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康德并没有将时间的概念看成是一个独立于人类的,单独存在的东西,与之相反的是,康德指出“时间之实在性是作为条件或属性付属于事物之上的”,也就是说“时间仅仅是我们人类的直观的主观条件,一旦做为客体脱离了主体就不存在意义(什么也不是)”。
然而康德在认识到了时间所具有的先天客观性之后随后也做出了补充,“就所有经验之显象而言时间依然是客观的。”并且“一切做为显象(即感性直观之对象)都处于时间之中”。寥寥数语展现出了康德对于时间概念的比较晦涩的理解。
康德承认时间的经验性之实在性,但对于实在性也做出了限制,认为时间的实在性依然隶属于事物本身,离开主体即不存在意义。
《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类似的矛盾论述还有很多,例如对于空间概念的描述,或许这都要归因于康德在书中《导论》部分所指出的那句话“人类唯一的认知方式即是通过经验”。
因为需要经验人类才得以认知事物,而有些纯粹的带有先天性的事物却总体而言跟经验无关,因此这样的一种根源性的矛盾或许贯穿了全书的论述,康德以人的思维为基准所引出的思考方式,虽然在今天已经受到了很大的质疑,但是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就已经有人敢于思考整理常人所不敢或是不愿思考之物,康德称得上是一代文胆。
然而康德在认识到了时间所具有的先天客观性之后随后也做出了补充,“就所有经验之显象而言时间依然是客观的。”并且“一切做为显象(即感性直观之对象)都处于时间之中”。寥寥数语展现出了康德对于时间概念的比较晦涩的理解。
康德承认时间的经验性之实在性,但对于实在性也做出了限制,认为时间的实在性依然隶属于事物本身,离开主体即不存在意义。
《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类似的矛盾论述还有很多,例如对于空间概念的描述,或许这都要归因于康德在书中《导论》部分所指出的那句话“人类唯一的认知方式即是通过经验”。
因为需要经验人类才得以认知事物,而有些纯粹的带有先天性的事物却总体而言跟经验无关,因此这样的一种根源性的矛盾或许贯穿了全书的论述,康德以人的思维为基准所引出的思考方式,虽然在今天已经受到了很大的质疑,但是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就已经有人敢于思考整理常人所不敢或是不愿思考之物,康德称得上是一代文胆。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