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有过的心情
中午偶尔打开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这本书,看了前几行,发现是写插队生活的,本没打算继续看下去,因对这类文章并不感兴趣,但看文章并不长,便接着漫不经心的读了下去.后来读着读着竟发觉文字不寻常的简洁与流畅.一路读下去,察觉不到作者思路的间断,通篇也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而更重要的,是隐藏在文字间那带有浓重乡土气息的存在的真实和对生活的热爱,陕北黄土高原那贫瘠的景象在眼前铺呈开来,那黄牛,那白老汉,那秋天的长满野草的荒野,那陕北农民口中的"子推""玄谎",竟似曾相识一般,仿佛我曾到过那个地方,跟白老汉谈过话...,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让你感叹生命的饱满和充实.我不禁感叹史铁生的敏锐,能在物质精神都匮乏的插队生活中活得这么有滋有味,能将一个平常的老汉刻画的这么清晰,真实,能在如此短的篇幅内传递出这么多关于陕北民风的信息.
而这期间,对于自己双腿病痛的描写却实如此的简略,一笔带过,像是感冒咳嗽一般无关紧要.我想史铁生一定是一个对生命,对存在饱含热情和宽容的人,一定是一个异常刚强的人.他的文字真实的写着他自己,所以才有如此大的震撼力.读完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个小时,而我的心情依旧不能平息,有种想流泪的冲动,或许是他文字内里的生命的饱满冲击到了我,让我觉得自己这个喧哗的都市,每天像机械一样的在看似华丽的办公楼工作,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然后看些无聊的电视节目放松自我,再倒头睡觉,是怎样的一种对生命的浪费,对存在的不尊重.那些简洁的,一个都不闲多余的文字仿佛也在提醒我自己的存在有多少是那么的虚无,不真实,不实在. 人生,更多的应该是形而上的追求,而在这大都市,在这熙攘的人流中,不注意便会迷失了自己.甚至有段时间,我开始功利性的认为读哲学,读文学是无用的,看电影也盯着双语的字幕练习英文,连听音乐都没有享受可言.我的心仿佛被冻结了,更确切的说,是被这现实,一切向钱看的现实浸没了,没有了美的直觉,也没有了关于美的思考.现在想起来真想扇自己一个耳光,可以早点清醒的看到,原来被物质渗透的生活其实是多么的华而不实,醉心于物质的我像是一具行尸走肉.只有带有精神的人才是鲜活的,而那精神的养料靠我们不断的从书本,音乐,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摄取,然后再把这些转化成思考性的精神.
感谢史铁生,他让我从一段混沌中清醒,并意识到生活最需要的是真实的自我.
而这期间,对于自己双腿病痛的描写却实如此的简略,一笔带过,像是感冒咳嗽一般无关紧要.我想史铁生一定是一个对生命,对存在饱含热情和宽容的人,一定是一个异常刚强的人.他的文字真实的写着他自己,所以才有如此大的震撼力.读完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个小时,而我的心情依旧不能平息,有种想流泪的冲动,或许是他文字内里的生命的饱满冲击到了我,让我觉得自己这个喧哗的都市,每天像机械一样的在看似华丽的办公楼工作,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然后看些无聊的电视节目放松自我,再倒头睡觉,是怎样的一种对生命的浪费,对存在的不尊重.那些简洁的,一个都不闲多余的文字仿佛也在提醒我自己的存在有多少是那么的虚无,不真实,不实在. 人生,更多的应该是形而上的追求,而在这大都市,在这熙攘的人流中,不注意便会迷失了自己.甚至有段时间,我开始功利性的认为读哲学,读文学是无用的,看电影也盯着双语的字幕练习英文,连听音乐都没有享受可言.我的心仿佛被冻结了,更确切的说,是被这现实,一切向钱看的现实浸没了,没有了美的直觉,也没有了关于美的思考.现在想起来真想扇自己一个耳光,可以早点清醒的看到,原来被物质渗透的生活其实是多么的华而不实,醉心于物质的我像是一具行尸走肉.只有带有精神的人才是鲜活的,而那精神的养料靠我们不断的从书本,音乐,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摄取,然后再把这些转化成思考性的精神.
感谢史铁生,他让我从一段混沌中清醒,并意识到生活最需要的是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