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
漫画家几米说:两个人的沟通,70%是情绪。30%是内容。 几米是漫画家,不是科学家。他说的这70%情绪与30%内容,实际上也没做过精确计算。但依据人生的丰富经验,他知道大致情况是这样。人类就是这样好玩,幸福感与废话的量成正比,说废话的机会越多,废话说的越畅爽,就越感觉到幸福。你让他理性点,他就不快乐了。 总之内容很重要,但情绪比内容更重要。
情绪这东西,是智商的第一杀手。
有些人不善于表达,就是因为,他们面临着无法把精确的信息,从自己的情绪中提炼出来的能力。 因为要表达的内容,被重重情绪缠绕,自己拆解不开,越说越说不清楚,越说不清楚越急切,越急切越情绪化,反倒找不到想要表达的内容了。人处在这种时候,往往会感受到极度的沮丧与挫折。 所以,一定要清楚,如果你表达不好,那只是因为你没有将事情与情绪,做个简单拆分。 意识到你要学会好好说话,这应当算是情绪管理的第一重境界。 然后是情绪管理的第二重境界,用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不是因为当局者智力不够,而是当事人受到强烈的情绪困扰。旁观者清,也不是旁观者水平有多高,只不过旁观者没受到这种情绪影响罢了。 所以,如果能够把事件从第三方角度俯察,乱如麻团的人生,忽然间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然后是第三重境界,分解问题,条理表达。 分解问题,条理表达,是政务场与企业家是最擅长的,他们说话时喜欢分个一二三四五,把问题分成几条叙述,再复杂的问题,也会立即变得简单。
到了第三重境界,就自然而然的上升到了第四重——你已经能够居高临下,俯瞰他人的情绪困扰了。 简单说,你的智力得到最有效发挥,已经拥有了足够的智力优势。 此后第五重境界自然出现,娴熟的抚慰他人,帮助他人,也就是控制别人的情绪,引导对方顺着你的思路,进入理性对话的状态。 到了这一步,你就成为了一个睿智的人,一个甚至有格局、有心胸、有居高临下的视野的人。从此你不再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成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人。这时候你不仅能够掌控自我的命运,也能够引领他人,让我们的生活走向纯粹,走向简单,走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