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 游记 No.8 | 孤傲孑立的cathédrale科隆 & 平实安谧的Haus波恩 Köln&Bonn (2013.09.14-2013.09.16)

欧洲一进入下半年,密布的乌云就开始侵蚀阳光,细雨不断浇灭盛夏的热情,风也从北而来冷冽起来。这次德国西部之行包括了科隆和波恩,科隆有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科隆大教堂,波恩又是贝多芬的诞生地,事前也在那里预订了一场正在举行中的贝多芬音乐节Julia Fischer演奏会,但她竟不演奏贝多芬的音乐,搬上舞台的是莫扎特,斯特劳斯,巴赫,勋伯格。住还是住在科隆,这西北部德国最大的城市,与波恩的交通距离就在30分钟左右,地铁能直接到达。

巴黎北站(Paris gare du nord)有直达科隆的火车,过境不需要任何证件检查和安全检查,真正的欧洲一体化。一出科隆火车站,50米不到的距离就是高耸入云的科隆大教堂,据说二战的时候,科隆被联军的火炮轰炸得几乎被夷为平地,只有这座科隆大教堂还安然无恙的矗立着。世界上真有些事情是无法解释的,所以神秘的宗教就有了可乘之机,积极的眼光来看,宗教是以仁爱和怜悯为人类的愚蠢和自负铺设一条光明和希望之路,消极的眼光来看,宗教是驯养人类的思想,剥夺其自由的权力,折服于一个虚妄的影像。
科隆整个城市除了这座大教堂以外并没有太多可以大书特书的地方,城市缺乏统一的建筑风格,虽然也有条河流横穿而过,但没有巴黎,布拉格那样依河而建什么标志性的建筑群,桥也没有多少亮点。欧洲各大城市的中餐馆都很多,特别是发达的大都会,科隆也有那么一家就坐落在大教堂旁边的中餐馆,看着非常气派,吃的东西也算足够满足味蕾的需求,筷子包装的反面竟然还有筷子使用教程。好玩的是,餐馆的服务员竟然问我是不是旅游团的导游,哈哈哈,无言以对。

波恩竟如此的安谧,如果不是市政府广场上矗立的贝多芬雕像,没有人会发觉这里曾迎接过世界上最伟大音乐家之一的诞生。沿着指路牌很容易的就能找到贝多芬的故居,这里有法语导览册,看来是有过很多法国人慕名而来。小楼外立面没有什么起眼的地方,只是在门边嵌上了一块小小的纪念碑,同时用德语,英语,法语写着波恩贝多芬故居博物馆,某某路20号,每天都会在10点到18点开放,关闭30分钟前允许最后入场。

每次拜访这样的地方都犹如时空穿越,这里俨然是博物馆的摆设,完全没有家的感觉,但那些摆在玻璃橱窗内的物件还是散发着无穷的活力。你能想到这把小提琴曾是贝多芬用过的吗?这些字曾是贝多芬在午夜伏案疾书的吗?这件衣服就是贝多芬首演第九交响曲时穿的吗?有那么一刻时间被拉回到了过去,你和贝多芬打了个照面,互相微笑,但擦肩而过,相安无语。我们应该感谢上帝,假如我们出生在那个黄金年代之后呢?没有贝多芬,莫扎特,海顿,舒伯特;没有老庄孔孟,柏拉图,苏格拉底,尼采?世界一定会灰暗许多。我们应该知道人是万物之灵,“灵”变现在哪里?不就是对真善美的感知吗?可为何我们仅在乎皮囊之装点,而不介意灵魂之枯槁?

© 本文版权归 Vincent Zha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