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一条散步道

在被工作折磨地焦头烂额的时候,我会悄悄给我对面的同事一个眼神,她会心一笑,我们便从办公室后面溜出去,到园区里散个步。我们的园区是横平竖直的规划,路边停满了车,走着走着会被突如其来的喇叭声吓到,继而回头望一眼,让位给车辆通过。好在道路两侧种满了树,对面不远则是山,透个气还是颇舒适的。我们边走边观察树木的季相变化,为抽枝嫩芽的生机欣喜,也为花繁叶茂的蓬勃惊叹。这样绕几圈,再经过中央的大草坪。草坪虽是常绿,但常常有人聚众站在其上吸烟,草丛里满是烟头,十分扫兴。最后我俩神不知鬼不觉般地回到公司,心里舒爽了几分,再专注于工作便容易多了。
我时常觉得,散步是一种修行。独自徜徉于街道上,毫无目的般行走,内心自然地忽视周围的喧闹,入迷地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或与友人一同散步,那必须是知己陪同才行,闲聊与沉默穿插,彼此都在思索与理解。
在异乡探索的几年里,散步穿插在了日常生活里。冬季去学校的道路被冰雪覆盖不便骑车,我就早起步行上学。出发时天微亮,路灯未灭,四周一片寂静。我不急不忙地踩在积雪上,聆听脚下发出的轻微的吱吱声。穿过城市,沿山路向上走,渐渐看到朝霞与晨光。视线所及之处,无不是白茫茫,但阳光一照射,便从清冷中反射出了多姿多彩。去学校步行的路程需要一小时,我便在这时间里与自己无声地对话,我的头脑里思绪翻涌,而内心却与外面的世界一样平静。
学业结束后,我搬到了热闹的大城市,继续用散步探寻未知的生活。我用感官与街道交流、与建筑交流、与公园的木栏杆交流、与金黄的银杏叶片交流、与书店里旧书页交流……用步行的方式,与陌生城市互相包容与接受。
偶尔也有机会和友人一起散步。我们不嫌累似的在森林中穿梭,再走到河边,用身体的疲惫换来一种平和的解脱。夏季的河水温顺地泛着涟漪,冬季的河水则愤怒地来回翻滚。我们在岸上稍作停留,再回到大道上。粗壮的树干将我们缓慢的步调与车水马龙隔离开,这让我们感到安全。我们甚至会沿着道路走到购物广场,那儿开了一家全市唯一的亚洲奶茶店,跟风的顾客从店门口排了长长的队出来,再绕着中心喷泉打个弯儿。肥嘟嘟的鸽子颤巍巍地走在铺着小石块的地面上,飞也懒得飞。无论夏天还是冬天,只要太阳微露,便有馋嘴的小朋友手握五彩的冰激凌球,忘情地品味。我们最后往往会走去图书馆,用学生卡买一杯便宜而量大的咖啡¬——与其说是咖啡,倒不如说是带着咖啡味的牛奶¬——再小坐一会,搭车回家,舒服地入睡。
痴迷于散步的这些年里,我也曾试图总结一条完美的步道所具备的的要素。也许是一条尺度怡人的林荫小道?也许最好不被喧闹打扰?也许需要歇脚的小店?也许应配一颗或两颗有待平复的心?从我走过的千差万别的散步道中来看,似乎各有各的趣味,也各有各的缺陷。
而后我跨了个大洲去看望许久不见的朋友。她不厌其烦带着我在拥挤而密集的街道中四处游荡。某个下午,我们跨了越两个城区行走,从陆地走上了桥面,在夕阳下看伫立在水上的雄浑的桥墩和有力拉伸着的细密钢索。我的手里捧着桥下刚买的龙虾三明治,轻咬一口,鲜嫩厚实、唇齿留香,而我的朋友正耐心地避开众多游客帮我拍照。走了一天,腿脚微酸,内心却是感恩的。于是发觉,也许并不需要给散步道强加一个完美的定义,只需记得走过这条路的时候,曾有段完美的体验,便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