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之遇
2013年夏末秋初的一个傍晚,我在通往第二教学楼的路上,遇见另一个我。
当时我穿蓝色无袖衫加烟灰色长牛仔裤,不用谁告诉我我也想象得出自己当时的样子:头发蓬乱,脸色憔悴,精神恍惚,诸如此类。我漫不经心地踩着单车轧过来往人群那些已然看不到的影子,临近一个右转路口时,我看见了她。
她也看见了我。
我发誓我绝对是第一眼就认出她的,尽管我对人脸的辨识能力向来很低。我捏下急刹车。她也停下来,径直看着我。她穿一件白色衬衫,搭配浅驼色短裤,脚上是黑白两色的浅口皮靴。头发比我要短些,我别过头,看见自己那一头乱发因为疏于打理已经垂及肩膀。我犹豫了一秒到底要不要打招呼。在这一秒钟里,一枚叶子摇摇晃晃从树上斜躺而下,死在略早于凋谢的季节。我立马断定它是自杀的。
“你好。”刚好叶子落地的那一瞬,她叫住我。
我没应,思索着应该答“你好”还是“我好”。
“我是另一个你。”她说。
“我知道。不过该怎么称呼呢?”
“随便你。”
“那就叫一子好了。我是零号,你是一号。一子。”
就这样,2013年夏末秋初的一个傍晚,我在通往第二教学楼的路上,遇见一子,也叫做另一个我。
[一]
风一步步踩过沙漠,旧的沙丘优美得在它脚下死去,新的沙丘几乎同一时间在差不多的位置诞生。远处的天开始呈现黄昏的色泽。当然,其实我并不知道黄昏时这片沙漠该是怎样的,我只是毫无理由地觉得如此罢了。
感觉上离上一次补水已经过了很长时间。
我回头看一子一眼,她嘴唇略微有些发白,就好像在花瓣表面镀了一层盐分。
“补水吧。”我说。
“不行,还不到时间呢。”干瘪的字句似是迫不及待地从一子几近枯萎的嘴唇逸出。
“我渴。”
“现在补水,最终会渴死在这里的。”
“也没什么大不了。”
“不行。”
“或者我现在出去。你明白这片沙漠随时都可能塌陷。”
一子用她一贯温和的眼神白我几下,默默拿出水罐递给我。
我大口大口地喝完。一滴不剩。真棒。
“你觉得在这里能找得到吗?”我抛出一句问话挡回一子即将脱口而出的责怪。
“我不知道。”
“我有个想法。”
“嗯?”
“把沙子连起来吧。”
“理由呢?”
“没什么理由,终归是直觉。”
一子没再说话。我又向远处看了几眼,看见夜晚正以一个不低的时速从地平线那边开过来。估计马上就要到了,我想。于是我和一子挤进睡袋躺下,闭上眼睛专心等待黑夜的长列车驶过。她似乎立马就睡着了,呼吸起伏均匀。至于我,我永远都没办法判断自己是梦是醒,但我猜我大概想了会找东西的事情。
我遇见一子那天,她说,是时候去找一下那个东西了。
“什么东西?”我问。
“我也不知道。但总之不是非找不可的了。”
“那么走吧。”
说完这句话,我径直从学校出走,选了一个看上去足够拿来炫耀却又不至于太难走的方向前行,后来就来到了沙漠。
沙漠和所有的沙漠一样,无边无际,没有尽头。但我一眼就看出它的异样。我说不上那具体是什么,总之是种很细微却显而易见的东西,就好像风在拐弯时微小的角度偏离,太阳漏下的光束里有一缕线条被偷工减料地抹去了一样。我觉得我在哪里见过这片沙漠,虽然这种感觉很不靠谱,因为家里人曾经告诉我,在过去19年的时间里,我从来没能离开长大的海边城市,外出求学也不过是这一两年的事,而显然这段时间我又一直呆在学校。所以理论上,我必定没有见过沙漠,但感觉上,我不仅见过,还熟悉它的每一个角落。
我就这个问题和一子讨论了很久,最终因为口干舌燥被迫终止。没讨论出任何结果。实际上,我觉得我们讨论的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但这并不要紧,很快我就有了新的想法。没错,我决定把沙子连起来。
然而我所知道的也仅仅限于“把沙子连起来”六个字而已,就连什么是连起来、该怎么连起来都不知道,更别提理由了。要非说理由的话,我恐怕还是只能用对一子说的话来解释:直觉。就像当初引导我走进沙漠一样,它现在要我把沙子连起来。
我由仰躺换成侧卧的姿势,用后背隔开一子。连沙子都想不明白,更别提找东西了。我决定老老实实等待黎明,它将一点点漏到我头顶,就像尿道不畅的小便那样。
第二天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没有水。大概是为了节省消耗,一子没怎么责备我,只是催我加速赶路。但我两腿像灌了铅一般,动弹不得,走到后来竟然跪倒在地。
沙子在膝下哗啦啦地流淌。
我拣起一粒咬在嘴里,想试着挤出些水来。徒劳无功。反倒把我仅存的几滴珍贵的唾液又剥夺走一些。
把沙子连起来。把沙子连起来。我念叨着,抓起一把沙子扔向一子,顺便运过去一句话:
“喂,再不把沙子连起来,我们就得渴死在这里了。”
“别急,怎么都得先弄清楚该怎么连吧。”
“我哪里知道……”我从眼角洒过去几道白眼,却在半空里滞住了。我忍不住哈哈大笑。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说的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吧,扔出去的沙子在空中画出漂亮的弧形,我苦苦思索却始终无果的“把沙子连起来”就这样由我随意的一抛在眼前实现了。我“嗖”地一下站起来。
“站到对面去。”我命令一子。
我们两人开始以极快的速度向对方所在的位置扔沙子,空气中渐渐形成一座小沙桥,或者说一个大的把手。随着我们速度的加快,沙子越来越紧密地咬合在一起,等到它底端和沙漠相连,我一把拉起把手——此刻它已坚硬得像块石头。
出乎意料的,沙漠被我揭开一道口子。
[二]
镇子。
昏暗、忙碌而混乱的镇子。
借着沙漠缺口涌进的一道强光——就像天花板突然亮起的灯——我第一次看见这座镇子的模样,虽然只是一个角落,但由此并不难想象它的全貌。裹着头巾往罐子里倒水的女人,铁匠炉里升腾的冉冉炽焰和铁匠锤下迸射的金黄火花,摇尾轻吠的小狗,墙上七零八落挂着的破布和各种工具。
我慌忙掩上把手。
一子一脸关切地注视着我。
我稍微平静一下情绪,重新把把手拉开。这次很轻。我和一子趴在缺口处向下看,我看见所有事物都还是之前的样子,女人,铁匠,小狗,墙。但我很确信在这期间它们发生过巨大的变化,换句话说,此刻我看到的女人实际是另一个女人,铁匠是别的铁匠,小狗是别的小狗,墙是别的墙。这些东西看起来一样,但只要留心几个小细节,就不难发现他们之间本质性的不同。当然,这种发现毫无意义。
“我们下去吧。”我说。
“怎么下去?”
问的是。
我继续环顾眼前的这一角镇子,终于在靠近地面的空中发现一截楼梯,颜色很深,不仔细看绝对辨认不出。视线沿着这截楼梯上移,又看到断断续续的几段梯子,最高的一个竟然直延伸到我脚下。
“走下去。”我说。
“第一脚就会踩空。”
“跟着我走就是了。”我不介意在这个时候卖一下关子。
我们向下方的镇子走去,把手毫不犹豫地在我头顶把盖子合上,我伸手推了推,很牢,完全找不到可以打开的迹象。那个世界是没有回路的,我想。
向下走的过程中我发现,原来以为中间断开的地方其实也是有楼梯的,只是颜色和周遭事物契合的太完美,凭我的视力绝对辨认不出罢了。光线并不像我之前看见的那么暗,甚至是越往下走越明亮,后脚落到地面的那一刻,我抬头看了看,头顶却不是想象之中的沙漠天花板,而是和任何时候都别无二致的天空,此时,它呈现灰蓝色。
一切都再正常不过。
人们似乎并没有发现我们的入侵,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他们头也不抬地依旧忙着手头的事情。狗大概站累了,侧坐在地上,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敲打着地面。一只鸡扑腾着翅膀从我眼前扇过。我和一子沿着镇子里错综混乱的路向前走去,巷子宽窄不定长度不一,但都给人种又脏又乱的感觉。两侧房屋排的很密,往往是你刚以为某两座屋子间已经没有任何缝隙了,却立马发现有另一座房子从他们之间长出来,就像岩石里的草一样,不但出乎意料,且茁壮得毫不收敛。密密麻麻的房屋让我产生种呼吸困难的错觉。我小心地看着地面,生怕被污水之类的溅到,但其实地上什么都没有,它比我见过的任何一个镇子的任何一条路都要干净,可感觉上,这里实在脏乱不堪。
“我们接下来要干什么?”一子问。
“不知道。也许向前走吧。”我老老实实地回答。
“也好。反正没有别的选择。”
“也许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我们要找的是什么。”
“但我知道要找,而且必须找。你当初答应的可是很痛快。”
“我猜,本质上,我对找东西这件事并不怎么积极,”我想了想说,“我之所以很快答应,只不过是因为无所事事无所顾忌也无所留恋而已。”
“这些事,或许等到我们找到了,你就明白了。”
“但愿吧。”我说。
向前走去,巷子渐渐开阔了些,两侧的房屋也开始错落有致。没有了最初忙碌的人群,路上只偶尔飘过几个人影,他们都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好像妄图这样就能和镇子隔绝开。我相信如果不刻意观察的话,哪怕他们走到我面前我都不会发现他们。此刻我甚至怀疑是否可以从他们身体中间穿过去。
“还好我们不知道要找什么也不知该怎么找,否则,要是有了个什么确定的方向,而我们又迷了路的话,岂不是要通过和这些人交流来问路?”我感到十分庆幸。
“我猜现在就需要。”
“什么?你有大概目标了?”
“这应该问你的直觉。”
“我们进入的地方是镇子的西侧,从那里再向西是不可能的,虽然谁都没见过那西边的样子,但向西绝对没有可能。向南向北倒是都可以一直走下去,不过没有尽头,说不定这两段是连在一起的,像个球那样。唯一的出口在东边,也就是我们行进的方向。”这次竟然是一子替我捕捉到了直觉的降临。
“东边有什么?我们出去后又会到哪呢?”
“这我就不知道了。”
“也许你可以找个人问一下。”
“不可能。”
“你要知道,只有你才能和他们交流。连我也不行。”
“不、可、能。”我看着一子,一字一顿地说道。
于是我们继续按原来的方向走下去。路两边开始偶偶尔尔出现几株毫无美感可言的植物,很矮,且外形奇怪,大多都只有水泥一样的主干和几根像被人从中间折断的枝桠。我猜是某种发育不良的树。不过,哪怕枝条再少,每棵树上都可以找到一根固执指天的枝,虽然我找不到这两者之间有或者可能有什么联系。我抬头看看天,颜色似乎比之前明亮了些,是种发金的灰色,那几滴像是刻意掺进去又搅拌均匀的黄反而让天空看上去略浑浊。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到后来要走很远才能遇到一个。
我意识到我们已经走了很久了,但奇怪的是并不怎么觉得累,反倒越走越轻松。而从天色上又完全无法知晓此时的时间。我注意到一股辨不出风向的风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抹到我和一子身上,不重,但感觉并不舒服。我闻了闻,有种类似于金属腐败的味道。
我和一子转过一个弯。
眼前一直循序渐进的景物突然在此终止了,好像被人从上方切了一刀,拐角两侧的房屋齐齐从一个位置斜断开,切掉的部分向下平移,交界处的残骸落在和地面基本平齐的位置。但再往后就跌得很低了,连前方几步处都无法窥见底部,我不确定是不是因为深度,因为视线像是被什么雾一样的东西挡住,一切都显得极不真切,不管水平还是竖直方向都寻不到尽头。
“我不认为我们能从这些断掉下沉的屋顶上走过去。”一子在断层交界处停住步子。
“连多深都没法搞清楚。”
“没错。显然这里也不会有我们来镇子时踩的那种楼梯。”
“大概是走错路了。”
“我就说你该问一下吧!”
“就算我想问,现在也没人了呐。”这句话刚说完,我就发现我的暗自庆幸被残忍地封杀了,在一子身前,也就是断裂线那里,竟然——坐着一个人。他一身灰衣,笔直地坐在那里,连头的摆放位置都找不到一丝偏差,一半屁股搭在最近一个坍塌下落的屋顶边缘,另一半则悬在半空。相应的,他的一条腿因为避不开未坍塌这一侧的房子而高高抬起,贴着断墙,和上身基本平行;另一条腿则直直伸到路面上,与上身垂直。我对着这怪异的造型盯了一会,但他一动不动,除了极其偶尔的几下眨眼证明他是活的。
“那里有个人。”一子果然毫不客气地突破了我的借口。
“我猜他是这条路上可以遇到的最后一个人。”
“所以你该去问路。”
“不想去。不去。”
“其实是不敢去吧。”
“随你怎么说。”
“但不问路的话,我们接下来要怎么走?”
“不关心。你想知道的话,你去问。”
“你明知道我问没用。”
我做出一个叫停的手势。一子无奈地看我一眼,向那人走去。我站在原地观望。
因为是背对着我,我看不到一子做了些什么手势,而她的声音又向来纤弱,说的话更是无从知晓。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灰衣人完全没有理会一子,他两颗空洞无光的眼球依旧平视前方,毫无变化。在这段持续观望的过程中,我判断他应该不是盲人,但显然,他什么都没看见。
我不确定过去了多长时间,我只知道在我思绪游离的某个瞬间,那人突然毫无预兆地站起身,径直走向我的方向。站起的动作我没大看清,感觉像是摁下某个开关后的机械动作,简单,迅速,高难度。他匀速而呆板的步伐在距我大约50公分的地方停下了。
“你好。”他居然率先开口。
“你好。”我说,声音有点抖。我在心里暗骂自己几句。
“回去吧,前面不通行。”
“可是我们必须找到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不知道。但大约向前走就能找到。”
“你也看到了,前面走不了。”
“这个地方是一直都这样吗?”我想了想,问。
“那倒不是。”
“也就是说以前是通行的?”我好像看到一缕希望。
“可以这么说。”
“那是从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呢?修得好吗?”
“这两个问题我不能回答你。总之现在是特殊时期,你如果非要过去,恐怕是会丧命的。”
“但如果不能过去的话,丧命不丧命,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也许你可以在镇子里等上一段时间。”
“等多久?”
“这我不知道。”
“我们先别急着过去了,在镇子里呆上几天,说不定能有什么办法。”一子在我耳边小声说。
“那好。不过我们应该呆在哪里呢?”
灰衣人用他既无感情也无神采的眼睛来回扫视了我和一子两遍,然后说:“跟我走。”说完不等我们回应就自顾自地向我们来的方向走去。
我和一子对视一眼,还是决定跟上他。
[三]
走在灰衣人身后,我偷偷长舒一口气。之前的一段对话实在艰难至极,要说谈话内容的话,灰衣人倒还算丰富,但不管怎样的句子,他讲出来的感觉都像是路边杂陈的一块普通而不起眼的石头,毫无语气变化,表情也始终如一的刻板。甚至他一转身我就忘记了他的样子,倒不是说那张脸怎么难看,只是好像在故意和造物主给的个体差异作对似得,五官的位置和大小都挑最不起眼的方式陈列着,再配上毫无特色的脸型,简直过目就忘。声音也是如此。
灰衣人左拐右拐,在一座很小的房子前站住了。他开了门,让我们先进。屋内很暗,似乎没有窗。眼睛适应了这里的亮度后,我环视一圈,不由得怀疑整座房子从外到内是不是都是和灰衣人一起配套生产的,简直把“无聊”二字发挥到了极致。我相信如果我在这屋里随意拿起一个水杯又放下,那么我绝对会在放下的那一瞬就忘掉把它放在哪了。
灰衣人点上炉子,安排我和一子坐在旁边。其实天气不算不冷,不过我猜这炉子应该也是他的例行工作之一,就没多说什么。况且我也完全感受不到炉子的温度。
“你们可以先在这里住下。”他说。
“这是你的房子吗?”我问。
“是,也不是。这镇子上哪有什么是或不是。”
“那么,谢谢。”我一时不知说什么。
“对了,请问该怎么称呼?”一子问。
“要非要称呼的话,就叫持刀人吧。”
原来一子的话他接收得到。
“持刀人?莫非是刽子手?”我好奇地问。
“这镇子不需要刽子手。”持刀人看着火苗,头也不抬地说。
“镇子叫什么名字?”一子问。
“就叫镇子。”持刀人的答案完全在意料之中。我默默为一子愚蠢的问话感到羞愧。
“什么时候建起来的?”她不屈不挠。
“从有人的时候开始。”
“那么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从你们认为他们出现的时候开始。”
一子还想问下去,但我制止了她。我担心一直面无表情不温不火的持刀人会因为她的愚蠢而突然爆发出什么可怕的情绪。
屋子里轻悄悄,只有柴火看似无序实则颇有规律地发出噼啪声。
“该准备晚饭了。”持刀人说完,起身离去。
我这才知道时间已经是晚上。
“没有名字,没有由来的镇子。”一子说。
“忘记你的逻辑吧,”我说,“这里的一切有它自己的运行方式,它们有它们的合理,而那些你认为合理的东西,放到这里也许只会搞得一团糟。”
“但愿你是对的。”
我趁持刀人不在的这小段时间又仔细地打量了屋子,发现确实没有窗户。但微弱的光线似乎可以从四下的墙缝里渗进来。
晚饭进行得极其无趣,每人面前摆一个浅口盘,里面是灰绿色的食物,堆成一个矮圆柱体。菜色连平庸都算不上,几乎完全尝不出味道。因此尽管走了整整一天的路,我和一子还是象征性地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
“要住在这里,你们就得适应这里的一切,特别是饮食。”持刀人盯着他眼前的饭菜说。炉火映在他脸上,像熔化的铜汁。
“没关系,我们只是今天不太饿。”一子说。
“可是我们要在这里呆多久?”我问。
“不晓得。得等到前方太平了,你们才能继续前进。”
“那是不是说,如果前方一直不太平我们就得一直在这呆下去?”我皱眉。
“前方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路突然自己塌掉了?”一子边给我使眼色边说。
“是被我砍断的。”
“什么?”我和一子一齐瞪大眼睛。
“我是持刀人,我的职业就是把该砍的地方砍断。”
“那么砍我们前行的路可是为了故意拦下我们?”我感到实在难以友好交谈。
“不是。其实是为了保护你们,当然也保护其他可能从这经过的人。我说了,前面出事了,很危险。”
“那没关系,你把路修好,先让我们过去再说。”
“这不在我的职责范围之内。”
我还想说些什么,但一子毫不客气地打断我:“别这么不依不饶,正如你自己所说,这里的世界有它的运行规律。”
“呵呵,不要紧。能不能看清规律是一回事,能不能顺从规律,就是另一回事了。”持刀人居然第一次笑了,那笑声和干木头的质感如出一辙。
“不过,我们还是想了解一下,你是用什么把路和房子一起砍断的?也许我们可以从它上面想想对策,也不至于给你添麻烦。”一子说。
“用风。”
“风?”
“嗯,风里的金属态物。当它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该工作了。”
“它是看得见的吗?”
“很难看见。不过有味道。”
我猛然想起之前闻到的金属腐败的味道。
“该收拾下准备休息了。”持刀人把盘子里最后一口食物填到嘴里,站起身说。
“这么快就天黑了?”我问。
“现在几点了?”一子还是喜欢问这种没用的话。
“总之是该睡觉的时间了。”持刀人抽出一只收盘子的手指向屋子一角,“你们俩就睡那吧。”
我的视线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生长了几秒才发现,那个角落还藏着一个小房间,大概可以算做里屋吧。我和一子走进去,房间很小,完全没有任何装饰,靠右的墙边摆着一张床,或者说是一个巨大的长方体。对面是一张桌子的类似物,外观和床完全一致,除了规格略不同。
我率先上床,在靠墙的一侧躺下。一子则忙着把我俩的随身物品摆到桌子上。我看了她两眼,又倦于言谈,于是背过身面对墙,竟然很快睡着了。我敢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睡得最熟的一次,那种熟睡感在醒来后依旧清晰可辨, 就好像某种触手可及的具象物,几乎可以摘下珍藏。
一子和往常一样比我起得稍早了点。但前后相差也不过几分钟的样子。持刀人没有出现,应该是不在屋内。桌上摆着和前夜一模一样的食物,甚至连盘子位置和饭量都毫无变化。我上前轻轻触了触,就连那种半冷不热的温度也和前夜别无二致。毫无食欲。我干脆把它们全部推开,然后走到屋外,洗漱罢,开始喝水,直到喝不下为止。水质倒是很不错。盛水的大缸水位降了不少,稍停一小会又自动补上,我猜那下面应该有口泉眼之类的东西。我顺便借缸里的水照了照自己,头发较之前更长了,却出乎意料的不是很乱,一眼看去反而有种后现代的美感。但无论如何我都无法把眼前这副尊容和一子那修饰精致的外表联系起来,尽管脸是一模一样的,可怎么看都不像同一个人。我对水中人笑笑,她也很难看得对我笑了。在她身后是一片灰蓝色的天空,看不出距离,辨不出分毫晨光夕照之类的差别,不知究竟亮了多久。
回到屋内,一子已经一丝不苟地吃完她那份早餐,正端坐在桌前等我。这份对事物的忍耐力几乎让我对她肃然起敬了。
“不吃了,”我说,“出去走走吧。”
“你还是吃点吧,我猜在这里要一直吃这种东西。”一子说。
“那就饿了再说。”
一子无奈地起身,和我一起走出门。
我沿着一个自以为正确的方向走下去,想找到前一天的大路,再去被持刀人劈开的断裂处看看,说不定能想到什么离开的办法。或者找不到的话,就看看镇子的其他部分,哪怕之前走过的部分也可以。毕竟在我看来,世上的任何地方都藏着无数谜题,而这镇子里已经路过那些部分的谜题,显然,我一个都没有解开。不料走了很久,连大路的影子都没有看到,于是一子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应该是走错路了。我不予理会,继续随机地转过几个拐角,但走越久我就越清晰地发现,眼前的事物以极高频率重复着,仔细看,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是持刀人那座房子的复制品,连污渍的位置和缺损的形状都如出一辙。或者说包括持刀人房子在内的所有房子都是其中某一座房子的复制品。我终于放弃寻找大路的想法,因为这个地方全无方向感,东绕西绕,却似乎始终处在一个异样的圈里。
“原路返回吧。”我说。然而就在做出这个决定的那一刻我发现,我根本不知道返回的路怎么走。一言以蔽之,我们,迷路了。我抬头看看天,希望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但就连最细小的角落都填满千篇一律的灰蓝色,看上去好像这整个世界完全是静止的。
“迷路了吧。”一子说。
“你真的认为,这里有什么路可言吗?”我思考了一会儿,问道。
“没有路,我们走的是什么?”
“有没有这种可能,我们走了这么久,走的其实是同一条路?”
“从逻辑上来说不可能,当然在这个世界……”
“先不要讨论这个了,我们还是快点回去吧。”我打断一子的话,因为我突然发现,我饿了。走了这么久,也确实该到午饭时间了。
“问题是回去的路怎么走?”
“随便绕一下试试好了。就当做碰运气。”我快步走在一子前面。然而我立马就发现我错了。因为不管怎么走,所见的道路和房屋都还是那副模样,这样下去,我猜就算是回到了持刀人的房子,我们也无从知晓。我停下步子,随机转向一扇房门。
“就是这里了。”我说。
一子略带迟疑地随我进了屋,出乎意料的,这竟然真的是持刀人的房子,他正在屋内,往炉子里添柴火。
“你好。”我招呼他。
“你好。”他回到。
“上午过得好吗?”一子问。
“不坏。”
“做什么了?”我比较关心他有没有做修路之类的事情。
“和往常一样,工作。”
“继续把这个世界从某处拦腰折断?”我冷笑。
“没有。今天到现在为止还不需要动用我的刀。”
“那么不需要用刀的时候你都在干什么呢?”一子问。
“等。等着要砍断世界某处的那一刻。”
“可真是有意义的工作啊。”我冷嘲道,然后不等持刀人有什么反应便接着问,“午饭什么时候?”
“午饭?”
“是啊。”
“一天只有早晚两顿饭,从来没人吃午饭。”
“可是不会饿吗?”一子问。
“会还是不会呢……总之,这里的人都习惯了。”持刀人往炉子里加了最后两块柴火,然后站起身,“我要去工作了,晚上见。”
我目瞪口呆地看着持刀人的身影关到门外。
“连那么难吃的东西都吃不到,真是生活无望啊。”我瘫坐在炉边的凳子上。
“怪你不吃早饭。”
说的也是。我不再开口,整个下午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柴火一点点燃烧殆尽,灰烬像组成故事的文字一样堆下来,到最后,所有闪过的火光化成灰烬,火彻底熄灭了。就在这时,持刀人回来了。
他一进屋就径直过来重新点起了炉子,之后,一切都是前一天的重复。
只有三件事略有不同:其一,大概由于太饿,我第一次吃完了属于自己的那份食物;其二,我已经放弃和持刀人进行什么有价值对话的想法,所以从头到尾都只有他和一子之间的客套话,具体说了什么,我一概记不得;其三,这天晚上,我失去了前夜的好睡眠,虽算不得失眠,但睡得很浅,就好像一艘浮在水面的小船,偶尔风吹过来,船头没入水中,我便隐约醒来一次,又接着睡去。
镇子的生活简直无聊到极点。
之后的几天,我又试着走了几次,每次都无功而返,但却每次都能准确地回到持刀人的家里。这应该不是运气,也不是巧合。我开始用越来越多的时间思考这些事情,可能正是因此,我的睡眠质量一天不如一天,到第五夜,已经演化成彻彻底底的失眠。
不知在床上躺了多久,但一直毫无睡意。时间一滴滴从我眼角流过,遁走。我睁开眼,视线涣散在天花板,周围一片寂静,我毫无理由地推测,应该已经到了半夜。一子在我身边发出均匀的呼吸声,似乎睡得很熟。
我绕过一子,起身下床。在外间,我看到睡眠中的持刀人,那张紧绷的脸并没有松弛分毫。我猜如果他醒着,断然不会允许我半夜不睡四处游荡,然而此刻,我并不为此担心,我有种直觉,在这种他认为应该睡着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醒来的。
于是我毫无收敛地走向门口,推开门。
那一刻,我愣住了。
[四]
战争爆发了。
我站在海的最边缘,偶尔有沙砾从我脚下漏到起伏不定的潮汐里,然后被交战中的浪花挤到不知何处。
就在我站上海滩的那一刻,我便清楚地意识到,战争,爆发了。
这样说可能不太准确,事实是,战争早就爆发了。
持刀人所谓的危险大概就是这么回事,他应该是在战争爆发的时刻砍断了那一截世界,以阻断前方战争的蔓延。
对于这场战争,我全然无能为力,所能做的只有站在岸边,看浪花们的翻滚、纠缠。有的很快被杀死,有的英勇善战,存活下来一阵子,却终究不敌前赴后继连绵不绝的年轻浪花们的攻势。我目睹了一波波海浪的兴起和衰亡,也见证过某一丛浪花鼎盛期的辉煌。后来,星星出现了,粼粼点点的光投射在海面,给这场征戎增添了些许仪式感。海在星空下越发神秘苍凉。
我一遍遍在脑海里回放着这些日子的行程,有什么呼之欲出的东西越来越强烈地撞击着我的思维。就快要到了。我说。
我所需要的答案大概是在第五夜开始形成模糊轮廓的,就在我走出门的那一刻。
那一刻我清晰地看见灰蓝色的天空下亮的不甚明朗的镇子。根本不是黑夜。根本就没有黑夜,一直是一成不变的白天。所谓的夜晚和睡眠不过是自我欺骗而已。
我毫不掩饰地和面前的白天对视。
大路在我脚下铺展开。
是时候离开了。我慌忙回屋想要叫醒一子,然而怎么摇都无济于事,她不肯在这个时间醒来。我只能不情愿地承认,或许,她也要像持刀人一样,等待所谓的天亮。
毫无办法。
我一个人踏上大路,离开了持刀人的房子,离开一子。
断层很快出现在眼前,仍然被不甚明了的白色雾气覆盖着。我回头看了看,走过的地方也都成了这样的灰白,持刀人的房子早已不见踪影,也许是在太远的后方,也许,在别的什么时空。我猜,那座房子所在的不断重复却又没有尽头的渺茫街区,其实只是一个时空的无数次复制,就算我走得再远,也不过是在同个时空里打转。想要脱离,需要一个恰当时机的打破,像现在这样。而我要做的不过是发现这个时机而已。
我回转过头,前方似乎深不见底,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永恒的坠落。然而没有其他选择。我直接踩了下去。
安然无恙。
断裂口以我无法知晓的速度在踩下的那一刻愈合了,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真是滑稽。
我在结实的地面上重重踏了几脚,然后快步继续我的旅程。没有一子,只剩下我一个人的旅程。
前方不再有房屋或者任何人活动的痕迹,之前稀稀落落零散分布的残疾矮植物们开始向上下左右各个方向抽枝、伸腰、繁殖,后来竟衍生成一片遮天蔽日的森林。
我在森林入口处奔跑起来。
当然,森林的形成本是个量变的堆积,只能看到渐密渐高的树,却说不出森林是在哪一处哪一刻开始出发。但我毫无理由地认定我开始奔跑的地方一定是入口,那里站着一棵树,一根粗枝做出迎宾的手势,如同周围无数的树一样。其实他们千差万别,全然不同。
树木的目光、言语和呼吸混淆在一起,从头顶开始将我全身围裹,森林独有的清凉之气渗透皮肤,在骨骼深处生根发芽。我奔跑越来越快,却没有一滴汗水,它们像所有还未诞生就已死去的事物一样,被扼杀得很美好。
起点暧昧不清的森林在一处戛然而止,是那样确确切切的一个点,前一秒我还被覆盖在树木层层堆叠出的屏障后,突然推开眼前最后横亘的枝叶,森林在那一瞬彻底消失,从此也成了彻底存在于后方的事物。脚下,黑的很纯粹的夜驾驭着海滩,不留缝隙地蔓延开去。海洋陈列在不远处,作为战争的沃土。
漆黑之间,唯一轮皓月当空。平滑的月光流淌入海,在海水表面镀起一层银白,最终在反复争战中炸作磷光点点,碎成一空斑驳的星光。
此刻我便是伫立于这样的星空之下。就快要到了,我说。
于是我成了千军万马的统帅者,无数朵浪花追随我身后,向来时的方向进发。我敢保证这时的每一朵浪花都是最强大的士兵。我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回到了镇子,一直淹没到堆有持刀人房屋的那片区域。我高高抬起手臂,准备下达最后一个命令。然而我的手在高高扬起的半空停住了。
一子以一个圣洁无比的姿态出现在我面前。
“现在我们是敌对双方的统帅了。”我出乎意料的平静。
“最后的敌对双方。此外再无战争。”一子的语气较我更加波澜不惊。
“你赢不了的。”我笑。
海水浩浩荡荡涌进一间间屋子,我和一子在这样的浮力作用下几乎要被抬到屋顶。但谁的姿势都没有变。
“可你不是个信仰胜利的人。”一子也笑了。
“这只是个必然结果。”
“你忘了一件事。一件重要的事。”
“我忘记的永远比我记住的多。”
“但这件事是不能忘的。你不能忘记你为什么来这里。”
我浑身一颤。
“是时候去找一下那个东西了。”遇见那天,一子这样对我说。
那之后好像已经过了很久,仔细想来,却只不过是一小阵子。
“找不到了吧。”我抑制不住声音里的悲伤。
一子没有说话,她绽出最后一朵笑容,一朵美到让我不能相信是我的脸绽出的笑容。然后向后倒下。
海水哗啦啦地上涨,不久后,这个世界将什么都不剩下。我的士兵们正为这即将到来的虚无胜利欢呼着。
“你找到了。找到了找不到。”这是一子最后回荡在海水和空气交界处的声音。
[尾声]
2013年秋末冬初的一个傍晚,我骑单车,行驶在通往第二教学楼的路上。
我一根长发不慎卷入车轮,立马被剪断。
我选择忽视掉这个细节。
我用尽整整一个季节寻找一子,终于承认她不会再出现的事实。唯独不能确定的一点是,她究竟死去了,还是就在我附近,比如一转头就可以看见的身后,只是我转头时她又会消失而已。但无论如何我不会再遇见她,因为有人曾告诉我,如果另一个你以实体态出现,必须同时有两个条件,尚存在,和不兼容。显然这两个条件是不断互相磨损的,总有一天,其中的一个会消亡殆尽,而另一个,则获得永生。
第二教学楼在前方不远处。
我用力蹬了几下单车,然后放任它自由游走。马上就可以到教学楼了。
但我知道,很可能永远都不会到了。
当时我穿蓝色无袖衫加烟灰色长牛仔裤,不用谁告诉我我也想象得出自己当时的样子:头发蓬乱,脸色憔悴,精神恍惚,诸如此类。我漫不经心地踩着单车轧过来往人群那些已然看不到的影子,临近一个右转路口时,我看见了她。
她也看见了我。
我发誓我绝对是第一眼就认出她的,尽管我对人脸的辨识能力向来很低。我捏下急刹车。她也停下来,径直看着我。她穿一件白色衬衫,搭配浅驼色短裤,脚上是黑白两色的浅口皮靴。头发比我要短些,我别过头,看见自己那一头乱发因为疏于打理已经垂及肩膀。我犹豫了一秒到底要不要打招呼。在这一秒钟里,一枚叶子摇摇晃晃从树上斜躺而下,死在略早于凋谢的季节。我立马断定它是自杀的。
“你好。”刚好叶子落地的那一瞬,她叫住我。
我没应,思索着应该答“你好”还是“我好”。
“我是另一个你。”她说。
“我知道。不过该怎么称呼呢?”
“随便你。”
“那就叫一子好了。我是零号,你是一号。一子。”
就这样,2013年夏末秋初的一个傍晚,我在通往第二教学楼的路上,遇见一子,也叫做另一个我。
[一]
风一步步踩过沙漠,旧的沙丘优美得在它脚下死去,新的沙丘几乎同一时间在差不多的位置诞生。远处的天开始呈现黄昏的色泽。当然,其实我并不知道黄昏时这片沙漠该是怎样的,我只是毫无理由地觉得如此罢了。
感觉上离上一次补水已经过了很长时间。
我回头看一子一眼,她嘴唇略微有些发白,就好像在花瓣表面镀了一层盐分。
“补水吧。”我说。
“不行,还不到时间呢。”干瘪的字句似是迫不及待地从一子几近枯萎的嘴唇逸出。
“我渴。”
“现在补水,最终会渴死在这里的。”
“也没什么大不了。”
“不行。”
“或者我现在出去。你明白这片沙漠随时都可能塌陷。”
一子用她一贯温和的眼神白我几下,默默拿出水罐递给我。
我大口大口地喝完。一滴不剩。真棒。
“你觉得在这里能找得到吗?”我抛出一句问话挡回一子即将脱口而出的责怪。
“我不知道。”
“我有个想法。”
“嗯?”
“把沙子连起来吧。”
“理由呢?”
“没什么理由,终归是直觉。”
一子没再说话。我又向远处看了几眼,看见夜晚正以一个不低的时速从地平线那边开过来。估计马上就要到了,我想。于是我和一子挤进睡袋躺下,闭上眼睛专心等待黑夜的长列车驶过。她似乎立马就睡着了,呼吸起伏均匀。至于我,我永远都没办法判断自己是梦是醒,但我猜我大概想了会找东西的事情。
我遇见一子那天,她说,是时候去找一下那个东西了。
“什么东西?”我问。
“我也不知道。但总之不是非找不可的了。”
“那么走吧。”
说完这句话,我径直从学校出走,选了一个看上去足够拿来炫耀却又不至于太难走的方向前行,后来就来到了沙漠。
沙漠和所有的沙漠一样,无边无际,没有尽头。但我一眼就看出它的异样。我说不上那具体是什么,总之是种很细微却显而易见的东西,就好像风在拐弯时微小的角度偏离,太阳漏下的光束里有一缕线条被偷工减料地抹去了一样。我觉得我在哪里见过这片沙漠,虽然这种感觉很不靠谱,因为家里人曾经告诉我,在过去19年的时间里,我从来没能离开长大的海边城市,外出求学也不过是这一两年的事,而显然这段时间我又一直呆在学校。所以理论上,我必定没有见过沙漠,但感觉上,我不仅见过,还熟悉它的每一个角落。
我就这个问题和一子讨论了很久,最终因为口干舌燥被迫终止。没讨论出任何结果。实际上,我觉得我们讨论的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但这并不要紧,很快我就有了新的想法。没错,我决定把沙子连起来。
然而我所知道的也仅仅限于“把沙子连起来”六个字而已,就连什么是连起来、该怎么连起来都不知道,更别提理由了。要非说理由的话,我恐怕还是只能用对一子说的话来解释:直觉。就像当初引导我走进沙漠一样,它现在要我把沙子连起来。
我由仰躺换成侧卧的姿势,用后背隔开一子。连沙子都想不明白,更别提找东西了。我决定老老实实等待黎明,它将一点点漏到我头顶,就像尿道不畅的小便那样。
第二天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没有水。大概是为了节省消耗,一子没怎么责备我,只是催我加速赶路。但我两腿像灌了铅一般,动弹不得,走到后来竟然跪倒在地。
沙子在膝下哗啦啦地流淌。
我拣起一粒咬在嘴里,想试着挤出些水来。徒劳无功。反倒把我仅存的几滴珍贵的唾液又剥夺走一些。
把沙子连起来。把沙子连起来。我念叨着,抓起一把沙子扔向一子,顺便运过去一句话:
“喂,再不把沙子连起来,我们就得渴死在这里了。”
“别急,怎么都得先弄清楚该怎么连吧。”
“我哪里知道……”我从眼角洒过去几道白眼,却在半空里滞住了。我忍不住哈哈大笑。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说的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吧,扔出去的沙子在空中画出漂亮的弧形,我苦苦思索却始终无果的“把沙子连起来”就这样由我随意的一抛在眼前实现了。我“嗖”地一下站起来。
“站到对面去。”我命令一子。
我们两人开始以极快的速度向对方所在的位置扔沙子,空气中渐渐形成一座小沙桥,或者说一个大的把手。随着我们速度的加快,沙子越来越紧密地咬合在一起,等到它底端和沙漠相连,我一把拉起把手——此刻它已坚硬得像块石头。
出乎意料的,沙漠被我揭开一道口子。
[二]
镇子。
昏暗、忙碌而混乱的镇子。
借着沙漠缺口涌进的一道强光——就像天花板突然亮起的灯——我第一次看见这座镇子的模样,虽然只是一个角落,但由此并不难想象它的全貌。裹着头巾往罐子里倒水的女人,铁匠炉里升腾的冉冉炽焰和铁匠锤下迸射的金黄火花,摇尾轻吠的小狗,墙上七零八落挂着的破布和各种工具。
我慌忙掩上把手。
一子一脸关切地注视着我。
我稍微平静一下情绪,重新把把手拉开。这次很轻。我和一子趴在缺口处向下看,我看见所有事物都还是之前的样子,女人,铁匠,小狗,墙。但我很确信在这期间它们发生过巨大的变化,换句话说,此刻我看到的女人实际是另一个女人,铁匠是别的铁匠,小狗是别的小狗,墙是别的墙。这些东西看起来一样,但只要留心几个小细节,就不难发现他们之间本质性的不同。当然,这种发现毫无意义。
“我们下去吧。”我说。
“怎么下去?”
问的是。
我继续环顾眼前的这一角镇子,终于在靠近地面的空中发现一截楼梯,颜色很深,不仔细看绝对辨认不出。视线沿着这截楼梯上移,又看到断断续续的几段梯子,最高的一个竟然直延伸到我脚下。
“走下去。”我说。
“第一脚就会踩空。”
“跟着我走就是了。”我不介意在这个时候卖一下关子。
我们向下方的镇子走去,把手毫不犹豫地在我头顶把盖子合上,我伸手推了推,很牢,完全找不到可以打开的迹象。那个世界是没有回路的,我想。
向下走的过程中我发现,原来以为中间断开的地方其实也是有楼梯的,只是颜色和周遭事物契合的太完美,凭我的视力绝对辨认不出罢了。光线并不像我之前看见的那么暗,甚至是越往下走越明亮,后脚落到地面的那一刻,我抬头看了看,头顶却不是想象之中的沙漠天花板,而是和任何时候都别无二致的天空,此时,它呈现灰蓝色。
一切都再正常不过。
人们似乎并没有发现我们的入侵,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他们头也不抬地依旧忙着手头的事情。狗大概站累了,侧坐在地上,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敲打着地面。一只鸡扑腾着翅膀从我眼前扇过。我和一子沿着镇子里错综混乱的路向前走去,巷子宽窄不定长度不一,但都给人种又脏又乱的感觉。两侧房屋排的很密,往往是你刚以为某两座屋子间已经没有任何缝隙了,却立马发现有另一座房子从他们之间长出来,就像岩石里的草一样,不但出乎意料,且茁壮得毫不收敛。密密麻麻的房屋让我产生种呼吸困难的错觉。我小心地看着地面,生怕被污水之类的溅到,但其实地上什么都没有,它比我见过的任何一个镇子的任何一条路都要干净,可感觉上,这里实在脏乱不堪。
“我们接下来要干什么?”一子问。
“不知道。也许向前走吧。”我老老实实地回答。
“也好。反正没有别的选择。”
“也许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我们要找的是什么。”
“但我知道要找,而且必须找。你当初答应的可是很痛快。”
“我猜,本质上,我对找东西这件事并不怎么积极,”我想了想说,“我之所以很快答应,只不过是因为无所事事无所顾忌也无所留恋而已。”
“这些事,或许等到我们找到了,你就明白了。”
“但愿吧。”我说。
向前走去,巷子渐渐开阔了些,两侧的房屋也开始错落有致。没有了最初忙碌的人群,路上只偶尔飘过几个人影,他们都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好像妄图这样就能和镇子隔绝开。我相信如果不刻意观察的话,哪怕他们走到我面前我都不会发现他们。此刻我甚至怀疑是否可以从他们身体中间穿过去。
“还好我们不知道要找什么也不知该怎么找,否则,要是有了个什么确定的方向,而我们又迷了路的话,岂不是要通过和这些人交流来问路?”我感到十分庆幸。
“我猜现在就需要。”
“什么?你有大概目标了?”
“这应该问你的直觉。”
“我们进入的地方是镇子的西侧,从那里再向西是不可能的,虽然谁都没见过那西边的样子,但向西绝对没有可能。向南向北倒是都可以一直走下去,不过没有尽头,说不定这两段是连在一起的,像个球那样。唯一的出口在东边,也就是我们行进的方向。”这次竟然是一子替我捕捉到了直觉的降临。
“东边有什么?我们出去后又会到哪呢?”
“这我就不知道了。”
“也许你可以找个人问一下。”
“不可能。”
“你要知道,只有你才能和他们交流。连我也不行。”
“不、可、能。”我看着一子,一字一顿地说道。
于是我们继续按原来的方向走下去。路两边开始偶偶尔尔出现几株毫无美感可言的植物,很矮,且外形奇怪,大多都只有水泥一样的主干和几根像被人从中间折断的枝桠。我猜是某种发育不良的树。不过,哪怕枝条再少,每棵树上都可以找到一根固执指天的枝,虽然我找不到这两者之间有或者可能有什么联系。我抬头看看天,颜色似乎比之前明亮了些,是种发金的灰色,那几滴像是刻意掺进去又搅拌均匀的黄反而让天空看上去略浑浊。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到后来要走很远才能遇到一个。
我意识到我们已经走了很久了,但奇怪的是并不怎么觉得累,反倒越走越轻松。而从天色上又完全无法知晓此时的时间。我注意到一股辨不出风向的风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抹到我和一子身上,不重,但感觉并不舒服。我闻了闻,有种类似于金属腐败的味道。
我和一子转过一个弯。
眼前一直循序渐进的景物突然在此终止了,好像被人从上方切了一刀,拐角两侧的房屋齐齐从一个位置斜断开,切掉的部分向下平移,交界处的残骸落在和地面基本平齐的位置。但再往后就跌得很低了,连前方几步处都无法窥见底部,我不确定是不是因为深度,因为视线像是被什么雾一样的东西挡住,一切都显得极不真切,不管水平还是竖直方向都寻不到尽头。
“我不认为我们能从这些断掉下沉的屋顶上走过去。”一子在断层交界处停住步子。
“连多深都没法搞清楚。”
“没错。显然这里也不会有我们来镇子时踩的那种楼梯。”
“大概是走错路了。”
“我就说你该问一下吧!”
“就算我想问,现在也没人了呐。”这句话刚说完,我就发现我的暗自庆幸被残忍地封杀了,在一子身前,也就是断裂线那里,竟然——坐着一个人。他一身灰衣,笔直地坐在那里,连头的摆放位置都找不到一丝偏差,一半屁股搭在最近一个坍塌下落的屋顶边缘,另一半则悬在半空。相应的,他的一条腿因为避不开未坍塌这一侧的房子而高高抬起,贴着断墙,和上身基本平行;另一条腿则直直伸到路面上,与上身垂直。我对着这怪异的造型盯了一会,但他一动不动,除了极其偶尔的几下眨眼证明他是活的。
“那里有个人。”一子果然毫不客气地突破了我的借口。
“我猜他是这条路上可以遇到的最后一个人。”
“所以你该去问路。”
“不想去。不去。”
“其实是不敢去吧。”
“随你怎么说。”
“但不问路的话,我们接下来要怎么走?”
“不关心。你想知道的话,你去问。”
“你明知道我问没用。”
我做出一个叫停的手势。一子无奈地看我一眼,向那人走去。我站在原地观望。
因为是背对着我,我看不到一子做了些什么手势,而她的声音又向来纤弱,说的话更是无从知晓。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灰衣人完全没有理会一子,他两颗空洞无光的眼球依旧平视前方,毫无变化。在这段持续观望的过程中,我判断他应该不是盲人,但显然,他什么都没看见。
我不确定过去了多长时间,我只知道在我思绪游离的某个瞬间,那人突然毫无预兆地站起身,径直走向我的方向。站起的动作我没大看清,感觉像是摁下某个开关后的机械动作,简单,迅速,高难度。他匀速而呆板的步伐在距我大约50公分的地方停下了。
“你好。”他居然率先开口。
“你好。”我说,声音有点抖。我在心里暗骂自己几句。
“回去吧,前面不通行。”
“可是我们必须找到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不知道。但大约向前走就能找到。”
“你也看到了,前面走不了。”
“这个地方是一直都这样吗?”我想了想,问。
“那倒不是。”
“也就是说以前是通行的?”我好像看到一缕希望。
“可以这么说。”
“那是从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呢?修得好吗?”
“这两个问题我不能回答你。总之现在是特殊时期,你如果非要过去,恐怕是会丧命的。”
“但如果不能过去的话,丧命不丧命,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也许你可以在镇子里等上一段时间。”
“等多久?”
“这我不知道。”
“我们先别急着过去了,在镇子里呆上几天,说不定能有什么办法。”一子在我耳边小声说。
“那好。不过我们应该呆在哪里呢?”
灰衣人用他既无感情也无神采的眼睛来回扫视了我和一子两遍,然后说:“跟我走。”说完不等我们回应就自顾自地向我们来的方向走去。
我和一子对视一眼,还是决定跟上他。
[三]
走在灰衣人身后,我偷偷长舒一口气。之前的一段对话实在艰难至极,要说谈话内容的话,灰衣人倒还算丰富,但不管怎样的句子,他讲出来的感觉都像是路边杂陈的一块普通而不起眼的石头,毫无语气变化,表情也始终如一的刻板。甚至他一转身我就忘记了他的样子,倒不是说那张脸怎么难看,只是好像在故意和造物主给的个体差异作对似得,五官的位置和大小都挑最不起眼的方式陈列着,再配上毫无特色的脸型,简直过目就忘。声音也是如此。
灰衣人左拐右拐,在一座很小的房子前站住了。他开了门,让我们先进。屋内很暗,似乎没有窗。眼睛适应了这里的亮度后,我环视一圈,不由得怀疑整座房子从外到内是不是都是和灰衣人一起配套生产的,简直把“无聊”二字发挥到了极致。我相信如果我在这屋里随意拿起一个水杯又放下,那么我绝对会在放下的那一瞬就忘掉把它放在哪了。
灰衣人点上炉子,安排我和一子坐在旁边。其实天气不算不冷,不过我猜这炉子应该也是他的例行工作之一,就没多说什么。况且我也完全感受不到炉子的温度。
“你们可以先在这里住下。”他说。
“这是你的房子吗?”我问。
“是,也不是。这镇子上哪有什么是或不是。”
“那么,谢谢。”我一时不知说什么。
“对了,请问该怎么称呼?”一子问。
“要非要称呼的话,就叫持刀人吧。”
原来一子的话他接收得到。
“持刀人?莫非是刽子手?”我好奇地问。
“这镇子不需要刽子手。”持刀人看着火苗,头也不抬地说。
“镇子叫什么名字?”一子问。
“就叫镇子。”持刀人的答案完全在意料之中。我默默为一子愚蠢的问话感到羞愧。
“什么时候建起来的?”她不屈不挠。
“从有人的时候开始。”
“那么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从你们认为他们出现的时候开始。”
一子还想问下去,但我制止了她。我担心一直面无表情不温不火的持刀人会因为她的愚蠢而突然爆发出什么可怕的情绪。
屋子里轻悄悄,只有柴火看似无序实则颇有规律地发出噼啪声。
“该准备晚饭了。”持刀人说完,起身离去。
我这才知道时间已经是晚上。
“没有名字,没有由来的镇子。”一子说。
“忘记你的逻辑吧,”我说,“这里的一切有它自己的运行方式,它们有它们的合理,而那些你认为合理的东西,放到这里也许只会搞得一团糟。”
“但愿你是对的。”
我趁持刀人不在的这小段时间又仔细地打量了屋子,发现确实没有窗户。但微弱的光线似乎可以从四下的墙缝里渗进来。
晚饭进行得极其无趣,每人面前摆一个浅口盘,里面是灰绿色的食物,堆成一个矮圆柱体。菜色连平庸都算不上,几乎完全尝不出味道。因此尽管走了整整一天的路,我和一子还是象征性地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
“要住在这里,你们就得适应这里的一切,特别是饮食。”持刀人盯着他眼前的饭菜说。炉火映在他脸上,像熔化的铜汁。
“没关系,我们只是今天不太饿。”一子说。
“可是我们要在这里呆多久?”我问。
“不晓得。得等到前方太平了,你们才能继续前进。”
“那是不是说,如果前方一直不太平我们就得一直在这呆下去?”我皱眉。
“前方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路突然自己塌掉了?”一子边给我使眼色边说。
“是被我砍断的。”
“什么?”我和一子一齐瞪大眼睛。
“我是持刀人,我的职业就是把该砍的地方砍断。”
“那么砍我们前行的路可是为了故意拦下我们?”我感到实在难以友好交谈。
“不是。其实是为了保护你们,当然也保护其他可能从这经过的人。我说了,前面出事了,很危险。”
“那没关系,你把路修好,先让我们过去再说。”
“这不在我的职责范围之内。”
我还想说些什么,但一子毫不客气地打断我:“别这么不依不饶,正如你自己所说,这里的世界有它的运行规律。”
“呵呵,不要紧。能不能看清规律是一回事,能不能顺从规律,就是另一回事了。”持刀人居然第一次笑了,那笑声和干木头的质感如出一辙。
“不过,我们还是想了解一下,你是用什么把路和房子一起砍断的?也许我们可以从它上面想想对策,也不至于给你添麻烦。”一子说。
“用风。”
“风?”
“嗯,风里的金属态物。当它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该工作了。”
“它是看得见的吗?”
“很难看见。不过有味道。”
我猛然想起之前闻到的金属腐败的味道。
“该收拾下准备休息了。”持刀人把盘子里最后一口食物填到嘴里,站起身说。
“这么快就天黑了?”我问。
“现在几点了?”一子还是喜欢问这种没用的话。
“总之是该睡觉的时间了。”持刀人抽出一只收盘子的手指向屋子一角,“你们俩就睡那吧。”
我的视线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生长了几秒才发现,那个角落还藏着一个小房间,大概可以算做里屋吧。我和一子走进去,房间很小,完全没有任何装饰,靠右的墙边摆着一张床,或者说是一个巨大的长方体。对面是一张桌子的类似物,外观和床完全一致,除了规格略不同。
我率先上床,在靠墙的一侧躺下。一子则忙着把我俩的随身物品摆到桌子上。我看了她两眼,又倦于言谈,于是背过身面对墙,竟然很快睡着了。我敢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睡得最熟的一次,那种熟睡感在醒来后依旧清晰可辨, 就好像某种触手可及的具象物,几乎可以摘下珍藏。
一子和往常一样比我起得稍早了点。但前后相差也不过几分钟的样子。持刀人没有出现,应该是不在屋内。桌上摆着和前夜一模一样的食物,甚至连盘子位置和饭量都毫无变化。我上前轻轻触了触,就连那种半冷不热的温度也和前夜别无二致。毫无食欲。我干脆把它们全部推开,然后走到屋外,洗漱罢,开始喝水,直到喝不下为止。水质倒是很不错。盛水的大缸水位降了不少,稍停一小会又自动补上,我猜那下面应该有口泉眼之类的东西。我顺便借缸里的水照了照自己,头发较之前更长了,却出乎意料的不是很乱,一眼看去反而有种后现代的美感。但无论如何我都无法把眼前这副尊容和一子那修饰精致的外表联系起来,尽管脸是一模一样的,可怎么看都不像同一个人。我对水中人笑笑,她也很难看得对我笑了。在她身后是一片灰蓝色的天空,看不出距离,辨不出分毫晨光夕照之类的差别,不知究竟亮了多久。
回到屋内,一子已经一丝不苟地吃完她那份早餐,正端坐在桌前等我。这份对事物的忍耐力几乎让我对她肃然起敬了。
“不吃了,”我说,“出去走走吧。”
“你还是吃点吧,我猜在这里要一直吃这种东西。”一子说。
“那就饿了再说。”
一子无奈地起身,和我一起走出门。
我沿着一个自以为正确的方向走下去,想找到前一天的大路,再去被持刀人劈开的断裂处看看,说不定能想到什么离开的办法。或者找不到的话,就看看镇子的其他部分,哪怕之前走过的部分也可以。毕竟在我看来,世上的任何地方都藏着无数谜题,而这镇子里已经路过那些部分的谜题,显然,我一个都没有解开。不料走了很久,连大路的影子都没有看到,于是一子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应该是走错路了。我不予理会,继续随机地转过几个拐角,但走越久我就越清晰地发现,眼前的事物以极高频率重复着,仔细看,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是持刀人那座房子的复制品,连污渍的位置和缺损的形状都如出一辙。或者说包括持刀人房子在内的所有房子都是其中某一座房子的复制品。我终于放弃寻找大路的想法,因为这个地方全无方向感,东绕西绕,却似乎始终处在一个异样的圈里。
“原路返回吧。”我说。然而就在做出这个决定的那一刻我发现,我根本不知道返回的路怎么走。一言以蔽之,我们,迷路了。我抬头看看天,希望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但就连最细小的角落都填满千篇一律的灰蓝色,看上去好像这整个世界完全是静止的。
“迷路了吧。”一子说。
“你真的认为,这里有什么路可言吗?”我思考了一会儿,问道。
“没有路,我们走的是什么?”
“有没有这种可能,我们走了这么久,走的其实是同一条路?”
“从逻辑上来说不可能,当然在这个世界……”
“先不要讨论这个了,我们还是快点回去吧。”我打断一子的话,因为我突然发现,我饿了。走了这么久,也确实该到午饭时间了。
“问题是回去的路怎么走?”
“随便绕一下试试好了。就当做碰运气。”我快步走在一子前面。然而我立马就发现我错了。因为不管怎么走,所见的道路和房屋都还是那副模样,这样下去,我猜就算是回到了持刀人的房子,我们也无从知晓。我停下步子,随机转向一扇房门。
“就是这里了。”我说。
一子略带迟疑地随我进了屋,出乎意料的,这竟然真的是持刀人的房子,他正在屋内,往炉子里添柴火。
“你好。”我招呼他。
“你好。”他回到。
“上午过得好吗?”一子问。
“不坏。”
“做什么了?”我比较关心他有没有做修路之类的事情。
“和往常一样,工作。”
“继续把这个世界从某处拦腰折断?”我冷笑。
“没有。今天到现在为止还不需要动用我的刀。”
“那么不需要用刀的时候你都在干什么呢?”一子问。
“等。等着要砍断世界某处的那一刻。”
“可真是有意义的工作啊。”我冷嘲道,然后不等持刀人有什么反应便接着问,“午饭什么时候?”
“午饭?”
“是啊。”
“一天只有早晚两顿饭,从来没人吃午饭。”
“可是不会饿吗?”一子问。
“会还是不会呢……总之,这里的人都习惯了。”持刀人往炉子里加了最后两块柴火,然后站起身,“我要去工作了,晚上见。”
我目瞪口呆地看着持刀人的身影关到门外。
“连那么难吃的东西都吃不到,真是生活无望啊。”我瘫坐在炉边的凳子上。
“怪你不吃早饭。”
说的也是。我不再开口,整个下午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柴火一点点燃烧殆尽,灰烬像组成故事的文字一样堆下来,到最后,所有闪过的火光化成灰烬,火彻底熄灭了。就在这时,持刀人回来了。
他一进屋就径直过来重新点起了炉子,之后,一切都是前一天的重复。
只有三件事略有不同:其一,大概由于太饿,我第一次吃完了属于自己的那份食物;其二,我已经放弃和持刀人进行什么有价值对话的想法,所以从头到尾都只有他和一子之间的客套话,具体说了什么,我一概记不得;其三,这天晚上,我失去了前夜的好睡眠,虽算不得失眠,但睡得很浅,就好像一艘浮在水面的小船,偶尔风吹过来,船头没入水中,我便隐约醒来一次,又接着睡去。
镇子的生活简直无聊到极点。
之后的几天,我又试着走了几次,每次都无功而返,但却每次都能准确地回到持刀人的家里。这应该不是运气,也不是巧合。我开始用越来越多的时间思考这些事情,可能正是因此,我的睡眠质量一天不如一天,到第五夜,已经演化成彻彻底底的失眠。
不知在床上躺了多久,但一直毫无睡意。时间一滴滴从我眼角流过,遁走。我睁开眼,视线涣散在天花板,周围一片寂静,我毫无理由地推测,应该已经到了半夜。一子在我身边发出均匀的呼吸声,似乎睡得很熟。
我绕过一子,起身下床。在外间,我看到睡眠中的持刀人,那张紧绷的脸并没有松弛分毫。我猜如果他醒着,断然不会允许我半夜不睡四处游荡,然而此刻,我并不为此担心,我有种直觉,在这种他认为应该睡着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醒来的。
于是我毫无收敛地走向门口,推开门。
那一刻,我愣住了。
[四]
战争爆发了。
我站在海的最边缘,偶尔有沙砾从我脚下漏到起伏不定的潮汐里,然后被交战中的浪花挤到不知何处。
就在我站上海滩的那一刻,我便清楚地意识到,战争,爆发了。
这样说可能不太准确,事实是,战争早就爆发了。
持刀人所谓的危险大概就是这么回事,他应该是在战争爆发的时刻砍断了那一截世界,以阻断前方战争的蔓延。
对于这场战争,我全然无能为力,所能做的只有站在岸边,看浪花们的翻滚、纠缠。有的很快被杀死,有的英勇善战,存活下来一阵子,却终究不敌前赴后继连绵不绝的年轻浪花们的攻势。我目睹了一波波海浪的兴起和衰亡,也见证过某一丛浪花鼎盛期的辉煌。后来,星星出现了,粼粼点点的光投射在海面,给这场征戎增添了些许仪式感。海在星空下越发神秘苍凉。
我一遍遍在脑海里回放着这些日子的行程,有什么呼之欲出的东西越来越强烈地撞击着我的思维。就快要到了。我说。
我所需要的答案大概是在第五夜开始形成模糊轮廓的,就在我走出门的那一刻。
那一刻我清晰地看见灰蓝色的天空下亮的不甚明朗的镇子。根本不是黑夜。根本就没有黑夜,一直是一成不变的白天。所谓的夜晚和睡眠不过是自我欺骗而已。
我毫不掩饰地和面前的白天对视。
大路在我脚下铺展开。
是时候离开了。我慌忙回屋想要叫醒一子,然而怎么摇都无济于事,她不肯在这个时间醒来。我只能不情愿地承认,或许,她也要像持刀人一样,等待所谓的天亮。
毫无办法。
我一个人踏上大路,离开了持刀人的房子,离开一子。
断层很快出现在眼前,仍然被不甚明了的白色雾气覆盖着。我回头看了看,走过的地方也都成了这样的灰白,持刀人的房子早已不见踪影,也许是在太远的后方,也许,在别的什么时空。我猜,那座房子所在的不断重复却又没有尽头的渺茫街区,其实只是一个时空的无数次复制,就算我走得再远,也不过是在同个时空里打转。想要脱离,需要一个恰当时机的打破,像现在这样。而我要做的不过是发现这个时机而已。
我回转过头,前方似乎深不见底,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永恒的坠落。然而没有其他选择。我直接踩了下去。
安然无恙。
断裂口以我无法知晓的速度在踩下的那一刻愈合了,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真是滑稽。
我在结实的地面上重重踏了几脚,然后快步继续我的旅程。没有一子,只剩下我一个人的旅程。
前方不再有房屋或者任何人活动的痕迹,之前稀稀落落零散分布的残疾矮植物们开始向上下左右各个方向抽枝、伸腰、繁殖,后来竟衍生成一片遮天蔽日的森林。
我在森林入口处奔跑起来。
当然,森林的形成本是个量变的堆积,只能看到渐密渐高的树,却说不出森林是在哪一处哪一刻开始出发。但我毫无理由地认定我开始奔跑的地方一定是入口,那里站着一棵树,一根粗枝做出迎宾的手势,如同周围无数的树一样。其实他们千差万别,全然不同。
树木的目光、言语和呼吸混淆在一起,从头顶开始将我全身围裹,森林独有的清凉之气渗透皮肤,在骨骼深处生根发芽。我奔跑越来越快,却没有一滴汗水,它们像所有还未诞生就已死去的事物一样,被扼杀得很美好。
起点暧昧不清的森林在一处戛然而止,是那样确确切切的一个点,前一秒我还被覆盖在树木层层堆叠出的屏障后,突然推开眼前最后横亘的枝叶,森林在那一瞬彻底消失,从此也成了彻底存在于后方的事物。脚下,黑的很纯粹的夜驾驭着海滩,不留缝隙地蔓延开去。海洋陈列在不远处,作为战争的沃土。
漆黑之间,唯一轮皓月当空。平滑的月光流淌入海,在海水表面镀起一层银白,最终在反复争战中炸作磷光点点,碎成一空斑驳的星光。
此刻我便是伫立于这样的星空之下。就快要到了,我说。
于是我成了千军万马的统帅者,无数朵浪花追随我身后,向来时的方向进发。我敢保证这时的每一朵浪花都是最强大的士兵。我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回到了镇子,一直淹没到堆有持刀人房屋的那片区域。我高高抬起手臂,准备下达最后一个命令。然而我的手在高高扬起的半空停住了。
一子以一个圣洁无比的姿态出现在我面前。
“现在我们是敌对双方的统帅了。”我出乎意料的平静。
“最后的敌对双方。此外再无战争。”一子的语气较我更加波澜不惊。
“你赢不了的。”我笑。
海水浩浩荡荡涌进一间间屋子,我和一子在这样的浮力作用下几乎要被抬到屋顶。但谁的姿势都没有变。
“可你不是个信仰胜利的人。”一子也笑了。
“这只是个必然结果。”
“你忘了一件事。一件重要的事。”
“我忘记的永远比我记住的多。”
“但这件事是不能忘的。你不能忘记你为什么来这里。”
我浑身一颤。
“是时候去找一下那个东西了。”遇见那天,一子这样对我说。
那之后好像已经过了很久,仔细想来,却只不过是一小阵子。
“找不到了吧。”我抑制不住声音里的悲伤。
一子没有说话,她绽出最后一朵笑容,一朵美到让我不能相信是我的脸绽出的笑容。然后向后倒下。
海水哗啦啦地上涨,不久后,这个世界将什么都不剩下。我的士兵们正为这即将到来的虚无胜利欢呼着。
“你找到了。找到了找不到。”这是一子最后回荡在海水和空气交界处的声音。
[尾声]
2013年秋末冬初的一个傍晚,我骑单车,行驶在通往第二教学楼的路上。
我一根长发不慎卷入车轮,立马被剪断。
我选择忽视掉这个细节。
我用尽整整一个季节寻找一子,终于承认她不会再出现的事实。唯独不能确定的一点是,她究竟死去了,还是就在我附近,比如一转头就可以看见的身后,只是我转头时她又会消失而已。但无论如何我不会再遇见她,因为有人曾告诉我,如果另一个你以实体态出现,必须同时有两个条件,尚存在,和不兼容。显然这两个条件是不断互相磨损的,总有一天,其中的一个会消亡殆尽,而另一个,则获得永生。
第二教学楼在前方不远处。
我用力蹬了几下单车,然后放任它自由游走。马上就可以到教学楼了。
但我知道,很可能永远都不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