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各马可伦理学 The Nicomachean Ethics Aristotle 序(一)
P1-P3
序
周辅成
一个研究西方哲学或伦理学的人,如果忽略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乃是一件大憾事。德国18世纪末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施莱格尔(F.Schlegel, 1772-1892)曾说:“一个人,天生不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就是一个亚里士多德主义者”,这段话在西方哲学界流传甚广甚火,直至现在。这是因为哲学上柏拉图被列为理想主义始祖,重视“理型”(Idea)、"理想",甚至重视共产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重视现实、生命力,主张返于自然,在自然中逍遥,反对君主专制(甚至包括柏拉图的哲学家皇帝Philosopher King(哲人王)),拥护立宪政体:人民决定国家的目的,专家依据实行。
....
事实上,从后来的发展看,施莱格尔的话也是真的:当柏拉图的学园(Academy)衰落后,继起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学园(Lyceum)。亚里士多德明确地说:“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可见师徒二人的理想就不一致。
希腊灭亡后,有新柏拉图主义出现。罗马灭亡后,基督教兴起,奥古斯丁(Augustine,354-430)先是以柏拉图思想讲基督教义,后来又以基督教义讲柏拉图思想。他写下《天城》(City of God)来发展柏拉图的《理想国》(Republic),这本书在欧洲流行了七八百年。但紧接着出现了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 1225-1274),他却采用亚里士多德思想来解释基督教义,这种传统后来盛行一时。至文艺复兴时期、启蒙运动时期,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并立或轮流成为当时人们崇敬的圣哲。英国的莫尔写了一部《乌托邦》,是柏拉图理想国的延伸;培根(F.Bacon, 1561-1626)写了一部《新大西岛》,他是想用科学知识来建立一个理想国,这显然是受了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所以,从思想史或文化史的发展情况来看,施莱格尔说的话,可说是完全真实的。
但是若专就两人自身思想的发展来讲,情况却不这么简单。
....
推其原因,大约一是柏拉图原想借意大利南部叙拉古(Syracus)国君实现理想国,两次失败,悲观失望。而亚里士多德在马其顿教太子很成功,亚历山大大帝也非常尊重老师,老师似乎心境甚佳,觉得十分得意,处处春分和煦。但更重要的原因也许还在于,柏拉图是从以数学推演他的形而上学或哲学,亚里士多德则以生物学、植物学推演他的形而上学或哲学,认为世间每一事物都是由内部力量所推动,注意潜在(potentiality)与现实(actuality)。神是有的,但不是创造世界,而是推动世界,即只是世界的总动力的简称。亚里士多德也由于有这种重视外界自然、客观社会的现实的志愿,所以提倡到自然界中去,到现实社会和政治中去。他把柏拉图晚年自称的“次好”(the second best)变为“首好”或“第一好”(the first best)。
序
周辅成
一个研究西方哲学或伦理学的人,如果忽略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乃是一件大憾事。德国18世纪末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施莱格尔(F.Schlegel, 1772-1892)曾说:“一个人,天生不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就是一个亚里士多德主义者”,这段话在西方哲学界流传甚广甚火,直至现在。这是因为哲学上柏拉图被列为理想主义始祖,重视“理型”(Idea)、"理想",甚至重视共产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重视现实、生命力,主张返于自然,在自然中逍遥,反对君主专制(甚至包括柏拉图的哲学家皇帝Philosopher King(哲人王)),拥护立宪政体:人民决定国家的目的,专家依据实行。
....
事实上,从后来的发展看,施莱格尔的话也是真的:当柏拉图的学园(Academy)衰落后,继起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学园(Lyceum)。亚里士多德明确地说:“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可见师徒二人的理想就不一致。
希腊灭亡后,有新柏拉图主义出现。罗马灭亡后,基督教兴起,奥古斯丁(Augustine,354-430)先是以柏拉图思想讲基督教义,后来又以基督教义讲柏拉图思想。他写下《天城》(City of God)来发展柏拉图的《理想国》(Republic),这本书在欧洲流行了七八百年。但紧接着出现了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 1225-1274),他却采用亚里士多德思想来解释基督教义,这种传统后来盛行一时。至文艺复兴时期、启蒙运动时期,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并立或轮流成为当时人们崇敬的圣哲。英国的莫尔写了一部《乌托邦》,是柏拉图理想国的延伸;培根(F.Bacon, 1561-1626)写了一部《新大西岛》,他是想用科学知识来建立一个理想国,这显然是受了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所以,从思想史或文化史的发展情况来看,施莱格尔说的话,可说是完全真实的。
但是若专就两人自身思想的发展来讲,情况却不这么简单。
....
推其原因,大约一是柏拉图原想借意大利南部叙拉古(Syracus)国君实现理想国,两次失败,悲观失望。而亚里士多德在马其顿教太子很成功,亚历山大大帝也非常尊重老师,老师似乎心境甚佳,觉得十分得意,处处春分和煦。但更重要的原因也许还在于,柏拉图是从以数学推演他的形而上学或哲学,亚里士多德则以生物学、植物学推演他的形而上学或哲学,认为世间每一事物都是由内部力量所推动,注意潜在(potentiality)与现实(actuality)。神是有的,但不是创造世界,而是推动世界,即只是世界的总动力的简称。亚里士多德也由于有这种重视外界自然、客观社会的现实的志愿,所以提倡到自然界中去,到现实社会和政治中去。他把柏拉图晚年自称的“次好”(the second best)变为“首好”或“第一好”(the first b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