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故事
我发现自己有个本事,就是编故事。说是个“本事”,其实并没得到任何人的相关评价,完全凭借本班孩子对我所讲故事的情绪反馈。孩子的反应总是最自然,不掺一点假的。当然也不排除是本班孩子习惯了我说的一套,对我所说的故事带有点自然而然的喜欢。
刚开始编这个故事那天,完全没有想到它的生命力直到现在还如此顽强,经久不衰。前段时间的餐前活动,想让孩子们情绪安定一些,我开始编《小鲨鱼历险记》的故事。说起创作背景,也是联想到其他活动里有个关于海底动物的故事,于是很顺脑的一迁移,故事场景就有了。至于主角的设定、名字全是临时起意,故事的所有情节都是现编现讲,也还合情合理,算得上流畅。
之所以会觉得这算个本事,就在于编的不是一集完,编成了连续剧,每集还能设个悬念,有点一千零一夜的味道,可能这也是一直吸引孩子的方面吧,以至于经常有孩子说:“刘老师,给我们讲小鲨鱼尼克的故事吧”。是的,小鲨鱼叫尼克。
故事围绕着小鲨鱼尼克因寻找妈妈,独自在广阔的大海里闯荡,一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怪事,通过自己和朋友的努力将危机一一化解。故事主旨是正义、勇敢,富于爱心的小鲨鱼用自己的力量在不断帮助海底朋友,同时不忘初衷寻找妈妈。很传统的故事类型,根正苗红,讲故事还不忘弘扬正确的价值观。
品味、构思不算精妙,胜在情节转折,出乎孩子意料,能给他们新的冲击。另外依赖于平时的科普知识,故事里提到的洋流、败血症、休眠火山等等,也不是完全天马行空的胡诌。
每当孩子听到这个故事,教室里瞬间就静了,所有的小眼睛看着我,无需提醒异常自觉。讲述声音能小则小,没有夸张的表情,没有演员般的演技,就像和朋友聊天样,将故事娓娓道来。这时候,其他老师可以很轻松舒适的做着自己的事,我也觉得很舒服,似乎是一种紧张忙碌半天后的放松。
我不知道在孩子心里,是不是和我一样构建了一幅海景图,图里的尼克在穿梭,发生着一个又一个故事,或许吧,或许在他们心里的那片海比我想象得更美。
(要不要把故事连载出来呢?最开始讲的部分,有些自己都忘了……)
刚开始编这个故事那天,完全没有想到它的生命力直到现在还如此顽强,经久不衰。前段时间的餐前活动,想让孩子们情绪安定一些,我开始编《小鲨鱼历险记》的故事。说起创作背景,也是联想到其他活动里有个关于海底动物的故事,于是很顺脑的一迁移,故事场景就有了。至于主角的设定、名字全是临时起意,故事的所有情节都是现编现讲,也还合情合理,算得上流畅。
之所以会觉得这算个本事,就在于编的不是一集完,编成了连续剧,每集还能设个悬念,有点一千零一夜的味道,可能这也是一直吸引孩子的方面吧,以至于经常有孩子说:“刘老师,给我们讲小鲨鱼尼克的故事吧”。是的,小鲨鱼叫尼克。
故事围绕着小鲨鱼尼克因寻找妈妈,独自在广阔的大海里闯荡,一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怪事,通过自己和朋友的努力将危机一一化解。故事主旨是正义、勇敢,富于爱心的小鲨鱼用自己的力量在不断帮助海底朋友,同时不忘初衷寻找妈妈。很传统的故事类型,根正苗红,讲故事还不忘弘扬正确的价值观。
品味、构思不算精妙,胜在情节转折,出乎孩子意料,能给他们新的冲击。另外依赖于平时的科普知识,故事里提到的洋流、败血症、休眠火山等等,也不是完全天马行空的胡诌。
每当孩子听到这个故事,教室里瞬间就静了,所有的小眼睛看着我,无需提醒异常自觉。讲述声音能小则小,没有夸张的表情,没有演员般的演技,就像和朋友聊天样,将故事娓娓道来。这时候,其他老师可以很轻松舒适的做着自己的事,我也觉得很舒服,似乎是一种紧张忙碌半天后的放松。
我不知道在孩子心里,是不是和我一样构建了一幅海景图,图里的尼克在穿梭,发生着一个又一个故事,或许吧,或许在他们心里的那片海比我想象得更美。
(要不要把故事连载出来呢?最开始讲的部分,有些自己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