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对现代文明没有贡献?
今天上午,张维迎先生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毕业典礼上做演讲,开头说到了一段话:
根据英国科学博物馆的学者JackChalloner的统计,从旧石器时代(250万年前)到公元2008年之间产生了1001项改变世界的重大发明,其中中国有30项,占3%。这30项全部出现在1500年之前,占1500年前全球163项重大发明的18.4%,其中最后一项是1498年发明的牙刷,这也是明代唯一的一项重大发明。在1500年之后500多年全世界838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来自中国。
张维迎先生说到的英国学者JackChalloner统计的“1001项改变世界的重大发明”,来自一本书,前两年国内已翻译出版。中国的30项发明,包括弩 Crossbow(约公元前550年)、抛石机Trebuchet(约公元500年)、大炮Cannon(约1128)、步枪Musket(约1300)等战争工具,以及活字印刷术MovableType(1041)等。

↑《改变世界的1001项发明》,[英国]杰克·查罗纳(Jack Challoner)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6月版。

↑《改变世界的1001项发明》中关于活字印刷术的介绍。
中国在古代世界尚有一席之地,而在近500年则一无贡献,原因可能是近500年来是世界近现代文明发展历史,而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完全落后,所有的社会进步动力,几乎都是外来力量推动的。
应该说,人类生活的真正巨变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迄今只有二百多年,塑造现代生活的发明创造,绝大多数都是近二百余年中创造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思做过一个比喻: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如果这个古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他或她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之所以特意以1750年为界限,就是因为这个时间被认为是工业革命的开始(实际可能更晚一些)。
工业革命开始的变化,使得人类社会在物质文明方面彻底改天换地,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之前的世界。这种变化,首先归因于科技进步和发明。这些技术进步和发明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物质福利。这些重大发明,较早的包括蒸汽机、轮船、火车、电话、电灯、飞机等,晚近的包括电脑、互联网、手机等。
塑造现代生活的革命性创新,包括以下87项。由于该表所示的是民用发明,不包括军用发明和医学发明,如果加上极其重要的计算机(1946)和互联网(1969),以及更早些的蒸汽机、轮船、火车、电话、电灯、飞机等重要发现,大致有一百来项重要发明创新,塑造了我们的现代生活。
↓塑造现代生活的革命性创新
创新
年份
国家
公司
计算机、信息、通讯
集成电路
1961
美国
Fairchild
按键式电话
1963
美国
AT﹠T
传真
1966
美国
Xerox
光导纤维电缆
1970
美国
Corning
便携式电子计算器
1971
美国
Bowmar
文字处理机
1972
美国
Wang
微处理器
1974
美国
Intel
激光打印机
1976
美国
IBM
调制解调器
1978
美国
Hayes
微软DOS操作系统
1980
美国
Microsoft
硬盘驱动器
1980
美国
Hard disk drive
图形用户界面
1981
美国
Xerox
笔记本电脑
1981
美国
Epson
可触式屏幕
1983
美国
Hewlett-Packard
手机
1983
美国
Motorola
鼠标
1984
美国
Apple
网络搜索引擎
1994
美国
WebCrawler
U盘
2000
美国
IBM
Skype(网络电话)
2003
爱沙尼亚
Skype
YouTube视频分享网站
2005
美国
YouTube
家庭用品、食物、衣服
茶包
1920
美国
Joseph Krieger
手持电动吹风机
1920
美国
Hamilton Beach
插座
1920
英国
Rawlplug Co.
甩干机
1924
美国
Savage
烤面包机
1925
美国
Waters Genter Co.
电动蒸汽熨斗
1926
美国
Eldec
电冰箱
1927
美国
General Electric
家用空调
1928
美国
Carrier Engineering Co.
霓虹灯
1938
美国
General Electric
速溶咖啡
1938
瑞士
Nestle
电动干衣机
1938
美国
Hamilton Manufacturing Co.
尼龙
1939
美国
DuPont
咖啡机(高压)
1946
意大利
Gaggia
微波炉
1947
美国
Raytheon
汽车穿行餐厅
1948
美国
In-n-Out Burger
保鲜膜
1949
美国
Dow Chemical
涤纶
1953
美国
DuPont
不粘锅
1956
法国
Tefal
维可牢尼龙搭扣
1957
美国
Velcro
运动鞋
1958
英国
Reebok
卤素灯
1959
美国
GE
食品加工机
1960
美国
Roboot-Coupe
利乐包装
1961
瑞典
Tetra Pak
灌装饮料
1963
美国
Pittsburgh Brewing Co.
保健、化妆
创可贴
1921
美国
Johnson﹠ Johnson
抽纸
1924
美国
Kimberley-Clark
纸巾
1931
美国
Scott Paper Co.
电动剃须刀
1931
美国
Schick
喷雾剂瓶
1947
美国
Airosol Co.
一次性纸尿裤
1949
美国
Johnson﹠ Johnson
晶体管助听器
1952
美国
Sonotone
除臭剂
1955
美国
Mum
一次性剃须刀片
1975
美国
BIC
液体清洁剂
1982
美国
Procter ﹠ Gamble
办公
透明胶带
1930
美国
3M
圆珠笔
1943
阿根廷
Biro Pens
修正液
1951
美国
Mistake Out
复印机
1959
美国
Haloid Xerox
便利贴
1980
美国
3M
运输
电梯
1921
美国
Otis
停车计时器
1935
英国
Dual Parking Meter Co.
踏板车
1946
意大利
Piaggio
喷气式飞机
1952
美国
Comet
黑匣子
1958
英国
S. Davall﹠ Son
休闲
汽车电影院
1933
美国
Hollingshead
拍立得
1948
美国
Polaroid
随身听
1949
日本
Sony
电视遥控器
1956
美国
Zenith
乐高玩具
1958
丹麦
Lego
芭比娃娃
1959
美国
Mattel
石英表
1969
日本
Seiko
录像机
1971
荷兰
Philips
鲁比克魔方
1980
美国
Ideal Toys
CD
1982
荷兰、日本
Sony, Philips
便携游戏机
1989
日本
Nintendo
数码照相机
1991
美国
Kodak
在线书店
1995
美国
Amazon
DVD
1996
日本
Philips, Sony, Toshiba
商业、金融
超市
1930
美国
King Kullen
购物卡
1937
美国
Humpty Dumpty Supermarket
大型购物中心
1950
美国
Northgate Mall
签帐卡
1950
美国
Diners Club
信用卡
1958
美国
Bank ofAmerica
自动提款机
1967
英国
Barclays Bank
快递
1973
美国
Federal Express
条形码
1974
美国
IBM
电子商务
1998
美国
eBay
文献来源:[美国]János Kornai:《创新与活力——制度与技术进步的相互影响》,《领导者》总第35期。
如果我们看一看上述表单中的革命性创新,我们会发现绝大部分是美国的公司发明的。尤其在在计算机、信息、通讯方面,除了Skype(网络电话),其他均为美国公司发明,如:计算机、按键式电话、传真、互联网、激光打印机、调制解调器、微软DOS操作系统、硬盘驱动器、笔记本电脑、手机、鼠标、网络搜索引擎、U盘、YouTube视频分享网站,等等。这就是说,美国公司的发明创造,极大地塑造了我们的现代生活,提升了我们的物质福利。
反观中国,在所有这些发明中都没有中国人(也许有中国人参与其中,但没有中国人作为发明创新的主体)的贡献。这让人遗憾,但却是不得不面对、不能不承认的事实。
一个对塑造现代生活没有什么贡献的群体,是很难获得全世界的尊重的,无论你自己宣称如何如何自信,都产生不了内心确信,也没有多少人会相信。
中国在近500年中为何对现代文明没有贡献?如同张维迎先生所说,创新来自自由。没有自由的灵魂,不可能真有创新。创新的主体——现代公司,必须仰赖于保障个人自由的现代政治制度。现代公司的前提是产权制,而产权制的核心是私有财产的神圣性。只有私有财产受到不折不扣的保障,现代产权制度才能确立,现代公司才能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发挥创新功能。财产权是英国自1215年自由大宪章签订以后逐步确立起来的制度,只有在这样的制度下才会出现最早的工业革命。说到底,自由是政治文明的衍生物,没有现代政治文明,就不会有真正的自由。美国之所以能引领现代文明潮流,是因为它是英式政治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以宪政制度保障个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