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教会我最重要的事
查看话题 >我爸帮我治好了拖延症
如果让我介绍我爸, 我会说他是个军人。虽然他现在早已经离开军营,但在我的印象中,他军人的面貌却一点也没改。 军营里练就的生物钟让他每天雷打不动的六点起床九点钻被窝。六点或九点,无论哪个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都显然是天方夜谭。但我爸其实还年轻的很,一来他从二十多岁就是这么个作息,二来,即使年过五旬,他从头到脚的精神利索样,也时常让人误会了岁数。 我爸是个有偶像包袱的人。大半辈子他从没哪天不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决不能让衬衣的领子塌了,或是西裤的裤线拧巴。我爸是个严苛的人,对工作是,对自己更是。但对我不是。 我爸是个和蔼的爸爸。颜语间掩饰不住对我一百二十分的爱。即便这样,他瞪眼我还是从心眼儿里发憷,虽然他也并不常瞪眼。招惹他瞪眼最多的就是我的拖延症。他是个将守时精确到分秒的人,而我是个以小时为单位无限拖延的人。因为拖延这件事,我爸已经和我妈斗争了一辈子(文斗非武斗),他终于还是看清了形势,而现在把重点转移到了我身上。他大概有个心愿----女儿日后定是要继承自己雷厉风行的光荣传统:这么有价值而且稀有的品格不去继承未免可惜。 其实我自己又何尝不想从拖延症中痊愈,我想不光是我,拖延症现在已经比高血压,心脏病,不孕不育还要普遍了。更奇怪的是,它还引领了一种怪趣味歪三观的潮流,似乎不拖延就不年少,越年轻就越拖延----我也恰好正是年轻大军中的一员。 在我小一些的时候,那时的风气还是拒绝拖延,迟到可耻。然而我还是表现出了拖延症的先兆: 暑假作业永远拖到最后几天写。后来慢慢的,风向变了,拖延成了常态。大部分人都不约而同的遵循着错后的时间线,而也正因为这种不谋而合,大家倒是心照不宣的格外和谐:几个人约了6点吃饭,6点半到7点,大家陆陆续续的入了席。谁会真的六点到?到了也是浪费时间等别人。于是拖延倒成了攀比,只要不出头,不掐尾,取中才是道。 然而,那个当真六点钟准时到的人就是我爸爸。 我爸对于治疗拖延症是有理论基础的。拖延症分三种: 主动拖延,被动拖延和消极拖延。 举个好吃的栗子,来说明一下三种拖延有何区别。还是暑假作业,一般小孩只是一时贪了玩,但心里还想着做作业这么一码事,于是把理应预留出的作业时间拖到了最后,但无论早晚,作业还是要完成的----这是被动拖延,这种孩子的自控力还是有的,只是因为种种原因颠倒了主次。但总之是虚惊一场,并没造成什么太坏的后果。这时候可以找个借口,争辩一下:好饭不怕晚。 另一些小孩,贪玩的时候虽然也知道作业的事,但玩着玩着就失了自控力,以至于最后留给作业的时间大大的不够用,以至于需要完成的任务也就消极对待,降低质量得过且过。这就造成了消极拖延,不仅影响了办事的效率还影响了办事的效果。 最无可救药的就是主动拖延了。这样的孩子明知道有暑假作业的任务压在头上,却抱着侥幸的心理选择无视。或许对比暑假作业,并造不成什么大后果,但长大了,成人了,事事如此,不仅是自己的灾难,也是别人的灾难。 我的拖延还不至于发展到这么严重,于是我爸认为我还是有救的。治疗拖延最关键的还是自主,就好像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如果一个人主动的享受拖延,谁都是没有办法治好他的。 如果你在等我讲我爸帮我治拖延症的具体药方,我只能十分抱歉的说,我没有。因为身教远大过言传。不管是军队的遗风,还是对自我的要求,爸爸的守时和严谨都是令我佩服的,只想到一点: 我若传承,他就会骄傲。这就足够督促我一点点克服拖延的毛病。 2017年6月18日,我比预想的早一个小时收工,可以早点回家陪他过个父亲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