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物155:螟蛉:是义子还是僵尸?抑或粮食?
植物养活的各色肉虫特别多,大小长短不一。据母亲说,我一岁多的时候,常常爬到门前的小桃树上玩,抓洋辣子,一种浑身毛、刺的肉虫。我奶声奶气地称其为“两拉”。母亲说我的小手从未被洋辣子伤害过,非常奇怪。
所有肉虫中,我比较喜欢尺蠖,一曲一伸地前进,像在丈量什么。前天我带三个南方朋友去巢湖边中庙玩耍,还在庙后面临水的野树叶上,见到一种青尺蠖,很漂亮,大约2厘米长,正在吃树叶。我用手指一点,它立即蜷缩,掉进巢湖。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诗经•小雅•小宛》)
螟蛉也许泛指青虫、尺蠖、洋辣子等肉虫。因为《诗经》的记载,它在后世的名声越来越大,解释也非常多,无法确定究竟是哪一种。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螟蛉”的一个特别文化内涵是“义子”“养子”。
这与古人对细腰蜂的误会有关。他们发现细腰蜂喜欢把“螟蛉”抱住,飞回自己的窝。之后,那窝里会诞生新的细腰蜂,古人就以为是螟蛉变化而来。连西汉的大学问家扬雄都上当了,在《法言•学行》中活灵活现地说——
螟蛉之子,殪[yì]而逢蜾蠃(细腰蜂)。祝之曰:“类我,类我。”久则肖之矣。
螟蛉若有知,肯定气得半死。它们待在细腰蜂窝里,并无义子身份,而是僵尸兼粮食。
因为“螟蛉之子”广泛见于各种古代文化产品,人们也就不考究了,倒是围绕它诞生很多奇怪的、惊人的、感动的故事。比如高衙内就是高俅的“螟蛉之子”,在《水浒》中,此人调戏林冲老婆,无恶不作,导致其家破人亡。可谓惊人。但更惊心动魄的一个“螟蛉之子”,系文王姬昌收养于燕山,即后来名震“封神榜”的雷震子。
最恶心的“螟蛉之子”是大将吕布,先后认过三位干爹:丁原、董卓、王允。这种毫无人生信仰和政治操守的人,也配当大将?与吕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人儿,首推安禄山。他比杨贵妃年长,却甘心喊她“妈”。当然唐玄宗也很喜欢安禄山。却不料正是这个螟蛉之子,最终动摇了大唐王朝。
当代的螟蛉之子也有很多“出色”的。我主要是指美色的色。前些年有美女在网上炫富,自称有好干爹给她钱花,导致我国人民很嫉妒,群起而攻之。最终这个性感的“螟蛉之子”像尺蠖一样曲起来,生活在监狱中。
我姑爷年轻时收养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男孩长大后,与我姑爷关系不好,后来就跑了。我听说姑爷无比伤心,竟倒在草堆里睡了一夜。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对螟蛉之子怀有疑虑:因为没有血缘关系,他们大多似不可靠。
但关羽就比较走运,他的义子是关平,竟陪着干爹在麦城一同受死。其忠义形象有力地挽救了螟蛉之子一词。
另有一种螟蛉之子,抛弃了干爹干妈,却能感人至深。他就是著名的唐三藏。《西游记》说因为强盗掳掠其母,他被放在盆里顺水而下,获陈家人救起,长大就叫陈袆。当他受命于菩萨和唐太宗之后,就带了三个丑八怪徒弟上西天取经了。很多年后,他的文化遗产还在影响中华民族。
螟蛉从某些肉虫“进化”到与其本身毫无关系的意义上,也是醉了。东汉大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蜾蠃,细腰土蜂也,天地之性,细腰纯雄无子。”之后的晋代学者陆机在《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进一步发展了许慎的意思——
蜾蠃……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七日而化为子。
——“桑虫”即一种螟蛉。七日而化为细腰蜂一说,证明细腰蜂的无性繁殖是“天地之性”也!虽然现在看着像笑话,但,古人是认真的。做学问,要允许犯错误,包括我们自己。
所有肉虫中,我比较喜欢尺蠖,一曲一伸地前进,像在丈量什么。前天我带三个南方朋友去巢湖边中庙玩耍,还在庙后面临水的野树叶上,见到一种青尺蠖,很漂亮,大约2厘米长,正在吃树叶。我用手指一点,它立即蜷缩,掉进巢湖。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诗经•小雅•小宛》)
螟蛉也许泛指青虫、尺蠖、洋辣子等肉虫。因为《诗经》的记载,它在后世的名声越来越大,解释也非常多,无法确定究竟是哪一种。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螟蛉”的一个特别文化内涵是“义子”“养子”。
这与古人对细腰蜂的误会有关。他们发现细腰蜂喜欢把“螟蛉”抱住,飞回自己的窝。之后,那窝里会诞生新的细腰蜂,古人就以为是螟蛉变化而来。连西汉的大学问家扬雄都上当了,在《法言•学行》中活灵活现地说——
螟蛉之子,殪[yì]而逢蜾蠃(细腰蜂)。祝之曰:“类我,类我。”久则肖之矣。
螟蛉若有知,肯定气得半死。它们待在细腰蜂窝里,并无义子身份,而是僵尸兼粮食。
因为“螟蛉之子”广泛见于各种古代文化产品,人们也就不考究了,倒是围绕它诞生很多奇怪的、惊人的、感动的故事。比如高衙内就是高俅的“螟蛉之子”,在《水浒》中,此人调戏林冲老婆,无恶不作,导致其家破人亡。可谓惊人。但更惊心动魄的一个“螟蛉之子”,系文王姬昌收养于燕山,即后来名震“封神榜”的雷震子。
最恶心的“螟蛉之子”是大将吕布,先后认过三位干爹:丁原、董卓、王允。这种毫无人生信仰和政治操守的人,也配当大将?与吕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人儿,首推安禄山。他比杨贵妃年长,却甘心喊她“妈”。当然唐玄宗也很喜欢安禄山。却不料正是这个螟蛉之子,最终动摇了大唐王朝。
当代的螟蛉之子也有很多“出色”的。我主要是指美色的色。前些年有美女在网上炫富,自称有好干爹给她钱花,导致我国人民很嫉妒,群起而攻之。最终这个性感的“螟蛉之子”像尺蠖一样曲起来,生活在监狱中。
我姑爷年轻时收养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男孩长大后,与我姑爷关系不好,后来就跑了。我听说姑爷无比伤心,竟倒在草堆里睡了一夜。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对螟蛉之子怀有疑虑:因为没有血缘关系,他们大多似不可靠。
但关羽就比较走运,他的义子是关平,竟陪着干爹在麦城一同受死。其忠义形象有力地挽救了螟蛉之子一词。
另有一种螟蛉之子,抛弃了干爹干妈,却能感人至深。他就是著名的唐三藏。《西游记》说因为强盗掳掠其母,他被放在盆里顺水而下,获陈家人救起,长大就叫陈袆。当他受命于菩萨和唐太宗之后,就带了三个丑八怪徒弟上西天取经了。很多年后,他的文化遗产还在影响中华民族。
螟蛉从某些肉虫“进化”到与其本身毫无关系的意义上,也是醉了。东汉大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蜾蠃,细腰土蜂也,天地之性,细腰纯雄无子。”之后的晋代学者陆机在《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进一步发展了许慎的意思——
蜾蠃……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七日而化为子。
——“桑虫”即一种螟蛉。七日而化为细腰蜂一说,证明细腰蜂的无性繁殖是“天地之性”也!虽然现在看着像笑话,但,古人是认真的。做学问,要允许犯错误,包括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