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九龙皇帝”的戏梦人生

香港殿堂乐队Beyond,用永不熄灭的音乐之光,照亮了一代人前进的道路。他们的音乐言之有物,不仅青春激荡,而且还充满力量。
1993年,Beyond推出黄家驹生前在香港的最后一张粤语专辑《乐与怒》,留下经典言论“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这句话至今被乐迷们津津乐道。

在那个这个音乐精神少有的时代,商业化腐蚀着音乐人,以歌明志的Beyond,更显得弥足珍贵。
Beyond乐队在黄家驹的带队下,离开香港东渡日本拓展音乐事业。令人痛惜和遗憾的是,一个月后,家驹在东京富士电视台录制节目时,不慎从舞台跌落,昏迷一周离世。此去成殇,竟为诀别。

《乐与怒》原本是纪念Beyond成军10周年的沥血总结之作,同时也是乐队达到音乐巅峰的极品专辑,却成为家驹最后的绝唱。
这张专辑曲风多元题材深刻,汇聚了流芳千古的《海阔天空》、摇滚重金属的《我是愤怒》、以及丝丝柔情的《情人》等经典隽永作品。

Beyond还试图站在更高的高度,担负起流行音乐的社会责任。专辑中的《命运是你家》,便是其中佼佼者。如果你了解这首歌的背景,会对Beyond乐队散发出的人文之光更加钦佩。
1993年5月,Beyond在香港举行《我哋呀》不插电演唱会,主要演唱了《乐与怒》专辑里面的歌曲。“不插电”意在保持流行音乐纯朴、真实的艺术灵性,崇尚高超精湛的现场表演技艺。
《命运是你家》中描写的男子,被大多Beyond歌迷认为是家驹一生的写照。但93年的不插电演唱会中,黄家驹在演唱《命运是你家》之前,曾经讲过这是写给香港“九龙皇帝”曾灶财的一首歌。

曾灶财,香港最著名的“疯子”,著名到他在整个香港街知巷闻、家喻户晓。捡垃圾为生的曾灶财,自封为“九龙皇帝”,花了大半生的时间在香港街头挥毫涂鸦,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宣示他的“统治”和“权威”。
曾灶财少年时代来到香港讨生活,在这里结婚生子,两个女儿先后嫁到英国和荷兰。他做建筑工人的时候,腿被砸伤落下终身残疾,走路一瘸一拐并且需要拐杖支撑。

上世纪50年代,依靠救济金和捡垃圾为生的曾灶财,遇上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赖以栖身的破屋,因为市政规划被港英政府拆掉。
那一年,曾灶财35岁。无处落脚的他回到老家广东肇庆,整理祖先遗物时,偶然发现宗谱上记载:周朝时期,九龙地区是曾氏家族的封地!
曾氏始祖乃周朝宰相,是他所居之秀茂坪的大山主,二世祖乃周朝附马,获赐港九作食邑。而他作为世袭罔替的曾氏子孙,是以对香港九龙拥有主权!这让曾灶财如同发现新大陆般兴奋不已。

在他看来,如果不是一百年前英国来犯我中华,清政府无能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南京条约》,九龙城至今还是曾家的封地。食邑一方百姓,每天优哉游哉的过着继承人的生活,哪至于像现在这样落魄街头。
这个崭新的自我认识,让曾灶财认为他抓住了千载难逢的绝佳“翻身”机会。带着这份视若珍宝的宗族家谱返回香港,先是去找港英政府“维权”。
按照他的说辞就是:祖辈留给他的九龙地区,在没有任何赔偿的情况下被掠夺。

螳臂当车的结局自然可想而知。愤懑之下的曾灶财自封为“九龙皇帝”,拿着毛笔和墨水走上街头,挥毫涂鸦,一方面借此宣泄心中不满,另一方面宣示他对这片土地的主权。
曾灶财的涂鸦内容由固定的格式和元素组成,按照族谱排序逐一列出先人字号,记载的封地历史和范围,“国王、国皇、曾、九龙”是其中最常出现的字眼。
这位九龙皇帝偶有兴之所至的时候,也会写一些八卦奇谈、坊间热议的话题,令人莞尔。

曾灶财的墨宝遍布香港街头,道路边、门墙上、站牌、灯箱、垃圾桶,目之所及的地方都是他御笔挥毫的对象,甚至连政府通告栏也不能“幸免”。
曾灶财的疯狂行为,确实让以港英政府头疼。但当局也仅以“涂污公物”为名,将他带回警署吃顿便当结案。出来之后,他便继续着“未竟的事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起初,曾灶财的涂鸦范围仅以他落脚的秀茂坪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到他步行便能到达的街区;随着他“野心”的扩张,足迹逐渐延展到乘坐巴士可以到达的尖沙咀;80年代香港地铁贯通,“九龙皇帝”巡视整个香港。
他可谓是见证了香港公共交通的发展历程,俨然成了活跃在香港街头现代版的“堂吉诃德”。

进入90年代,曾灶财“疯狂”的涂鸦行为已经坚持了30多个春秋。市民们对他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九龙皇帝”在街头涂写的时候,有人驻足流连,以给他提笔研墨为乐,还会有人信手奉上一份可乐便当。
从最初的敌视、不解,变成了包容与关注。而Beyond乐队为他写下那首《命运是你家》,则把他推向城市行为艺术先锋的位置。93年乐队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
香港“九龙皇帝”的事迹先是有所耳闻,然后见诸报端,后来也有在天桥下见过他涂鸦的场景,被这个人的执着与不屈深深感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家驹和阿Paul以他的人生为背景,写下这首歌。“不屈不挠的汉子,哪会有妥协,命运是你家”,这是曾灶财的绝佳写照。
为了致敬这位“九龙皇帝”,家驹特意在前奏中加入他的手弹吉他旋律,游戏式的音符暗喻他不羁的人生态度,反复的滑棒演奏则代表他的反抗精神。
凭心而论,这不是一首朗朗上口的曲作,乍听之下反而有些突兀和另类,这不正是曾灶财的“涂鸦人生”嘛。

因为他执着的疯狂举动,发妻离他而去,子女也断绝往来。这个“倔老头”却逆袭成了人们眼中的“艺术家”。
以曾灶财为写照的《命运是你家》传唱开来之后,他再一次引起广泛关注,并且受到艺术圈的青睐。街头艺术家评价他
把街道当画布,他是第一个,而且很成功!

香港顶级华人设计师采用他的涂鸦作品世纪时装,引起轩然大波,舆论重点从设计师的侵权行为转移到曾灶财作品的艺术属性上来。
在其支持者的帮助下,曾灶财在在香港艺术中心举办了他的个人作品展。甚至有广告商找到他拍清洁用品的广告。
“九龙皇帝”曾灶财彻底出名了,而且名扬全世界。他的作品被拿到威尼斯参展,成为入选世界三大艺术展的唯一香港人。他登上了《时代周刊》,有人为他著书立传,作品拍卖动辄以十万计。

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给我们增添了一个若有所思的故事,也给香港的编剧们提供了素材。以曾灶财为蓝本,港产影视剧中涌现出了许多涉及他的形象。
面对外界媒体采访的时候,曾灶财对“艺术家”的头衔却不买账,他愤怒的说道
“我就是九龙皇帝,不是什么艺术家!”
2007年, 专注涂鸦51年的曾灶财“驾崩”了。

香港特区政府获悉曾灶财去世的消息后,表示“不会清除现时遗留下来的涂鸦作品,并会考虑保存的方法。”
其实曾灶财的街头涂鸦作品本身就留存寥寥,因为每次出现在街头涂鸦,都会有保洁人员跟着清刷。有人说他代表香港基层本土文化,有人说他是港人的集体回忆,也有人说他是被媒体“捧”起来供人娱乐的对象。
总而言之,这个坚持在香港街头疯狂涂鸦,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疯老头”抑或是“艺术家”的离世,真的带走了许多东西。

以“唱出小市民的心声见称”的香港“歌神”许冠杰,在演唱会上穿起曾灶财标志性的涂鸦时装,抱着吉他唱起《天才白痴梦》,隔空凭吊“九龙皇帝”曾灶财。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句千古佳句放在曾灶财的身上,可能会觉得有些滑稽。但仔细琢磨,似乎还蛮贴切,他临终都没有从“皇帝梦”里睁开眼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