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暑假初中高中补习班2017年中考成绩7月6日公布
与会专家表示,201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英语科目学科的命题工作以《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和《2017年上海市初中英语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为依据,尊重学情,有效考查了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全卷体现了以下特点:
整体稳定
2017年上海中考英语卷仍分为听力部分,语音、词汇和语法部分,读写部分三个基本板块。
吴萌老师认为试卷的考核内容涵盖了初中阶段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而且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题型和往年保持一致。阅读篇目话题丰富、体裁多样、篇幅适中,难度适合学生的水平
题目设计体现了一定的区分度,根据考核目标的能力要求,阅读的难度考核从易到难,从关注文章的事实信息,到上下文理解词句意义,再到较后对于整篇文章主旨大意的提炼概括,检测了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龚尚勤老师认为,试卷题型稳定,难度适中,符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材料新颖
张惠明老师认为,此次的语言素材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在语法部分中出现的“交通整治”、“周末辅导”、“关于失败的体验”、 “共享单车”、“禁烟”以及“食品安全”等都十分贴近学生自己的生活。
龚尚勤老师表示此次的语言素材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性和跨文化性,题材涵盖了学生十分熟悉的一些话题和内容。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经验与材料内容,表达自己的思想,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
周加有老师认为此次试卷的语言地道,内容丰富多彩。试题中的题干涉及面广,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如生活中的热点话题等都有体现。
引导教学
2017年上海中考英语试卷在延续往年风格的基础上,一方面进一步突出了语言的“活用”能力。
徐志萍老师举例说,如在较后一篇阅读中,要求学生在整体理解语篇内容的基础上,对语篇当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更深层的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诠释
另一方面,题目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让老师不拘泥于采用题海战术和押题战术,让教学远离“死记硬背”,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体现了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拓展思维
龚尚勤老师认为今年的中考英语作文题“常怀希望”初看似曾相识,但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学生可以选择某一方面,结合自身的经历,表达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的感悟。写作主题突出传递正能量,更主要的是考查了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徐志萍老师认为此次的作文注重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题干中的中文提示,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多的思路,有助于学生审题,让学生有话可说
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或他人的成长经历,围绕“希望”这个关键词,选择一个角度完成写作,如自己内心的坚持、旁人的无私帮助、社会各方面的关爱等。
专家点评上海中考数学试卷
2017年6月18日下午,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科目顺利进行,市教育考试院在考试结束后邀请了三林中学北校特级教师杨正家、黄浦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顾跃平、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高级教师宋德秀、延安初级中学高级教师沈洁等专家对本次数学试卷进行评析。
与会专家表示,201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科目的命题工作以《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2017年上海市初中数学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为依据,有效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全卷体现了以下特点:
注重双基 区分度好
2017年上海中考数学卷知识覆盖面广,结构稳定,区分度好。杨正家老师认为,本次考试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试题基本为常规题,考点都落在了重要的知识点上,没有偏题、怪题,贴近课堂教学,很好地继承了往年中考卷的特点,区分度较好。
如第25(2)考查的知识点不局限于初三的知识,对知识的考查比较全面,使得整卷的知识覆盖面非常广。宋德秀老师认为,填空题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沈洁老师认为,25(2)要求学生先画出图形,再进行解答,引导学生重视在平时学习中作图能力的养成,补齐这一短板;同时,不同难度的试题分布合理,对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好的区分度。
加强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考查
2017年上海中考数学卷加强了对学生分析、转述、讨论、想象等数学能力的考查,对于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可提供有效的支持。
顾跃平老师认为,第16题本身不难,但是对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第24(2)题,考查了字母代表数的思想方法,这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
杨正家老师认为,第24题要求学生能够从代数思维到几何思维进行转译,第25(2)题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第25(3)对数学问题的转化能力有一定要求。
沈洁老师认为,第17题考查了学生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关系,进而建立方程与不等式(组),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与不同形态的数学语言之间的转化能力,还考查了借助空间想象解题的能力。第24(3)题,在学生真正理解“平移”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点P和点Q之间通过空间想象建立起联系进行解答。
重视应用 加强探究
2017年上海中考数学卷亮点频出,注重实际应用能力、文字阅读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能力。杨正家老师认为,本次考试有大量带有实际应用背景的试题,同时对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比如第17题、第22题、第24(3)题。本次考试还非常重视对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
比如第6题,往年这类试题常从概念出发进行考查,而本次考试从图形中角的关系出发,重视对学生思考过程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第23题解题过程逐步推进,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探究的一个过程。
第18题是对熟悉的图形进行了新的研究,这些都引导了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提高探究性学习能力。
引导教学 避免“题海”战术
2017年上海中考数学卷试题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引导课堂教学回归教材,避免“题海”战术。顾跃平老师认为,本次考试试题中的综合题也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考查。
如第24(3)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平移,这是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能较好地体现教材的要求;
第25(3)题,利用黄金分割这一知识点可快速解题;这些问题都源于教材,能较好地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回归教材,不靠“题海”刷题来提高学生成绩。
沈洁老师认为,第16题、18题要求学生在阅读后真正理解题意才能解答,这些都使单靠“题海”刷题失去作用。
整体稳定
2017年上海中考英语卷仍分为听力部分,语音、词汇和语法部分,读写部分三个基本板块。
吴萌老师认为试卷的考核内容涵盖了初中阶段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而且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题型和往年保持一致。阅读篇目话题丰富、体裁多样、篇幅适中,难度适合学生的水平
题目设计体现了一定的区分度,根据考核目标的能力要求,阅读的难度考核从易到难,从关注文章的事实信息,到上下文理解词句意义,再到较后对于整篇文章主旨大意的提炼概括,检测了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 |
龚尚勤老师认为,试卷题型稳定,难度适中,符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材料新颖
张惠明老师认为,此次的语言素材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在语法部分中出现的“交通整治”、“周末辅导”、“关于失败的体验”、 “共享单车”、“禁烟”以及“食品安全”等都十分贴近学生自己的生活。
龚尚勤老师表示此次的语言素材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性和跨文化性,题材涵盖了学生十分熟悉的一些话题和内容。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经验与材料内容,表达自己的思想,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
周加有老师认为此次试卷的语言地道,内容丰富多彩。试题中的题干涉及面广,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如生活中的热点话题等都有体现。
引导教学
2017年上海中考英语试卷在延续往年风格的基础上,一方面进一步突出了语言的“活用”能力。
徐志萍老师举例说,如在较后一篇阅读中,要求学生在整体理解语篇内容的基础上,对语篇当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更深层的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诠释
另一方面,题目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让老师不拘泥于采用题海战术和押题战术,让教学远离“死记硬背”,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体现了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拓展思维
龚尚勤老师认为今年的中考英语作文题“常怀希望”初看似曾相识,但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学生可以选择某一方面,结合自身的经历,表达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的感悟。写作主题突出传递正能量,更主要的是考查了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徐志萍老师认为此次的作文注重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题干中的中文提示,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多的思路,有助于学生审题,让学生有话可说
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或他人的成长经历,围绕“希望”这个关键词,选择一个角度完成写作,如自己内心的坚持、旁人的无私帮助、社会各方面的关爱等。
专家点评上海中考数学试卷
2017年6月18日下午,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科目顺利进行,市教育考试院在考试结束后邀请了三林中学北校特级教师杨正家、黄浦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顾跃平、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高级教师宋德秀、延安初级中学高级教师沈洁等专家对本次数学试卷进行评析。
与会专家表示,201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科目的命题工作以《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2017年上海市初中数学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为依据,有效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全卷体现了以下特点:
注重双基 区分度好
2017年上海中考数学卷知识覆盖面广,结构稳定,区分度好。杨正家老师认为,本次考试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试题基本为常规题,考点都落在了重要的知识点上,没有偏题、怪题,贴近课堂教学,很好地继承了往年中考卷的特点,区分度较好。
如第25(2)考查的知识点不局限于初三的知识,对知识的考查比较全面,使得整卷的知识覆盖面非常广。宋德秀老师认为,填空题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沈洁老师认为,25(2)要求学生先画出图形,再进行解答,引导学生重视在平时学习中作图能力的养成,补齐这一短板;同时,不同难度的试题分布合理,对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好的区分度。
加强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考查
2017年上海中考数学卷加强了对学生分析、转述、讨论、想象等数学能力的考查,对于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可提供有效的支持。
顾跃平老师认为,第16题本身不难,但是对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第24(2)题,考查了字母代表数的思想方法,这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
杨正家老师认为,第24题要求学生能够从代数思维到几何思维进行转译,第25(2)题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第25(3)对数学问题的转化能力有一定要求。
沈洁老师认为,第17题考查了学生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关系,进而建立方程与不等式(组),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与不同形态的数学语言之间的转化能力,还考查了借助空间想象解题的能力。第24(3)题,在学生真正理解“平移”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点P和点Q之间通过空间想象建立起联系进行解答。
重视应用 加强探究
2017年上海中考数学卷亮点频出,注重实际应用能力、文字阅读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能力。杨正家老师认为,本次考试有大量带有实际应用背景的试题,同时对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比如第17题、第22题、第24(3)题。本次考试还非常重视对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
比如第6题,往年这类试题常从概念出发进行考查,而本次考试从图形中角的关系出发,重视对学生思考过程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第23题解题过程逐步推进,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探究的一个过程。
第18题是对熟悉的图形进行了新的研究,这些都引导了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提高探究性学习能力。
引导教学 避免“题海”战术
2017年上海中考数学卷试题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引导课堂教学回归教材,避免“题海”战术。顾跃平老师认为,本次考试试题中的综合题也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考查。
如第24(3)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平移,这是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能较好地体现教材的要求;
第25(3)题,利用黄金分割这一知识点可快速解题;这些问题都源于教材,能较好地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回归教材,不靠“题海”刷题来提高学生成绩。
沈洁老师认为,第16题、18题要求学生在阅读后真正理解题意才能解答,这些都使单靠“题海”刷题失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