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好玩的一本书-《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
我看这本书是因为一直关注青铜器,青铜器上的纹样很有规律却不能明白其代表了什么含义,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思路,最近刚刚看完一些三星堆的内容,可以和这本书中的一些思路契合,而在楚辞中关于太一等神的赞颂也可以和这本书中的思路构成一个比较立体的感受。 这本书图多,我觉得是优点,洛书河图不是数理化,我们现在是不可能真的破解其中的含义的,图给了一个最接近事实的感观。这是个无法言说的有趣事物,指望着一本书破解一个混沌世界的秘密完全不可能的,如果喜欢这个主题,这本书只是其中一片叶子。 中国的古文化的丰富性是非常立体的, 但是需要用一种玩味的态度去寻找感受,答案, 真相,永远不存在的。 得到一个不常见的思路是很值得的。
举个栗子:比如对良渚文化玉琮上经典的神兽的解释,和《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著)是两个思路,阿城敢想敢说,张光直却是作为一个专业的史学者,慎重的提出观点。能了解两种思路便可知道世界任何事情都可能存在N条解释。而我拿着两本书对比一个观点也算是找到了点乐子。认真比对后,得出自己的观点(什么观点我不告诉你),也算是有收获。
我是带着问题看这本书的,但是没有找到答案,看完这本书一年以后,我终于在另外的书中找到了我的需要的答案,得到答案那一刻,是最得意的。想得瑟一下,也没处说,就自己美一下就过去了。
顺便说一下楚辞,在我阅读的关于历史文化甚至古典文学方面的书,有太多都是在楚辞里挖宝,引用楚辞的内容,甚至在汉代画像石的分析中也引用了很多楚辞的内容。所以想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楚辞是必读中的必读。
再后记20170617
今天看了一些豆瓣上评价这本书的,有些否定观点我觉得有点过了,宇宙这么大,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谁知道谁,这么糊里糊涂的一件事,让各种情商智商的人发挥自己的智慧表达一下都是可以的。类比是没意思的,非得说这本书是错的,那本书是对的。这世界原本就是一滩稀泥,哪里分的出半斤八两。
谢谢读完我的读书笔记,支持我就点击一下喜欢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