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故事
查看话题 >夏日—深夜食堂
如果提到中国的深夜食堂
大家的感受应该是大排档,深夜小酒馆,面馆等等,非得有个正确的答案,都在你的脑海里,你的记忆里。
如果在夏天提到深夜食堂
我感受最深觉得最贴切的,就是充满"烟火气"的烧烤摊。
傍晚五六点钟开始摆桌子,马扎。辣酱,醋,这样的预备调料分散在各个桌上。烧烤架的炭火点燃,烤串儿的大师傅光着膀子,肩膀上搭着一条毛巾,不停的扇着蒲扇,备好一晚上的好火候。
未等太阳完全落下,热气褪去,人们便陆陆续续的来了,或是一对情侣,或是一家人。
"一斤羊肉,半斤牛肉,十个翅中,板筋,一锅涮肚儿,一盘黄瓜,两瓶冰啤酒,…,"
菜单一张接一张的被撕下,分别送往厨房个大师傅那儿。老板娘坐在桌子旁,边记账,边和老顾客打招呼。
常来的几位都是老面孔,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到放花生毛豆的盒子旁边,抓上一把,边吃边点串儿。
也有只身而来的,在树下不惹人注意的地方一坐,跟老板点点头就算打过招呼,不用点菜,老板娘便会嘱咐着"他不吃羊肉,记二十个牛肉,一瓶啤酒"。简简单单,很多个夏夜向来如此。
不一会儿,几乎所有四四方方的小桌上,都坐满了人。
夜色笼罩了上来,强光的照射灯,把整个摊子包围起来,喧嚣热闹。
一个桌子,便是一个小小的天地,人们大声的畅谈着自己的近况,今天的天气,菜肴的味道。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这个时候释放。遇上朋友相聚喝多了的,说已经不能尽兴,拿酒瓶伴奏,唱起来的不在少数。邻桌觉得吵,彼此两句不合,就要撸袖子的也有。这时,老板就会分别给两桌上盘毛豆,花生,螺丝啥的缓和矛盾,"能在一个地方吃饭的都是朋友,来来来,先吃着,急啥啊,串儿马上就来~"
这时,炭火正好,烟雾缭绕,架子上的翅中已经烤的金黄,滋滋淌油。大把的孜然粉,辣椒面看似狂野,实则均匀的落在肥瘦相间的肉串儿上。炭火混着孜然粉,辣椒面,加上烤出肉的香气,诱惑着过路的人,让桌旁的人迫不及待。
这样的环境,可能让大部分平时很"正经儿"的人都正经不起来。平时文静的姑娘,也大口的喝着啤酒,不顾形象的吃着肉串儿。锅里的牛肚沸腾着,白菜,腐竹,金针菇纷纷下锅。
来的早的,大多在八九点钟就结账了。大部分人在十点,十一点钟就散了。
到了零点,热闹了大半个晚上的摊子,暂时的安静了下来。风扇不停的摇头,呼呼的吹着。烤串儿的大师傅,点上一根烟,短暂的休息。帮忙的小姑娘,小伙子打扫了一桌又一桌的卫生,啤酒瓶拎了一箱又一箱。
接着三三两两的客人来了。
跑长途的司机,十几个刚刚下班的工人,失恋的年轻人……
炭火重新明亮起来,熟悉的味道又扑鼻而来。
夏日的深夜里,大地积累了一天的热量慢慢散去,月亮悠悠的挂在天上,风带吹来了丝丝凉意。
安排好客人,摊上忙活了一晚上的人们得空坐下来,聊天打牌。
凌晨三四点
环卫工人开始清扫道路
路上又看到了早起上班的人们
忙碌了一夜的人们,收摊回家了。
对他们来说,夜晚才刚刚开始。
人们在不同的城市里,过着不同却大致相似的生活。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点,总有人会满足你的味蕾忙碌,而我们在感受这份忙碌的同时,心灵或许也得到了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