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未老,膝先痛,动胯才能保护膝盖
人体关节当中,最易受损的,当属“膝盖”了。动物四条腿支撑走路,四根“柱子”支撑,而人是“两根”,单从这一点来讲,腿部的承受力是最大的,要支撑起整个体重,其中因为人体直立行走,脊柱呈“s”形弯曲,失去了躯干与肢体的整体性,所以用膝盖屈伸,来达到行走的目地(动物依靠胯与脊的拧摆运动来行进,膝盖部位是几乎固定不动的)。
从这点上来讲,身体最累的,莫过于膝了,只要是站立着或运动着,它就得工作!大家在练拳的时候,为了达到身体“拧转”甚至“抖弹”的效果,借助膝盖增大拧转的幅度,在单腿支撑的情况下,去完成这一动作,是相当危险的,等于是雪上加霜,快速磨损膝盖!我们知道,膝盖的构造,对于屈伸比较在行,而对于横向的拧摆,实际上是过于牵强了。
同时我们知道,半月板(膝盖关节中间的那块垫子)损伤以后是无法修复的,它的毛细血管很少,血液到达不了这个部位,几乎无法修复!所以很多的运动员,在退役以后,或多或少都会有膝盖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劳损”,是提前的老化!所以我们在练拳过程中,要求大家固定膝盖,不参与“拧摆”,甚至减少膝盖的“屈伸”,借助“胯、脊”来完成这些动作。“胯主横,脊主顺”,更多运用身体大关节来实现身体的发劲。

说到这里,朋友们大概都明白了,练拳时,只要膝盖不拧动,就不会伤到膝盖了。但怎么样才可以让膝盖不动呢?那动胯呀,胯的幅度大了,膝盖受的牵扯力自然就小了。所以,我们一脉在心意拳的初始阶段,不是忙着遛鸡腿,而是练习开胯,用特殊的方法,把胯关节打开,就如同开肩一般,用大筋的劲力,使胯弹抖,几个月时间内,可以使胯打出崩崩的筋骨声。胯有了,肩也就有了,腿上的牵扯也就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