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岛-《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最近丢弃了有些矫情的徐志摩,开始看北岛。最开始认识北岛,还是高中写作文的时候用到的《回答》当中那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说实话,当时只是觉得读起来很通顺,看起来很牛x,于是就背了下来,并不明白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于背后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原本的义愤填膺一概不知。
这位《今天》的创办者,是对当代影响最大的中国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被译成20余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表,也先后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
他的诗理性、挑剔、充满英雄主义,却又带着无法磨灭的伤感。不可否认,北岛后续的境遇和他的批判分不开,但总归要感叹他“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如果那些诗使用在现在来表达情感,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包容和共鸣。
不论是诗人如何理性,毕竟诗还是件感性的东西,再挑剔依旧憧憬浪漫,再批判依旧饱含深情。以前只是读,现在开始思考,发现诗句中的很多话都开始成为画面。
就像读《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一个人,一杯酒,一扇窗,一个黎明深远的眺望;
一片海,一阵风,一身随风飘舞的衣摆,一个想要狂吼却发不出声音的背影;
一场喧嚣的酒宴,一次次面带微笑的寒暄,一颗疲惫的心,一句宴会过后的叹气;
一条无人的街道,一个面无表情路过的行人,一杆指示方向的路标,一次路口迷茫的选择。。。。。。
读诗,情感总是要有的,但并不是每个人在读的时候都能想象到作者当时的心境,体会作者的冷暖。我们往往也就是推己及人,当那些场景和内心的渴求与向往相一致时,一切也就会碰撞出火花。
有人说,读诗写诗的人矫情,无病呻吟。其实我不那么觉得,诗会让我感到安心,也同样会带给我理性的分析和情感的慰藉。喜欢带有淡淡伤感和希望的文字,不是只因为钟情情感的表达,更多是那些文字带来的温度适宜,既不炙热,也不冰冷,跌宕起伏的背后,是和现实的紧密链接。
人的认知总是有限的,你所认为的事情其实只是建立在自己的认知基础知识,有点时候稍微换一个角度,事情也许就是另外的样子。很喜欢和各种人聊天也不过因为如此,那些我没见识到过的事,没有过的经历总是让我充满着好奇和希望,也许这是射手座的自由随意造成的,但我总是因此受益良多。
世界事变化的,不管世界什么样,人总要去生活。哪怕像《太空旅行》里那样半途惊醒发现没有到达自己想要的地方,其实也需要接受现实全情投入的去过每一天。时间、空间;理性、感性;理想、现实;沉默、爆发;成功、失败。我们遇到的要素从来都是成对出现,从无缺席,世界的不确定让我们遇到那些矛盾点比遇到真爱的概率还高。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爱情讲求缘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也讲求缘分。随心所欲,随遇而安,生活在不熟悉的世界又能怎样?
在我们不熟的世界里,活成最熟悉的自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北岛]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安静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问题,
问南方,问故里,问希望,问距离。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绝望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热情,
给分开,给死亡,给昨天,给安寂。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虚假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真诚,
离不开,放不下,活下去,爱得起。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孤寂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诉求,
需慰藉,待分享,惹心烦,告诉你。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冷漠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动情,
为时间,为白云,为天黑,畏天命。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逃避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憧憬,
对梦想,对记忆,对失败,对希冀。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卑微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勇敢,
不信输,不信神,不信天,不信地。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失落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高昂,
有存在,有价值,有独特,有意义。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迷茫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方向,
往前走,回头望,会跳跃,会停息。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撕裂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完整,
至少我要成全我自己。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选择死亡或者生存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选择,
刚巧,这两者,都不是选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