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巴金随想录
最近在读巴金先生的《随想录》,一函五册,分别是《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已读到第四册《病中集》,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会读这套书,这是巴金先生于1978-1986年间撰写,是对“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反思和自我剖析。

我们80后一代人对“文革”知之甚少,许多年过去了,很多主流媒体对于“文革”仍是避而不谈,讳莫如深,我们只能从老人的嘴里、书籍中极少的段落里和影音资料中闪过的镜头里了解到一鳞半爪,自然无法深刻体会那些“右派”、“反革命”、“反动学术权威”、“叛徒”等等所谓“牛鬼蛇神”的悲惨遭遇,这些“牛”在无休止的“文斗”、“武斗”中,死的死,伤的伤,残的残,疯的疯,一时间,红色中国变成人间地狱,日月倒悬、黑白颠倒、是非不分。不管愿不愿意、情不情愿,所有人争先恐后说假话、说空话,早请示、晚汇报、抓学习、搞运动、贴大字报、开批斗会,一夜之间中国人民中间冒出无数“阶级敌人”,于是“人民”对他们毫不留情的实施“无产阶级专政”,像巴金、老舍这样的作家都成了被专政的对象,被请进“五七干校”进行改造,他们的作品自然成了“毒草”,要发动群众对其“批烂斗臭”,老舍先生最终无法忍受这种身心摧残,自溺于未名湖,然而真的是“自溺”吗?是否有无数的手将他活生生推进去的?
巴金先生活下来了,他看到了“四人帮”的覆灭,他不仅活下来了,他的“独立思考”的精神也复活了,他在“文革”结束没几年就敢于揭露并批判“文革”十年浩劫,“其实不止十年”。
我们离那个疯魔的时代要远一些,所以,今天读这几本册子并不觉得有多么震撼,但在“文革”结束后没几年的年代,就敢于批判“文革”、“四人帮”,敢于说真话,敢于批评自己“明哲保身”、“活命主义”,并清醒的理性的让自己的思想回到正轨,是一件多么震撼又难得的事情!
有多少写书做文章的人能够“尽量多说真话,尽量少做违心的事”?很多人都是见风使舵,看着风向、听着旋律、闻着气味写东西,往主旋律上靠,往“长官意志”上凑,直至今日很多值得反思的东西仍受“家丑不可外扬”意识的控制而被有意识的淡化和埋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懂得人很多,做到的人不多。
巴金先生经历过非人的待遇,也说过空话、假话,话说回来,在那个疯魔的时代,谁没说过没做过呢?难得的是,当他从“牛棚”里解放出来后,痛定思痛、独立思考,敢于批判错误,敢于剖析自己,将自己的思想轨迹呈现出来,让读者让人民来评判。他说,文革期间自己是“靠边站”被批斗被“专政”的对象,没有资格批斗别人,所以也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但是,假如自己是批斗别人的人,也不能保证自己就不做伤害别人的事(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剖析到如此深度,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胸怀!一颗“黄金般”真诚的心。
八旬老人,即便身卧病榻仍笔耕不辍,随想随记,实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