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北欧大陆 (二)---- 瑞典斯德哥尔摩
依然是4月30日,我们骑完车,吃完早餐自助,晃晃悠悠走到奥斯陆中央车站,上了开往斯德哥尔摩的火车。这是世界上有名的观光线路,一路上湖泊如湛蓝珠宝,点缀在群山绿树间。
斯德哥尔摩Stockholm,Stock在瑞典语里是木材log的意思,Holm是小岛,也就是木材岛,其实主要是说老城Gamla Stan,瑞典皇宫就在那。所以斯德哥尔摩和老城的关系,颇有些类似厦门和鼓浪屿。甚至,斯德哥尔摩也算北方王国瑞典的祖国大厦之门呢。
在火车上闲来无事,我和邻座带两个孩子、包头巾的伊斯兰妇女用手语攀谈。中东难民果然到处都是,她们在瑞典完全语言不通,既不懂瑞典语也不懂英语,连站名都听不懂也看不懂,也没有能随时上网随时查看位置的手机,全程我俩全靠眼神和比划,她说的我唯一能听懂的词是Stockholm ---- 而这一切开始的原因是小朋友长得像他们中的一员,这大姐上来就冲小盆友叽里咕噜一通猛说。。。哈哈,自认为来自广袤亚洲大陆南亚地区的小朋友除了没被认为是美国人定义的亚洲人(Asian),基本被南美洲欧洲中东的“亲戚”们认了个遍。
抵达斯德哥尔摩后,我们才发现今天是他们的Volborg, 篝火节,庆祝沃普尔吉斯之夜 (英语:Walpurgis Night, 德语: Walpurgisnacht )。这个由德国人开创的巫婆之夜,跟中国少数民族的火把节有异曲同工之妙,基本上都是一大群人围着一大堆火开开心心热热闹闹地唱歌跳舞。当晚,我和小朋友问好了宾馆,决定去斯德哥尔摩市民们喜闻乐见的热门地点Skansen观看篝火Bonfire. 可叹的是,中文或英文对这个Skansen的介绍都极少,网站也极慢,我们基本上是抵达之后才意识到它是斯德哥尔摩动物园。。。随着傍晚逐渐来临,气温渐渐降低,真的木有心情看园子里散养的孔雀和懒洋洋的狮子海豹啥的,说好的音乐会原来就是当地的三人组合少女团队蹦蹦跳跳唱着我们完全听不懂的流行歌,咳咳,还是和本地居民一样窝进动物园里的餐厅比较好。当夜幕彻底降下,音乐会换成了更正式的合唱团,篝火不知什么时候就在合唱团旁边的空地点起来了。火势一开始还小,跳跃着的火苗一点一点长高,慢慢地最后居然有三层楼那么高!巨大的三角形的火堆,散发出能量无穷的热浪——古时候的人真会玩!真是感觉一整个冬天的黑暗和寒冷都被赶跑了!!!
5月1日,劳动节。我完全没有想到斯德哥尔摩人民国起劳动节来跟我们八十年代似的,全城出动,店铺关闭,街道戒严,拖家带口从蹒跚学步的孩童到满头白发的老人,一起上街游行喊口号。要知道,瑞典到现在也有皇室,而且也算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肿么就把这个共产党恩格斯组织的劳动节在2017年过得这么一丝不苟声势浩大捏?1889年,为了防止资本家过度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工人们自发组织工会要求资本家提供更好的待遇;2017年,知识经济的时代,君不见人人都像当年的资本家,把自己当资本,往死里压榨。网络上到处都是“不努力毋宁死”的鸡汤和口号——可悲的是,事实也正是如此。你不努力自有他人努力,成功翻身当上资本家的除了有家族背景的,很多都是压榨自己脑力体力最狠的一帮人。
在晴朗的天气下,斯德哥尔摩美得仪态万方。随着到处游行的人流,我和小朋友来到老城Gamla Stan。老城运河极多,青砖、窄巷,让人不由地想起水城威尼斯。又是碰巧地,遇上了国王卫队换防,虽然里天安门卫队的阵势差得远,但金盔蓝服在阳光下那真的是相当好看。
然后参观了免费的皇家军械库博物馆,里边有一位老国王从小到大的衣服、马匹装备,还有在剧场被刺杀的一位国王被刺当时穿的衣服。看着玻璃后精致的陈列品,隔着时空都能感到当时的奢华隆重,今人不禁感叹所有匆匆而去历史上总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红尘往事。
顺着沿海大堤一直走,小朋友神奇地在斯德哥尔摩找到了全城评价最高的素食餐馆 Hermans ----吃完以后,我觉得这是整个北欧大陆最好的素食餐馆估计也不为过——要不是席卷全球的健康饮食和保护动物观念,哪个北欧海盗吃素食啊?!还全素 all vegan 有木有!我们坐在户外,正午的温度已经相当舒适,就是偶尔从海上吹来的海风还有些清冷。好奇的海鸥悄悄地从后边靠近小朋友,然后就一直眼巴巴地看着他吃,特别好玩。
吃完我们又回到Skansen的岛上,看瓦萨沉船博物馆Vasamuseet。1628年的沉船,跟泰坦尼克号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刚下水就沉了,用的木头太好太重是很大原因,当时已经登船的人全跟着淹死了。333年之后才用好多艘船用浮力的原理把它挖出来,当年的木刻依然细入毫发,人物动物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5月2日,依旧吃完早餐自助后,第一站是斯德哥尔摩的微软分部。哈哈,小朋友炫耀了半天他此行北欧带了门禁卡,结果去微软分部的时候忘带了。。。还好前台金发瑞典小妹妹一看我们这俩就像本部来的典型工程师,简单核对姓名以后就放我们进来了。这边的办公室特别漂亮,不过人少,人气就少,楼再漂亮也觉得冷冷清清的。午饭也要自己付钱,品种那当然和本部没法比,但是有瑞典肉丸子哈哈!我原来以为那是宜家肉丸子,原来全瑞典的肉丸子都是那个样子那个味道咯,甚至搭配的土豆泥和蔓越莓酱都是一样的味道。这倒是好,以后啥时候想念瑞典美食,直接去宜家就可以来一顿如假包换。
第二站是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每年诺贝尔奖颁奖宴会厅。市政厅参观必须有内部的工作人员导游,好处就是我们学到了很多有趣的八卦。比如一进门的大厅,四四方方,大概是高挑开放式客厅的原型——其实不过是加了盖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市政厅虽是行政机关,该帖的金箔真没少贴,而且窗外就是海,一片蔚蓝,景色就是最美的家具。一想到多少诺贝尔获奖者一辈子在自己的领域勤勤恳恳精心耕耘,甚至那些拼尽全力仍无法得奖的人,即使获奖,也不过是跟达官显贵一起吃顿饭跳个舞,拿点只能北京五环买房子的钱,咳咳,不说也罢。
然后我们就开始沿着美食地图吃一点走一会儿,再吃一点再走一会儿的逛吃逛吃。Johan & Mystrom Coffee像城市书房;Falafel Baren是正宗的中东菜;Bageri Petrus的甜点吃了第一块就想吃第二块;Drop Coffee 是个简简单单的Roaster,大家一人端一杯,在阳光里眯缝了眼真是不想起来;嬉皮小区里的咖啡冰的热的都好喝; Granit家具饰品店进去了就让人想把整个店都买下来。
吃得实在吃不动了,我们来到Fotografiska摄影展。这是我第一次看专门的摄影展,看到大师们镜头的张力和表现力简直是冲击灵魂。漫步出来,对着夕阳拍,感觉自己对光影都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当然这领悟和热情持续的时间不够长。
最后,斯德哥尔摩之游在小朋友陪我看所有的地铁站公共艺术中结束。T-central站白底大大的蓝叶子,Station站绚丽的彩虹, 还有森林主题,泥土主题,太空主题,海底主题等等,让人在等待地铁的时候也能得到艺术的熏陶。话说设计师聚居的斯德哥尔摩,那地铁地图的精美设计真不是盖的。
斯德哥尔摩两天的晚饭都是在一家叫做K25的食品广场解决的,泰国菜和中国菜都很好吃,所以我们才连着吃了两天。小朋友在这儿偷偷不知道什么时候不知从哪个柜台揣了一张中国传统冥币(估计柜台主人也不知道这啥玩意儿,中国菜柜台肯定不放这玩意儿),几天后在芬兰赫尔辛基那高高梧桐叶覆盖的艺术设计街区掏出来骗我是高额俄罗斯卢布,让我几秒钟就想起所有我知道的迷信故事,手脚发凉地从北欧顿时穿越回封建社会黄土高坡旧城隍土地庙,颤着声音让小朋友赶紧把它扔掉,不由地感慨什么科学观什么无神论都不如这深嵌入血脉的习俗观念强大,那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