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
小时候,晚饭后父亲经常带我出去遛弯儿,小小的县城里他的熟人颇多,走一段路就得驻足寒暄几句打个招呼,开场白总是:“哟,这是你闺女吧,一看就知道,长得和你真像!”每当听到这句话,我就忍不住嘟起嘴,不开心。
在我心目中妈妈漂亮,爸爸不漂亮,他们俩长得一点也不像,像爸爸的意思就是我不漂亮了。
所以,我一点都不想像他。
后来,长大了一点。目睹了他们夫妻间的日常,我嫌他脾气坏,我说将来嫁人绝对不嫁他这种。爸爸笑笑说:“看着吧,将来你的脾气绝对像我。”我不开心,发誓赌气道:“想得美,我绝对不会!”
哪知道,他说对了我食言了,于是几年之后,在这个平凡的三口之家里有了两个急性子的窝里横,于是冲突对立在所难免。
我记得,五六岁的时候,女孩子,爱哭。可是,他讨厌孩子那种不讲道理的撕缠,嗷嗷的哭声连绵不断、荡气回肠的哭的他头疼又心烦。所以,两句话哄不好,脾气一上来吼道:“哭什么哭!别哭了!”但我流泪到忘我,哪里听得到。于是,他提着我往卧室里一放,门一关。屋里没开灯,漆黑漆黑的,可怜我当时那么小的年纪,已经颇有文艺范儿的躲在窗帘后面,边流着泪小声抽泣边透过窗户,对着玻璃外寂静夜空中的点点繁星独自舔舐内心的悲伤了。
他不爱喝酒,但很多时候不得不喝,喝多了酒品还不好,没了束缚,脾气就像是秋后的干草垛,一点就着。
我记得,十一二岁的时候,我选择避其锋芒。待到十七八岁,已经能够正面出击了。一大碗蜜水往他床头一搁,指着枕头吼道:“喝什么喝!你走个直线试试!再说一句试试!躺下!睡觉!”然后灯一关,门一闭,哪管他自己在漆黑漆黑的屋里是何种心情。
长到现在,小事情上小冲突,大事情上大争吵,按理说来,两个固执倔强的人凑在一起,面不合心也不合才是最合情合理的结局。可是,莫名其妙的是,他总喜欢对我的事情指手画脚,而我,每每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第一个想到的人也是他。
今年上半年,在台湾交流学习一学期,虽说离家的时间没有变长,可是隔了一道海峡,心理上的感觉总归是不一样了。
明年研究生毕业,两年前的困境又摆在了面前。新闻传播这个专业,变化快,变数多,我不甚解,他懂得更不多。一次次的交流与争吵,感觉是在白费功夫,我说如果你不是我爸,凭什么我受了委屈还要先说对不起,近期先不要联系我了,心很累。
几日后的深夜,凌晨时分,我躺在床上睁着眼睛,舍友平缓的呼吸声格外清晰。
我想起,到达的第一晚,是二月初的深夜,光秃秃的床板,没有被褥,空调也不制热,从箱子里翻出羽绒服瑟瑟发抖的枯坐了大半夜。我想起,到达后的第二周,也是在深夜,不知道吃坏了什么,上吐下泻四五次,心头绝望感觉下一秒就会脱力昏死过去,人生中第一次坐了救护车……
这些日子以来积攒下来的所有的负面情绪就这么一下子爆发了,抑郁一层一层的往心头压,我感觉要喘不过气了。
拿出手机,手机屏幕的亮光在眼泪中模模糊糊,我一字一句的打下一段话:“我知道,不能怪别人,是我不争气,没能去个好大学。我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的,但这两年多以来我一直在试。可是现在,我觉得在这个十字路口上,你把我从走出来的所有的可能里拉了回来,指着最初的那一条让我去走,我知道你是为我着想,但是心里还是不甘心……”
我不记得什么时候睡着,第二天睁开眼,拿过手机,看到了爸爸的回复。他说:“好孩子,学校并非决定性的条件,爸爸以往的经历就能证明这一点……原则上尊重你的意见,但这些话我没想明白,你说的“回到起点”是什么意思?“不甘心”是什么意思?请告诉我。如果我想的不对,你也不要生气,咱们静心交流。”
盯着这一长段话,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闭上眼,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落在眼睑上,我放下手机,深呼吸后笑了。
是的,虽然我仍旧不想承认,我像我的父亲,性子急、脾气大。可是,幸好,我像我的父亲,懂得沟通、体谅彼此、倔强却不固执。
所以,即使他的年代我读不透,我的世界他进不来,可是这并不是一个无解的难题,不是吗?
因为,我像我的父亲。幸好,我像我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