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的人 阅读笔记
记下一些疑问,也许日后能有新的认识。
布莱克:赶着你的犁在尸骨上耕耘。
尼采:人类必须变得更善些和更恶些。
(非理性的人,P161)
布莱克的话让我想起西西弗斯,尼采的话找不到出处,就个人理解,也许是人需要更加的善,才能理解更多的恶;也要包容更多的恶,才能履行更多的善。
人的存在在它成为一个东西的存在物之前,就已是一个在世间之中的存在了。
(非理性的人,163)
存在先于本质,让我联想到觉察。所有的感觉,情绪,思想背后都有一个如如不动的觉察在关照一切,这个觉察就是存在,而所谓的本质是可变的。
解决人类活力问题的办法...用尼采的话来说,就是为了达到超越善恶的那一点,使自己的善同恶结合,因为这是它们两者的源泉—渴望着生与长的自我。
(同上,168)
他的绝望最后也只得变成拼命,并吧它本身同一种狂暴的权力意志结合起来,所谓权力意志,就是一种有必要便以最极端的方式夺回失去的存在领域,现代人就是从这里被逐出来的
(同上,171)
习惯和常规是罩在我们头上的巨大帷幕。只要它们安稳地处于适当的地位,我们就无须考虑生活的意义。它的意义似乎充分地体现在日常习惯的胜利中。
(同上,176)
这个巨大帷幕和我上一篇日记里提到的大楼有些类似。存在主义也认为帷幕或者大楼的崩塌是因为理性主义(反思)将人与自然割裂开,从而让人丧失意义感。但除此以外,存在主义也不否认,习惯和常规的崩塌也可能是偶然的。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