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过悔不过
是的状态糟糕得像虚构的一样。除了出现幻觉,精神就像在重演那年夏天的那场大病。
昨天中午在跟妍霖姐说好这次采访参加不了因为要去江孜之后,回到宿舍熟练地打包了洗漱用品和衣物准备去日喀则,在去西郊客运站的出租车上她想,这可以叫一次放逐、一次出走、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了吧,这是她年轻时候常干的事情,这是她的本来面目,这是她最近的压抑和焦虑最想要爆发的方向,这是没办法的办法,这是她虚拟的归宿。
她满怀期待地跑到书店为多顿的侄子买了汉藏双语的一套关于诗歌的书,又跑到超市买了她每次回去会带自己侄子买的玩具和零食,男孩子总归是有相似喜好的吧她想,多顿的侄子就是她的侄子。她想,如果换作她自己,她会高兴甚至急切地把她远离家乡的最好的朋友带回自己的家里,不过分地招待他,只让他也回家也有妈妈,只让他感受到爱就好。
而她所有的想法在沛华和多顿那里,在她最在意的人那里收到了一样的回应和回答,它们被称作不切实际、不自量力、异想天开和自作主张,它们意味着她的自私、自大和无能,意味着她判断的错误、选择的错误甚至认识的错误,意味着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傻瓜。她从来不怕劳苦、不怕奔波、不怕付出甚至不怕被误解,她怕的就是这个,怕的是感情无所附着,绝望的无力感和爱的尊严的崩塌。
她跟沛华说一次又一次的,她能够理清楚自己的问题和事情的原委,可每次自作自受之后的委屈和痛苦都说明着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怎么就错了。去年的草莓事件之后,她深刻地反省过自己的所谓勇敢和善良,她知道有的时候它是一种侵犯和粗莽,她提醒着自己并不是菩萨。可是复杂的是人和人的关系啊,她越来越觉得自己是只刺猬了,要么谁都难以靠近,要么扎伤自己想要靠近的人。
她是个不断打破自己的计划的人,她是个自律能力几乎为零的人,她细心敏感,她及时行乐,她迷恋极端简单和极端复杂的事情,她不想变得深刻,她只想爱,她只想有她在的地方一切都变得不那么单调和糟糕,一切都可以变得诗意和美好。而这一切慢慢从真实变成了妄想,她也慢慢从一个有点意思的人变成了一个胡说八道的疯子,而意识到这一点的前后,她的感情和精神世界就像每个阴雨的早上拉萨周边山上的云雾,随时面临被风吹散被阳光刺穿,化为乌有。
多顿的电动车留给她骑,她像爱护他一样爱护它。这种感情像对待当年和小波共用的日记本和暖瓶,这种爱屋及乌让她感到踏实,感到实在的千丝万缕的甚至有着象征意义的感情的联系。所以他回家之后,她每次出门都想骑着它,即使它的重量总是把她俩同时拽倒,即使它让她费力气让她操心停在哪。昨晚在嘎玛贡桑和刚到拉萨的袋鼠哥吃过饭,雨越下越大,于是决定把它停在了袋鼠哥住的青旅门口。
回到宿舍已经是十二点了,没有心力打水温暖一下雨水浸泡过的冰冷的脚,她躺在床上面向墙壁抽泣起来,和白天在街上跟多顿打电话时委屈的哭泣不一样,她开始恨自己,开始想到一直不敢触碰的东西,开始忍着痛承认,承认自己的无所是处,也再次感受到那种令人绝望的孤独、绝对的孤独。看着手机上多顿发的在家里和妈妈侄子在一起的照片,她开始特别想家,想自己的弟弟和妈妈。她也是妈妈的孩子啊她想,她也是个孩子,也是该被关心和疼爱的女孩子啊。
而她的委屈只能来源于她自己,用沛华的话来说就是活该吧,活该成为一个麻烦。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睡懒觉的能力了,反反复复地做混乱的紧张的梦,她的焦灼使她陷入一种死循环。她只能在一个下雨的早上独自醒来,在努力翻看一些可能会使注意力转移或者使她醒过来的东西之后爬起床。
今早她想的是电动车。太久没有扎过两个低辫子,只是用清水洗了脸,打车到纳金中路八中对面的巷子口时雨还在下。她像去接自己的孩子一样期待而踏实地走向藏热小学,一路低着头看着湿的路面,结果走到昨晚放车的地方发现车子不见了,她跑到青旅里去查监控,在眼睁睁看着凌晨一点钟时有两个人挪动车子的瞬间她好像被一种荒诞的宿命感击中,她想到的不是怎样和多顿交代,而是怎样和糟糕如当下的自己交代,慌乱呆滞地走出青旅,她抱着幻想又摁了一下车钥匙,她听到了响声,接着她又摁,又听到了响声,在一遍一遍摁开锁键一遍一遍听到回应中她看到那辆熟悉的红色电动车。终于她像找到失散的亲人一样趴在车座上嚎啕大哭,返回的路上她发现自己好像和它合二为一,再也不摇晃再也不害怕,雨水和泪水在脸上漫延。
拉萨的温度、拉萨的味道、拉萨的颜色、拉萨的声音无数次让她感到自己回到童年回到老家,学校背后的南山像下坡底的南山一样日日夜夜看着她,在它面前她总是个小孩,心里充满幻想、好奇和害怕,她相信她就是出生在这样一座山上,对于这个世界她一直站在高处,而对于这座山她永远是个孩子。所以她才又能看到那个自卑的、倔强的、天真的、无知的、莽撞的小女孩,也才会哭得像小时候一样。
在洗了衣服、洗了锅碗,收拾了寝室之后,她急切地跑到央吉玛,想把脑子里弹幕一样的一句句话记下来。这对于她能够继续生活是一个方法,那年的那场大病教会了她这个,教会她只有不停地诉说不停地表达不停地捋顺脑子里所有理性的思考、感性的情绪和浑浊的回忆,才不会至于把自己逼成一个真正的疯子,才能连哄带骗好让自己继续往前走,才能认识到生活本就是一个死循环这个现实之后还有一丝欲望去创造点新的可能。
可她不能一辈子在吹牛中度过,也不能永远有能力享受绝对的孤独。她想到了她心疼的亲爱的喜子,可喜子说得对,即使她回济南她来拉萨,她们也只能是哭着抱抱。可让人欲罢不能的是,即使知道自己再差劲,生活再糟糕,也还是要往下走,还是要面对不知怎么面对的人和感情和任务,还是要亲自去化解和覆盖尴尬,还是相信之前相信的事情,还是会犯一样的错误,受同一个反作用带来的伤。和米兰·昆德拉担心的相反,这是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下午多顿就要回来了,车子停在宿舍楼下充电;晚上和沛华约好去看刘伟强导演的《建军大业》;对年近八十的唐卡大师丹巴绕旦老师的采访再次推迟到明天早上;后天是狮子座的多顿二十五岁生日;参加电影史论坛的论文已经无力完成;下个月初和沛华开始山南、日喀则之行,然后他就要到云南读书了。而她还是一样。
昨天中午在跟妍霖姐说好这次采访参加不了因为要去江孜之后,回到宿舍熟练地打包了洗漱用品和衣物准备去日喀则,在去西郊客运站的出租车上她想,这可以叫一次放逐、一次出走、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了吧,这是她年轻时候常干的事情,这是她的本来面目,这是她最近的压抑和焦虑最想要爆发的方向,这是没办法的办法,这是她虚拟的归宿。
她满怀期待地跑到书店为多顿的侄子买了汉藏双语的一套关于诗歌的书,又跑到超市买了她每次回去会带自己侄子买的玩具和零食,男孩子总归是有相似喜好的吧她想,多顿的侄子就是她的侄子。她想,如果换作她自己,她会高兴甚至急切地把她远离家乡的最好的朋友带回自己的家里,不过分地招待他,只让他也回家也有妈妈,只让他感受到爱就好。
而她所有的想法在沛华和多顿那里,在她最在意的人那里收到了一样的回应和回答,它们被称作不切实际、不自量力、异想天开和自作主张,它们意味着她的自私、自大和无能,意味着她判断的错误、选择的错误甚至认识的错误,意味着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傻瓜。她从来不怕劳苦、不怕奔波、不怕付出甚至不怕被误解,她怕的就是这个,怕的是感情无所附着,绝望的无力感和爱的尊严的崩塌。
她跟沛华说一次又一次的,她能够理清楚自己的问题和事情的原委,可每次自作自受之后的委屈和痛苦都说明着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怎么就错了。去年的草莓事件之后,她深刻地反省过自己的所谓勇敢和善良,她知道有的时候它是一种侵犯和粗莽,她提醒着自己并不是菩萨。可是复杂的是人和人的关系啊,她越来越觉得自己是只刺猬了,要么谁都难以靠近,要么扎伤自己想要靠近的人。
她是个不断打破自己的计划的人,她是个自律能力几乎为零的人,她细心敏感,她及时行乐,她迷恋极端简单和极端复杂的事情,她不想变得深刻,她只想爱,她只想有她在的地方一切都变得不那么单调和糟糕,一切都可以变得诗意和美好。而这一切慢慢从真实变成了妄想,她也慢慢从一个有点意思的人变成了一个胡说八道的疯子,而意识到这一点的前后,她的感情和精神世界就像每个阴雨的早上拉萨周边山上的云雾,随时面临被风吹散被阳光刺穿,化为乌有。
多顿的电动车留给她骑,她像爱护他一样爱护它。这种感情像对待当年和小波共用的日记本和暖瓶,这种爱屋及乌让她感到踏实,感到实在的千丝万缕的甚至有着象征意义的感情的联系。所以他回家之后,她每次出门都想骑着它,即使它的重量总是把她俩同时拽倒,即使它让她费力气让她操心停在哪。昨晚在嘎玛贡桑和刚到拉萨的袋鼠哥吃过饭,雨越下越大,于是决定把它停在了袋鼠哥住的青旅门口。
回到宿舍已经是十二点了,没有心力打水温暖一下雨水浸泡过的冰冷的脚,她躺在床上面向墙壁抽泣起来,和白天在街上跟多顿打电话时委屈的哭泣不一样,她开始恨自己,开始想到一直不敢触碰的东西,开始忍着痛承认,承认自己的无所是处,也再次感受到那种令人绝望的孤独、绝对的孤独。看着手机上多顿发的在家里和妈妈侄子在一起的照片,她开始特别想家,想自己的弟弟和妈妈。她也是妈妈的孩子啊她想,她也是个孩子,也是该被关心和疼爱的女孩子啊。
而她的委屈只能来源于她自己,用沛华的话来说就是活该吧,活该成为一个麻烦。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睡懒觉的能力了,反反复复地做混乱的紧张的梦,她的焦灼使她陷入一种死循环。她只能在一个下雨的早上独自醒来,在努力翻看一些可能会使注意力转移或者使她醒过来的东西之后爬起床。
今早她想的是电动车。太久没有扎过两个低辫子,只是用清水洗了脸,打车到纳金中路八中对面的巷子口时雨还在下。她像去接自己的孩子一样期待而踏实地走向藏热小学,一路低着头看着湿的路面,结果走到昨晚放车的地方发现车子不见了,她跑到青旅里去查监控,在眼睁睁看着凌晨一点钟时有两个人挪动车子的瞬间她好像被一种荒诞的宿命感击中,她想到的不是怎样和多顿交代,而是怎样和糟糕如当下的自己交代,慌乱呆滞地走出青旅,她抱着幻想又摁了一下车钥匙,她听到了响声,接着她又摁,又听到了响声,在一遍一遍摁开锁键一遍一遍听到回应中她看到那辆熟悉的红色电动车。终于她像找到失散的亲人一样趴在车座上嚎啕大哭,返回的路上她发现自己好像和它合二为一,再也不摇晃再也不害怕,雨水和泪水在脸上漫延。
拉萨的温度、拉萨的味道、拉萨的颜色、拉萨的声音无数次让她感到自己回到童年回到老家,学校背后的南山像下坡底的南山一样日日夜夜看着她,在它面前她总是个小孩,心里充满幻想、好奇和害怕,她相信她就是出生在这样一座山上,对于这个世界她一直站在高处,而对于这座山她永远是个孩子。所以她才又能看到那个自卑的、倔强的、天真的、无知的、莽撞的小女孩,也才会哭得像小时候一样。
在洗了衣服、洗了锅碗,收拾了寝室之后,她急切地跑到央吉玛,想把脑子里弹幕一样的一句句话记下来。这对于她能够继续生活是一个方法,那年的那场大病教会了她这个,教会她只有不停地诉说不停地表达不停地捋顺脑子里所有理性的思考、感性的情绪和浑浊的回忆,才不会至于把自己逼成一个真正的疯子,才能连哄带骗好让自己继续往前走,才能认识到生活本就是一个死循环这个现实之后还有一丝欲望去创造点新的可能。
可她不能一辈子在吹牛中度过,也不能永远有能力享受绝对的孤独。她想到了她心疼的亲爱的喜子,可喜子说得对,即使她回济南她来拉萨,她们也只能是哭着抱抱。可让人欲罢不能的是,即使知道自己再差劲,生活再糟糕,也还是要往下走,还是要面对不知怎么面对的人和感情和任务,还是要亲自去化解和覆盖尴尬,还是相信之前相信的事情,还是会犯一样的错误,受同一个反作用带来的伤。和米兰·昆德拉担心的相反,这是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下午多顿就要回来了,车子停在宿舍楼下充电;晚上和沛华约好去看刘伟强导演的《建军大业》;对年近八十的唐卡大师丹巴绕旦老师的采访再次推迟到明天早上;后天是狮子座的多顿二十五岁生日;参加电影史论坛的论文已经无力完成;下个月初和沛华开始山南、日喀则之行,然后他就要到云南读书了。而她还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