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篇 河南:欲买桂花同载酒 2之2(汝州、宝丰、平顶山、漯河、西华、淮阳)
本篇:汝州(风穴寺、汝瓷博物馆)——宝丰(汝窑遗址)——平顶山(香山寺)——漯河(小商桥)——西华(商皇陵)——淮阳(平粮台遗址、太昊陵)

(四)汝州市
唐634年置汝州,1988年设县级市,北靠嵩山,南依伏牛山,北汝河贯穿,赵秉钧的家乡。 小城在焦烟味中醒来,宾馆对面就是市府,看来也管不了麦秆焚烧。 晨往北郊,霞光穿过云层、撒在收割的田野,令人心软。


(1)风穴山、风穴寺 嵩山少室山南麓风穴山,我们敲开了庙门。东汉始称香积寺,北魏重建、历代扩建,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并称中原四大古寺。
王维诗——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是指这座、还是西安南面的那座?


悬钟阁,三重檐歇山式,宋代铜钟。



唐代七祖塔,周正端庄,朝霞映照洋溢温情。



金代中佛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


塔林,说是位居少林寺、灵岩寺之后的第三大塔林?但相比稀落得多。
淡蓝色长尾巴花鸟,戏水戏林,我抓拍不住。哈,这是你的自由领地,我没时间和你游戏呀,走了。



(2)汝瓷博物馆 回到市内,汝瓷博物馆就在文庙,看门师傅说不开放。 很失望,但想想也没什么,存世的汝瓷仅约70件,这里能拥有几只?!又一说现存90件,后来在故宫看到汝瓷特展。


为不枉此行,在小店选了一个百元小瓶,经典器型。 河南孟云松女士,八十年代试验了222次釉料配方,终于配出与宋代汝瓷完全吻合的色度曲线,完成周总理的期望!出窑成品率<30%、开片声叮铃铃、收缩成蝉翼纹、五个芝麻支钉。

(五)宝丰县 宋1120年敕赐宝丰县名,因白酒/汝瓷/冶铁等物宝源丰,外方山东麓,北依汝河,南临沙河,张良的故乡。
国道G207南行,路面破损不堪,“百里煤海”汝州是中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大货车洒漏着煤水,脏乱小公司几十米之隔就是一家,小煤窑不整治吗? (1)汝河、汝窑遗址
一路没遇见汝河。大营镇清凉寺村,终于找到汝窑遗址立碑,保护范围133万平方米。村里那么多家小屋,挂着瓷器店牌子。



一片废墟,新盖了一座平房就是遗址保护地,G刚刚探头靠近窗户,报警器就呼呼响啦!

破损的公路、杂落的村庄,怎么联系起细腻温润的汝瓷!读过扬之水《宋代花瓶》,花瓶砚山/笔筒诗筒/名刺提匣/薰炉手炉,我们仅从这些小件就可感受宋代士人将外部山川收在内心一隅,是扪心自问。
(六)平顶山市 1954年因平顶山煤矿筹备处发展起来,位于平坦如削的平顶山,1957年设市,山地向淮河平原过渡带。 (1)民生 省道S329东行,土地滋养百姓,年轻妇女掰玉米、老年妇女哄孩子、壮汉犁地、老头发呆。 我询问老乡收成如何,想起海顿清唱剧《四季》,感谢风调雨顺。



(2)香山寺 位于缓坡上,视线开阔,东汉始建,现为新建,正在大搞旅游设施。


观音大士塔,1068年宋神宗敕建,八面形九层楼阁式砖塔,高33米,外壁布满小佛龛。 有地宫,说是埋有舍利、蔡京书丹?


东奔,穿过叶县、舞阳县,每次旅行都发现地图出错,每次辨认道路的本事也大长。

(七)漯河市 元代因沙澧河交汇、湾状似海螺,置螺湾河镇,明1524年改螺为漯,1986年设漯河市, 伏牛山东麓与淮北平原交接带。 (1)小商桥 市内,有许慎陵园。 北郊,国道G107边,小商桥静卧在小商河上(颖河故道),始建于隋584年,元代重修,明清整修。 主拱与两侧小拱横券均用拱石并列砌筑。 券面石浮雕仍清晰,拱上两端露出龙头龙尾,看不到下墩的金刚力士像。


(八)西华县 汉高祖置西华县名, 黄淮冲积平原, 箕子的家乡? (1)商皇陵 继续东奔,乡村小路铺满晾晒的玉米,缓缓而行。 县城北,在林子里找到商皇陵,只是一块石碑和一片土坡。史说商王武丁南巡西华病逝,这里是最真实的帝王陵寝,果真吗?


附近,明代的箕子读书台(商纣王叔父箕子被贬于此);新四军杜岗会师纪念碑(1938年新四军游击支队在此整编,彭雪峰任司令员、张震任参谋长),不往。

(九)淮阳县 BC200年置淮阳郡,1913年置淮阳县名, 黄淮冲积平原。 (1)平粮台遗址 县城东南,大朱村,农妇们在做老鼠药,给我们指路。 围墙圈起的大院,看门妇女不让进,但G塞钱就进去了。

真是运气,遇见专家们节假日加班,他们修复陶片的劲头,好似拼魔方呢!


太昊之墟,属于4500年龙山文化,城垣为正方形,但我们看不到土房和陶窑痕迹。 说是有一枚半圆形陶纺轮,有八卦中的一个符号离卦,那可是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哦!

(2)龙湖、太昊陵 县城被龙湖围绕,残荷浩淼,人们休闲垂钓。蔡河,在太昊陵区前流淌。


春秋始修,历代修扩,正在申遗,建筑群气势不凡,牌匾题字一个比一个牛! 感觉比黄帝陵、大禹陵更大气舒坦,也许是黄昏游客少、让人舒畅吧。







三皇之首伏羲氏,BC7593-7527年,在位164(110)年,定都山东汶上,尊号白帝、帝太昊,后定都和长眠在淮阳。



傍晚路边一碗面条,返程。 这一整天在高速/国道/省道/县道换来换去转来转去,赶路开车太快,谢谢河南人民体谅我们、没有探头。虽然——终不似、少年游,但比年轻人更耐劳、全程不歇。 2010年10月行记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今古一相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