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士与中国火球龙
7月12日,我们起了个大早,前往爱丁堡机场乘飞机去卡迪夫观看当天晚上的酷玩乐队演唱会。这是我第一次在英国搭乘廉价航空Flybe。只见我们的飞机外型非常迷你,看起来很干练,如果把它拟人化,大概就会是那种个子小但职位很高的商业精英。飞机内部挺狭窄,但总归能让人坐得舒适,空乘也很热情,只是机上的各种小吃饮品都要收费。
一小时后,我们降落在了卡迪夫机场。一下飞机,大大的“欢迎来到威尔士”招牌就出现在了我们面前,而且是用英语和威尔士语各写了一遍。在这次的旅途中,我发现之前听说的“威尔士的所有标识都用英语和威尔士语双语写成”果然不是传言。包括博物馆的展品说明、大学里的各种标语、街上的路标等都用双语写成,看得出威尔士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传统和民族性。
我们第一站来到了美人鱼码头。码头边的摩天轮甚是显眼。果然摩天轮是英国每个城市的标配吗哈哈哈哈哈。这个码头特别有90年代“东方之珠”香港的神韵,拍出来的照片也都是那种感觉的。海水的颜色特别漂亮。
参观完威尔士议会,吃过午饭后,我们到订好的Airbnb房间小作休息,整装待发。
四点四十左右,我们来到了千禧体育馆的入口。入场时间是五点整,我们买的是站票,得早点来排队才能抢到好位置。然而意料之中的是,入口处排在我们前面的人已经很多了,其中不乏中老年粉,酷玩老年天团诚不我欺。值得一提的是,在排队时就有工作人员对我们背的包做了检查,入场时也有安检员拿着探测仪对每个人从头到脚扫一圈,让我还蛮惊奇的,毕竟之前看演出时观众入场都特别随便。
终于入场了!我们争取到了舞台前方10排左右的站位,可以说是非常前了!拍照时甚至连台上的大屏幕都拍不全呢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场馆内不能自带饮品,我看见场馆内数个黑衣工作人员拿着泵(不知道是不是叫这个)连着管子,在卖酒,一品托10镑,实在是垄断经营。但我还是去买了一杯,毕竟接下来五六个小时没东西喝。买的时候又被查了身份证,感觉自己很年轻。然而这杯酒在酷玩出场前就被我喝完了,可以说是非常口渴了。
酷玩出场前上来了两支暖场乐队,硬生生把时间从五点拖到了八点半,此时我的脚已经有些累了,腰也隐隐酸痛。我身边不乏中老年粉,一样跟我们一起站了五六个小时,真是佩服佩服。八点半左右,大屏幕上的倒计时从40倒数到0,酷玩终于出来了!人群沸腾了!开场曲不出意外地是《A Head Full of Dreams》。每个观众手上都戴着分发的手环,手环由酷玩设计,会在他们演唱不同的歌曲时闪烁不同的光,比如唱《Yellow》时闪烁黄光,唱《A Sky Full of Stars》闪烁五颜六色的光,七万人的手环一同闪烁,甚是壮观。
马山芋基本把我喜欢的曲子都唱到了,包括《The Scientist》、《Fix You》、《Viva La Vida》、《Charlie Brown》、《Something Like This》、《A Sky Full Of Stars》、《Yellow》、《Hymn for the Weekend》等等,一本满足。有几首初听时个人感觉不太惊艳的曲子,像《Paradise》、《Everglow》等等,竟也在演唱会上变得意外得好听。大部分歌曲都是全场观众大合唱,但声音不至于盖过马山芋的声音,大伙儿一起蹦跶挥手,非常爽了。
还要重点表扬一下酷玩演唱会的视觉效果。这是我看过的演唱会里视觉感受最好的一场(没有之一)。唱到“This could be para- para- paradise...”的时候,舞台上的大屏幕上飞舞着数只彩色蝴蝶,把弹钢琴的马山芋包围在中间(很像香妃娘娘变成蝴蝶飞走了的场景);唱到《Something Like This》的副歌时,舞台上喷起火焰,天空烟花绽放,人群也被点燃了;唱着《A Sky Full of Stars》时,灯光变成夜空的深蓝色,舞台前方喷出五彩斑斓的纸片小星星,歌词正好唱到“Such a heavenly view”,一切都恰到好处,时间仿佛定格在了这无与伦比的一刻。更别提还有每首歌演唱时舞台上变化的动画效果、迷离的灯光设计,和音乐、酷玩的舞台表现力和舞台视觉效果的完美契合度。我贫乏的文字完全无法重现这绚丽的一幕幕,无法表述我的心灵在那一刻受到的震撼。留下的照片和视频也不过能呈现十之五六。只愿这些美丽的场景能在我脑海里留存久一些。舞台上的大屏幕时而也会投放观众的反应,后面马山芋唱抒情歌时,正好投放到一对情侣忘情亲吻的场景,全场观众一起起哄,好笑、温馨又有爱。
演唱会中有两个有趣的小插曲,一是唱Everglow时,台下有一名观众举着“Can I play Everglow for you?”的牌子,于是马山芋就把他邀上台了,然而只让人家弹了个前奏就让他下去了哈哈哈哈哈,大概是不想把慕尼黑演唱会的事搞成每场演唱会的例行。唱《Charlie Brown》的时候让大家把手机收起来,尽情享受这首歌,大家都很听话地收了起来,彩色的光点闪烁全场,别提多好看了。最后马山芋请出了威尔士著名歌手一起唱威尔士国歌(全是威尔士语,可酷了),演唱会就在这一片歌声中结束了。
我们走出场馆,晚上11点的大街上还全是人,当然大部分是刚从演唱会出来的,大家在街上一起嚎着《Viva La Vida》的“喔喔喔喔喔”部分,特别像聚众闹事的人哈哈哈哈哈。我们走回住宿的地方,尽管身体已经累得不行,但还是莫名地精神到3点多才睡觉。
第二天,我们穿着昨天买的酷玩T恤出门,一路上遇到许多通道,大家或相视一笑,或称赞“真有品位”,机场安检的时候工作人员还问“酷玩演唱会咋样啊?”、“你是只看这一场还是那种追巡回的歌迷呀?”我当然是只看这一场惹,搞得好像我看起来很有钱的样子。
我们第一站来到了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博物馆的馆藏不太多,但这几天正好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照片展,于是我好好了解了一下她的生平,挺有意思的。我们在一家Ed Sheeran去过的意大利餐馆吃饱喝足后,来到了威尔士大学。威尔士大学散发着古老的气息,里面的大厅和走廊都有一种两三百年前英国皇家宫廷宴会的意思,虽然是化学系。从大学出来后,我们来到了卡迪夫城堡。据说这就是以前威尔士王室生活的地方。卡迪夫城堡的城墙上插满了威尔士国旗,不仅是城堡上,卡迪夫很多街道也插着威尔士国旗,就像爱丁堡很多街道插着苏格兰国旗一样。英国国内到底是怎么看待这四个岛的归属性的,我很好奇。
卡迪夫城堡内有一个圆柱形建筑,游客可以爬到它的最顶端,楼梯分上下两段,上段的阶梯是隔空的,扶手也虚得很,让我瞬间想起了爬长城时被那纤细的扶手支配的恐惧。圆柱形建筑底部围绕着四五米的高墙,仿佛体会到了监狱里的犯人视角。卡迪夫城堡内部的宴会厅、图书馆等还是很有气质的,可惜我们时间来不及,只能走马观花地游览了。
五点钟,我们抵达了卡迪夫机场,这次的威尔士之行基本宣告结束。明媚的阳光、问路时遇到的贴心的路人、演出时身边一起嗨的中年夫妇、热情的房东、看到穿着酷玩T恤的我们就上来多问两句的人们,无一不彰显着卡迪夫的温暖。
题目中的“中国火球龙”,源于《哈利波特与 火焰杯》里出现过的“中国火球龙(ChineseFireball)”,在我心中它就应该长成威尔士的龙标志那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