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伟大航路】 第廿五话 边境国门
在喀什呆了几天后,我们前往又一个边境小城——塔什库尔干,这里有一个国门口岸叫做红其拉普,国门对面就是巴基斯坦。
塔什库尔干这里我也有很美好的回忆,当年也是包车前往,本来只是打算去红其拉普看一看,结果包车的师傅带我们来到一片广阔的草场,草场旁就是雄壮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在草场上有牧民,我们很便宜的价格就骑上了他们的马,在无边的草原上玩了一下午,这是我生平骑马最惬意的一次。当晚我们就住宿在一个当地柯尔克孜族人的毡房里,他给我们做了晚饭,很有趣的和我们聊天。也是让人觉着永世不忘。
上次这位包车师傅还带我们去了一处冰川,在他带领下,不但第一次亲眼见到了冰川,还直接走上了冰川上面!
怀着这份心情出发奔向塔什库尔干。从喀什出发后一路还算顺畅,可是到了一个叫红山的地段,这里开始正在修路,路途变得异常坎坷,而红山这里也是拐向那个冰川的地方,但看如此修路情形,通向冰川的道路似乎更加困难,我们便未在向冰川行进。






艰难困苦的前行着,忽然前方就是一片碧波,这又是许久以来又一次见到清澈碧绿的湖水。隔着湖水,对岸是一片高大沙山,在蓝天白云碧波的映衬下这片沙山是一种象牙白,远远看来似乎极为细密,如同沙画一般。这里就是白沙山。一路的颠簸,到此看着鬼斧神工的奇景,稍微休息一番,接着又开始在颠簸中上路。



这一路时断时好,不知何时是尽头。
记得当年过了白沙山后不久就要拐向那片草原。我还记得那片草原所处位置叫做阿克陶。一路便留心看路,而似乎就未有其他岔路,正在奇怪是否已经找不到当年的地方。远远似乎就能看到慕士塔格峰了,于是更加留意的观察,渐渐发现一些山峰似曾相识,似乎就明白了,现在我们正走的这条路就是穿越着那片记忆中的草场,道路两侧确实就是大片草场,然而如今沿着公路已经拉起一排铁丝网,无法让人越过公路走进草场,草场中也没有了放牧的牧民,也不见了那几栋小毡房。回望故地,寻找曾经策马奔驰过的地方,略有些失落。向着远方的慕士塔格行去,不久看到路边有大石,上有刻字,似乎这里将要开发成一片景区,尚在建设中,果然这片好地方还是被开发了,心中多少有些五味杂陈。







又在崎岖的道路颠簸中行进许久,又是在快傍晚时终于到了塔什库尔干。这个边境小城,曾经给我的感觉也特别好,这里有一座古城遗迹,石头城,城外还有一片草地,也是水草丰茂,这里主要民族是塔吉克族,一个宁静祥和的小城。当年过来时,有位从北京来的游客正准备来此开家青旅,正过来寻找合适的房子。
再次来到塔什库尔干,县城如今似乎也修缮了一番,城中街道都宽敞平整了许多,城外也还新开发了一大片地方,新建了不少屋舍,还有一片度假村。看起来往来游客还不少。在城中找到一所青旅,但一问居然客满了。也不知是否就是当年那位同伴所开。
接着来到老城中寻觅住处,老城的样貌似乎还未大变。住下后,根据回忆寻走到石头城。石头城在城边一个小土山上,大约是唐朝时期一个堡垒,如今仅剩残垣断壁。傍晚时分斜阳照耀,映出一副苍凉厚重画面。



石头城后就是一片草场,这里叫做金草滩,如今正是草木茂盛,不少的牛羊惬意的漫步草滩,悠然自得。如今草场上修了栈道,游客只能在栈道间行进。从石头城慢慢走下到草滩,正是夕阳下山。草滩上牧民开始驱赶牛羊走回自己的圈中。一个大概也就10来岁的塔吉克小姑娘,长得就像个俄罗斯人,在草地各处奔走,熟悉的叫唤着自己的牛往远处一个帐篷走去。








休整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出发去红其拉普口岸。去红其拉普需要在城中办理边境通行证,一早来到办理处已经排起了好长队伍,好在办理手续快,不多久就排到办完。从县城出发至红其拉普大概还有100km,道路倒是不错,可是一路走去天气就开始变差,厚重的浓云越走越阴沉。最终到了国门前居然又开始下雪……
在一片苍凉的道路远方耸立着一座雄壮的大门,这就是国门。国门对面就是巴基斯坦。
这片荒原中仅有这座大门,及其旁边一个兵站,上次来此,兵站建设看起来也不太好,感觉条件艰苦。道路修至国门就戛然而止,对面巴基斯坦地界就是土路一片。如今这里也大有改观,兵站房屋焕然一新,巴基斯坦那方也是铺装良好的道路通向远方。
同时人也多了起来,我国这侧不少游客,界碑对面也有不少巴基斯坦的游客,大家隔着过节互打招呼,拍照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