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
李玫瑾教授谈关于“观念”的概念,很有意思。就研究犯罪来说,她认为观念是人行为的底线。观念往往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知识,而是在“观”到的同时形成的“念”,比如他人的一句话可以对某人的一生都有影响。而这个影响别人的一句话,是随事而就的,可以在任何场景、任何细节上发生,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等等。并且尤其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产生关于“观念”的交流点滴。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变态犯罪都可追溯到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所以没有交流,是一个家庭最可怕的恶瘤。而似乎现代中国家庭或多或少都有一点问题,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以沉默是金的大环境下。
连岳最近也谈到了观念,说底层的孩子为何比较难晋升阶层,是因为他从小缺乏更高阶层的观念指引,他成年以后,上面是陌生观念的恐惧,下面是旧有阶层的拉扯。这些孩子,在城市立足了,不少也被人嫌弃为凤凰男(女),就是旧有阶层的方法和观念,在他们身上的烙印太厉害,别人会怕。当然这是比较宏观的观点了,更贴近“三观”的概念。不过由小见大,倒是不错的。
还有人说小孩子,始终需要一些敬畏心,行为的养成也大致都是由一条条规矩、观念来慢慢规范。熊家长之所以熊,大概是他们自身都没有这些点滴的观念,又怎么能指望他传递给下一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