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亲戚
不认同我妈的那一套人情世故。 她把别人对我们家的不论什么方式的恩情,都要用请别人到家里来吃顿饭来作为感谢。比如今天一早就让我爸把她唯一的舅舅,从她表兄家接到我们家,而且她还专门请假一天,在家里陪他。因为她舅舅的儿媳妇对她舅舅不孝顺,所以她就把她刚做了手术的舅舅接到我们家来住两天,要给他煮好吃的。
老人家真的很可怜,养了两个女儿,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入赘到了别人家,以前家里穷,没办法,养不起更多的人。有一个女儿在成都定居了,做服装生意,进入中产阶级了;另外一个女儿在西藏种蔬菜卖,入赘到别人家的那个儿子去了新疆,也在做生意,大儿子留在南充,是一个建筑工人,孙子已经上小学了。按照农村的习俗,女儿出嫁了,就不算家里人,小儿子入赘到别家,也算外人了,奉养父母的责任就当落在大儿子的身上,生老病死都得老大负责。时代不同,自然老大也就把规律改了,不管是赡养父母,还是生病住院,只要涉及到经济,就都把几个兄弟姐妹算上,费用平摊。比如,这次老人家做手术,医保报销的费用除外,一共就花了,3000多块钱,4个子女均摊800多,因为老伴儿几年前过世了,手术期间没人照料,老大还要报销他伺候老爷子做手术那两天的误工费。
这个要求还是老爷子在微信上通知的大家,拒我妈说,是老大把微信摁着,让老爷子说的,怕老爷子说的不清楚,还在旁边指挥老爷子:“你说大声点。”
老大一家对老爷子的“孝顺”事迹,每次我妈和老爷子其他几个儿女聚会的时候,都会狠狠吐槽。
老爷子80岁了,除了过年过节到成都女儿家,或是被大儿子不情愿的接到家里呆几天,其他时候都一个人住在乡下。
老爷子年龄虽大,心里不糊涂。在儿女孝道这方面,他什么都只能要接受。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