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阅读:汉字,从听写大会到一部书的趣味世界
作者:毛佩琦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播出,所引起的反响之强烈,大概连主办者都未曾料到!这说明什么?说明了当前汉字书写的状况已经到了全民不能不关注的时刻。汉字书写出现危机,与其说是未雨绸缪,不如说要亡羊补牢。
汉字书写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电脑、手机等新的工具的普及,工作方式的改变,常常使书写成为不必要。所有需要书写的文字,都可以用机器代劳。甚至,只要大致知道要写的字的读音,就可以打出需要的字。一些带有模糊功能的软件,可以帮助不会正确读音的人打出需要的汉字。但是,由此带来的,不仅仅是书写乐趣的丢失,而且是汉字文化的流失。近三十年来,我国的外国语特别是英语水平,大大提高。
国家乃至全民,都为之付出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相比之下,汉语文字好像就没有得到那么多重视。不用说,作为主要交流工具,中国人应该读对、写好自己的文字;在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对学习汉语汉字越来越重视的当今,把汉语说好,把汉字写好,更应该是中国人的责任。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它承载的功能内涵很丰富。正音,正确读字,认字,正确书写,还有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另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通过书写可以加深对汉字字义、汉字文化的理解。
汉字不仅在连缀成句子时表达思想意图,而且,汉字本身就包括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和汉字的结字规律是相关联的。汉字是表意文字,大多数字一看就知道它的意思。许多文化理念就包含在字的本身。比如“仁”字。孔夫子说,“仁者,人也”。“仁”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把人当人,尊重人、爱护人,就是“仁”的本意。我们再看“仁”字的构成,发现其意义就在其中。“仁”字从人,再加一个二,这不是明确表达了“仁”的理念了吗?又比如,“礼”,繁体字写作“ ”,左侧的示,是神,右侧则是摆放了对神的供奉。那么,仔细看这个字,就知道它展示一种严肃的仪式,表达一种礼敬。
汉字结构复杂,很多的字十分相像,相互间只有细微的差异,多一点少一点意思都可能发生错误或者意思大相径庭。要做到不写错,死记硬背固然可以,但是,如果了解了这字的来源或造字原则,就不容易写错了。
比如,走步的步,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是字的下半部,一不小心就多了一点,写成了少。但是,考察这个字的来历,知道了什么是“步”,就不会错了。人怎么走路?
要用两只脚。原来这个字一上一下是两只脚。上面的“止”是一只脚,下面对称的“止”,是另一只脚,二者一先一后,正是走步的状态。知道了这一点,就不会把下边写成“少”了。又比如,登字与祭字,上面的部分是不同的,可是不少人常常会将其混淆,或者写错,即使古人也有时写错。同样,如果知道了这两个字是如何构成的,就不会再弄错。“登”,有自下而上之意。古书上说,“ ”,两足向外,显然它是两只脚的象形。“祭”,按部首它在月部,这个月,是肉月,也就是它的左边是一块肉,右边是一只手。以手执肉,奉献给神。了解了这些,既不会再写错,也不会相混淆。汉字不仅写正确了,对字的文化内涵也理解得更深刻了。
这次听写大会的许多参赛小选手,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汉字听写水平。而且,不少选手都很注意字的书法,虽然是用硬笔,但其间架,其笔画,都不乏优美。把字写对,写得好看,从来都受到国人的尊崇。通过练习,字写好了,同时也培养了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少了一
些浮躁,多了一些娴静,多了一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我希望这样的活动坚持下去,并且越办越好。
大会过去了,视频记录了它的精彩流程。但如何让人们有机会坐下来静静地深刻地理解汉字的内涵,仔细地摹写每一个汉字?接力出版社的朋友们看到了其中的门道。他们迅速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一书。虽然这部书得到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独家授权,而且汲取节目中的精彩内容,但它其实是一个新的创作。全书对比赛试题进行了梳理,使之更适合阅读,同时对入选的词汇,进行了更深的系统的解读。
在每个词的条目下基本都有【释义】、【辨析】、【起源与演变】、【例句】、【字里字外】内容,比大赛内容更丰富充实。与视频的转瞬即逝不同,读者可以细细品味,反复阅读,直至把这个字词弄懂吃透。本书的编辑们充分调动了图书的制作手段,精心编排设计,务求使读者在学习丰富内容的同时,还能得到一种观赏的快感。因此,它不仅仅是一部配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书,也是一部适合于广大读者研习中国汉字文化的优秀读物。
发现你的阅读!更多小牛顿科学馆、小牛顿视频咨询请关注天鹅阅读网,精彩继续!
本文来源于天鹅阅读网,版权及最终解释权归天鹅阅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
欢迎访问“小牛顿科学馆(全新升级版)”专页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播出,所引起的反响之强烈,大概连主办者都未曾料到!这说明什么?说明了当前汉字书写的状况已经到了全民不能不关注的时刻。汉字书写出现危机,与其说是未雨绸缪,不如说要亡羊补牢。
汉字书写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电脑、手机等新的工具的普及,工作方式的改变,常常使书写成为不必要。所有需要书写的文字,都可以用机器代劳。甚至,只要大致知道要写的字的读音,就可以打出需要的字。一些带有模糊功能的软件,可以帮助不会正确读音的人打出需要的汉字。但是,由此带来的,不仅仅是书写乐趣的丢失,而且是汉字文化的流失。近三十年来,我国的外国语特别是英语水平,大大提高。
国家乃至全民,都为之付出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相比之下,汉语文字好像就没有得到那么多重视。不用说,作为主要交流工具,中国人应该读对、写好自己的文字;在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对学习汉语汉字越来越重视的当今,把汉语说好,把汉字写好,更应该是中国人的责任。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它承载的功能内涵很丰富。正音,正确读字,认字,正确书写,还有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另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通过书写可以加深对汉字字义、汉字文化的理解。
汉字不仅在连缀成句子时表达思想意图,而且,汉字本身就包括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和汉字的结字规律是相关联的。汉字是表意文字,大多数字一看就知道它的意思。许多文化理念就包含在字的本身。比如“仁”字。孔夫子说,“仁者,人也”。“仁”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把人当人,尊重人、爱护人,就是“仁”的本意。我们再看“仁”字的构成,发现其意义就在其中。“仁”字从人,再加一个二,这不是明确表达了“仁”的理念了吗?又比如,“礼”,繁体字写作“ ”,左侧的示,是神,右侧则是摆放了对神的供奉。那么,仔细看这个字,就知道它展示一种严肃的仪式,表达一种礼敬。
汉字结构复杂,很多的字十分相像,相互间只有细微的差异,多一点少一点意思都可能发生错误或者意思大相径庭。要做到不写错,死记硬背固然可以,但是,如果了解了这字的来源或造字原则,就不容易写错了。
比如,走步的步,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是字的下半部,一不小心就多了一点,写成了少。但是,考察这个字的来历,知道了什么是“步”,就不会错了。人怎么走路?
要用两只脚。原来这个字一上一下是两只脚。上面的“止”是一只脚,下面对称的“止”,是另一只脚,二者一先一后,正是走步的状态。知道了这一点,就不会把下边写成“少”了。又比如,登字与祭字,上面的部分是不同的,可是不少人常常会将其混淆,或者写错,即使古人也有时写错。同样,如果知道了这两个字是如何构成的,就不会再弄错。“登”,有自下而上之意。古书上说,“ ”,两足向外,显然它是两只脚的象形。“祭”,按部首它在月部,这个月,是肉月,也就是它的左边是一块肉,右边是一只手。以手执肉,奉献给神。了解了这些,既不会再写错,也不会相混淆。汉字不仅写正确了,对字的文化内涵也理解得更深刻了。
这次听写大会的许多参赛小选手,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汉字听写水平。而且,不少选手都很注意字的书法,虽然是用硬笔,但其间架,其笔画,都不乏优美。把字写对,写得好看,从来都受到国人的尊崇。通过练习,字写好了,同时也培养了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少了一
些浮躁,多了一些娴静,多了一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我希望这样的活动坚持下去,并且越办越好。
大会过去了,视频记录了它的精彩流程。但如何让人们有机会坐下来静静地深刻地理解汉字的内涵,仔细地摹写每一个汉字?接力出版社的朋友们看到了其中的门道。他们迅速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一书。虽然这部书得到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独家授权,而且汲取节目中的精彩内容,但它其实是一个新的创作。全书对比赛试题进行了梳理,使之更适合阅读,同时对入选的词汇,进行了更深的系统的解读。
在每个词的条目下基本都有【释义】、【辨析】、【起源与演变】、【例句】、【字里字外】内容,比大赛内容更丰富充实。与视频的转瞬即逝不同,读者可以细细品味,反复阅读,直至把这个字词弄懂吃透。本书的编辑们充分调动了图书的制作手段,精心编排设计,务求使读者在学习丰富内容的同时,还能得到一种观赏的快感。因此,它不仅仅是一部配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书,也是一部适合于广大读者研习中国汉字文化的优秀读物。
发现你的阅读!更多小牛顿科学馆、小牛顿视频咨询请关注天鹅阅读网,精彩继续!
本文来源于天鹅阅读网,版权及最终解释权归天鹅阅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
欢迎访问“小牛顿科学馆(全新升级版)”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