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老大走了,你会“退赛”吗?
前几天 “全场最不懂球”的胖子变成了“退赛事件”的爆发点 皮皮侠从国乒事件里嗅到了 可以用来分析职场的东西 So 小板凳拿过来 跟皮皮侠嗑 2 分钟的瓜子吧
国乒事件始末 先说说国乒到底发生了什么。
6 月 20 日,乒协称不再设总、主教练岗位,挂帅 14 年的刘国梁卸任总教练,担任乒协副主席。 (像这样的副主席还有 18 位)
6 月 23 日,举行的中国乒乓球公开赛中,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马龙、樊振东、许昕相继退赛。三人及教练员秦志戬、马琳先后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下:“这一刻我们无心恋战…….只因想念您,刘国梁!”
6 月 24 日晚,中国乒协就弃赛发布声明,称对此事件暴露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1 小时后,中国乒乓球队在中国乒乓球协会官网发布致歉信,称诚恳地接受社会各界的批评,并真诚地向广大球迷和观众道歉。马龙等运动员也在自己的微博上转发了道歉信。
6 月 27 日晚,刘国梁发文向球迷道歉。 目前,整个事件未完待续,但退赛的运动员用行动表达了态度:假如工作欺骗了你,怼回去啊。
职场选择题
国乒队员的做法很酷
但如果放在平时的职场中
老大的离开
并不会引起那么极端的反应
让我们一起回到每天所面对的职场中
思考以下两个选择题
1.团队和公司,你站谁?
A.团队
B.公司
C.都可以,工资到位就行
从国乒事件看,当刘国梁“明升暗降”时,他的成员选择团队,集体选择以弃赛表达对此安排的不服,并且代价可能是他们的职业生涯。虽然不知道他们的结果将会是什么,但这的确是有血有肉的表现。
如果放到我们日常的职场中,你会选择什么?
解答此题,先听皮皮侠说一个故事。一个年轻少年刚从大学毕业,来到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工作氛围自由开放,团队老大是圈内实力干将,少年跟着他干得非常开心。老大一步步教他,即使脏活累活、加班出差、下班后思考作业都不亦乐乎。 对,他被征服了。
后来老大被公司调走,进来了新老大。团队里的成员开始骚动。有的人开始寻找新机会,侍机跳槽;有的人奉承领导欲趁机成为新的老大;一般故事到这里的结局就是,少年跟着新老大离开了这个公司。
但光良早就告诉我们:都是骗人的。这个年轻少年的确想跟着旧老大去到新环境,但最后他还是留在原来的公司——因为新环境后工资会减少。故事完。
皮皮侠说了一个 无聊的 故事
但道理说出来了
职场没有好坏,只有利弊。
我赌 5 毛
你们的第一反应是选 A
但当被告知利益会受损时
眉笔你们都会说: 诶!容我续一秒再想想。
2.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你的老大?
A.有能力的人 B
.官位高的人
C.老子天下第一,无人可选
在国乒事件里
运动员们做好该做的事情
不敷衍 不谄媚
但也绝不放弃对他们好的人
所以他们选了 A
我再赌 5 毛 (不能再多了 这个月工资都赌完了)
你们会选 C
但说出口的可能是另外两个答案
皮皮侠会选什么?
作为新晋 90 后
皮皮侠既有 90 的热血和骄傲
也有 80 后应有的谦虚和低调
所以皮皮侠的答案是 C+A
其实这道题目是一个开放题,因为个人立场和需求不同,答案各异。但在国乒事件里,所爱之人被迫离开这个集体,他们便愤然离开,不为利益,因为他们是一群更重感情和正义的年轻人。
利弊在每个人心中自有定义,也许对于退赛团体成员来说,他们所做的就是他们所追求的利。
作为团队一员,当公司调整该如何自处?
思考完以上两个选择题,问题来了——当在职场中遇到这种以不具名理由做出的调整时,作为团队成员的我们应该如何自处呢? 在我们平日里的职场,“退赛”始终太多极端,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审时度势,理智选择
类似国乒这样极端的情况还是属于少数。热血属于青春,但不属于职场。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当然要兼备理性与感性的技能,不能受情绪冲动而做决定。 我们大部分时间跟上层的交流方式都是“被通知”,往往很少得知“通知”背后的原因,所以常常会有人抱怨某些我们不认同的决策。这时候: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滚! No,这样太不友好了。其实可以换位思考,尝试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策。当上层调走你喜欢的团队老大,也许是因为公司战略改变、产品调整、资源优化等等,每一次变革一定伴随着部分人的牺牲。
理智的你应该思考三个问题:
1.老大被调走的原因是否触及了你的底线?
2.公司调走你的老大后做的下一步措施是否真的有利?
3.重情重义是否只有公开反对权威决定这一种方法?
当接收到一个看起来不合理的决定时,三思而后行。职场中不断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并不容易,但是每个人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都需要不断突破这种困境,让自己的格局变得更大。所以很多事情当你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的时候可能真的觉得无法忍受,但是放到更大的格局中去看的时候所有的不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立场和角度不一致,当然会有观点的冲突,但高手恰好可以在这些立场里跳跃。例如皮皮侠很喜欢上东家的老大,他走了之后我没有选择跟着他走,后来我们的合作和联系也比之前更多。我说这个例子绝对不是在证明皮皮侠是个高手。
2.离开不等于失败,也许是新的开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办公室政治不是一般人能玩的,只要参与最后基本上都是炮灰。即便有斗争,也要尽量装糊涂。作为员工,公司的变动和我们个人关系不大,我们只需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即使被迫选择一个领导,也不要恶人嘴脸,给自己挖坑。 职场就如此,得志时好好积累,不得志好好成长,那么多不可控的因素,也就自我成长靠谱、又可控。我们总是在追求确定性,其实真没有什么确定性。 如果你喜欢的老大走了,大可不必上纲上线。如果你在目前的岗位坚持做好,你喜欢的老大在另一处也做得很好,未来会有更多的资源合作。
有时候减 1 也是加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