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个做题高手吗?
有这样一个选择题,买一杯咖啡需要花费20分钟,找助手服务要花费5块钱,那我们是应该花20分钟去买咖啡,还是花5块钱省下20分钟呢?
再看这样一个选择题,你开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是费劲波折找免费停车位,还是直接进付费停车场?
相信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而且理由会非常义正言辞,让人觉得不可反驳。
但我们不想争论,只想摆事实讲道理。
如果是我的选择,我会选择找助手帮忙买咖啡,进付费停车场。
因为,助手服务省出来的时间,我可以用来创造更多的价值,绝对超过那5块钱。即便我只是用来看书,暂时没有产出,表现上看起来是亏损的。但其实,我不光是节省了20分钟,还节省了宝贵的体力和心情,谁知道我会不会在咖啡厅遇到奇葩的事,搞的自己心情糟糕呢。
同样,进收费停车场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只选择看得到的选项,既付费花钱和不付费省钱的话,那我就忽略了看不到的选项——被贴罚单。想想看,被贴罚单后有多麻烦,费心思和时间去处理,心情不要太糟糕了。而且,还要支付比原来更昂贵的停车费。对比下来,哪个更划算?
做这样选择有一个基础的认知,那就是,时间>金钱。
而如果你觉得金钱重要过时间,那么,也就是说,你确定你的时间价值抵不上那个时间消耗。那样的话,会选择在任何事情上算小账也就不奇怪了。
1、大胆的花钱
有了上面的案例,在重新认识了付费就是捡便宜后,我们能够更加笃定的去花钱了。
但总有人会担心,我这么样去花费,入不敷出,吃不消啊。
在收入和支出上的分配,我们应该要学会理财的技巧,即,算大帐,不算小账。
在有限的开支水准上,我们在大的开支上节省,不再小的支出上花费功夫。
而且,我们不应该在自己的固定大额开支上做节省,因为那样会影响目前的生活品质,影响心情,那样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处理。
我们应该在灵活的大额开支上做文章。比如,买手机,不一定非要买iPhone,可以用国产的品牌代替,毕竟从功能上来讲,差不了太多了。再比如,饭局,一顿大餐下来,少则花费百来块,多则几百,每周一两次的话,一个月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我们可以考虑减少花费的次数,这样既不会太多的影响到生活品质,还可以推迟幸福感,在享受的时候更加能体会到幸福。
细细算下来,这些灵活的固定开支,少则省几百,多则省几千,比超时购物每个东西省几块钱,网购到处拼单省10多块的运费要容易多了。而且,我们省下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还能有个好心情。
所以,有了这个省钱妙招,你就大胆的花钱好了,绝对不会吃亏到哪里去。
即使有例外,平静的接受就好,然后继续用“大概率原则”进行选择。毕竟,买贵上当就一次,买便宜会一直后悔。
2、付费后该干嘛?
至于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干什么?
只有一个,用来投资自己的成长进化。
比如,购买技能课程,买书。
因为从长远来看(长期),我们只要把付费省出来的时间和精力投资到最好的选项里-投资自己的进化,我们就能够享受到复利效应带来的好处-实现财务自由。也正因为看的是长期,所以我们会更加耐心,更加看重自身价值建设,而非只关注估值(太过关注估值只会让我们选择欺骗自己)。
你看,付费可以帮助我们排除掉看不见的麻烦,筛选出高质量的知识,节省出精力、时间和好心情。
而节省出来的精力、时间和好心情,要全情的投入到自我进化的建设中,不断的去践行。
因为即便我们购买了技能学习的课程,也只是买了个知识的载体而已,如果没有输入后再加工,生产出产品来,还是没有办法提升自己的价值。那我们当初的目的,提高单位时间的售价,把同一份时间卖出多份的目的,就没办法达成了。
3、成长路径选择
至于进化的方向,可以是多维度的,我们甚至可以变成个“三头六臂”的怪物。
在这里,我觉得对除了升级我们的软件操作系统(大脑),我们还要升级我们的硬件操作系统(身体健康)。因为运算能力再强的计算机,如果硬件经常故障,也会很快报废,成为一堆废铁。
这点去看看现在的医院,天天人满为患,住院部的病床从来没有空着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硬件的升级有多重要了。
所以,为健康付费,邀请私教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这个绝对是超级划算的买卖。
最后一点,付费不光是捡便宜,也是在为了我们能把单位时间卖出多份做铺垫。我们购买专业人士的产品来帮助我们进化,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为他们付费。反过来,当我们进化成可以如此出售时间的时候,别人也会为我们付费,这是多赢的局面。尊重知识产权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在有需要的时候购买付费,创造多赢局面,这才是真正的“会来事儿”。
参考文章
李笑来-《我们重新认识了“付费就是捡便宜”》
© 本文版权归 Emerson Li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