新馆也收藏了一些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对于这些藏品,我只能走马观花得看看,审美是需要一定基础的,是有门槛的。
![]() |
字的比例感觉挺好 |
我现在发现,一些优秀的建筑,最后都是幻化成色块,冲击着人的眼球:这是最直观的,也是最后留下的印象。
![]() |
下沉空间的立体绿化 |
刘海粟美术馆新馆总建筑面积为12540平,建有6个展厅,展厅面积近3000平。昨天看到的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本科毕业作品展览,占据了2到4展厅,我也认真地看了许多,感受着年轻大学生的灵气和活力。而5和6展厅则是刘老的生平介绍和收藏作品及创作作品,展厅面积并不大,但感觉很丰满了——比起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图书馆,这里的感觉更舒心更踏实,总之美术馆的功能得到了完美好得满足。从空间上来说,室内夹层、户外下沉庭院、旋转铁艺楼梯等手法,让人感觉到这座美术馆的心思,既海派又现代,即使走之后也让人回味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