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香格里拉的一点点能记得的
云南行没留下什么文字,照片嘛也是瞎胡闹。去了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最舒适的是大理,最新鲜的是香格里拉。
大理大概是有朋友带着的关系,不用费脑子,跟着瞎走。吃到地道的云南小吃,走过最普通的大理街道,苍山洱海不用说了,各种游记里写成什么风格的都有,就不赘述了。
香格里拉倒是想再回忆一番。
在丽江约好了去香格里拉的车,与四个浙江女生一起经过大概三到四个小时到的香格里拉,一个人还不到100的车费(记不清楚具体数目了)比自己打顺风车或者坐汽车方便而且价格也相对划算。司机是一个藏族中年大叔,车上摆着金灿灿的佛像,还有应该是他们叫做“活佛”的照片,据说是保佑一路平安的。中途遇到景区如果我们想去看大叔还会停车让我们沿途观赏一下,附加帮忙拍照的技能(拍得还不错)。途中遇到路边卖一桶一桶草莓的大娘,大叔下车买,我看着红彤彤的草莓垂涎欲滴,摇下车窗问到一桶才20块,赶紧要求大叔帮我们也买一桶。没想到大叔说:“一桶就够吃了,买太多吃不完要坏的。”我才知道原来他是给我们几个买的。草莓吃了,个大,量多,味儿甜,大叔说这是乡民自己种的。
后来开着开着,路两边越来越空旷,草地也越来越多,牛羊也渐渐成了窗外掠过的风景,大叔告诉我们这就是到了藏区了。确实,看到了藏区特有的风马旗了。其实这趟云南之行天公一直不是很作美,看天气预报还以为香格里拉也会下雨呢,没想到是晴天。藏区的天真的是很蓝,很低,看得人心非常宁静。
我们住在香格里拉的独克宗古城附近,跟大理和丽江相比,香格里拉人烟稀少地简直不像旅游胜地。路上行人寥寥,街边小店门可罗雀,只是车多,而且车带起的尘土比较大,我带着的口罩终于在这个时候发挥出了它该有的作用。到了客栈问老板附近有没有推荐的美食,老板笑着说这里除了牦牛火锅还是牦牛火锅,好吧,我们大中午就吃了顿牦牛火锅,没吃出跟普通的牛肉有什么差别哈哈哈。只是,我们得出这里的人们可能是把薄荷当做香菜来使了,我们可以接受它在汤里,但是如果把薄荷叶吃到嘴里,那个味道⋯⋯有点一言难尽。
下午去了松赞林寺,看的资料忘得差不多了,就是去感受那种藏传佛教寺庙的神秘感吧!到了地儿才知道那些照片都不是靠P图的,现实中,松赞林寺就是那样,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感觉。庄严,肃穆?好像都不是,就是一种很平静,很虔诚的感觉。走在石阶上,天空一半是乌云,一半是蓝天阳光,乌鸦低叫地飞过,还有转经筒,檐角风铃的声音,到了那儿不由自主地就会放空自己,什么也不想了。遇到了手上拿着经轮不停地转着的老僧人,也看到坐在寺院台阶上用手指挖着冰激凌吃的小僧人。讲解员说藏传佛教是大乘佛教的一支,僧人们是一辈子不能娶妻生子的。所以看到大概才五六岁的小小僧人,就理解了藏区人人信佛的虔诚了。
晚上约到了第二天去普达措国家公园的顺风车,司机是一个藏族小伙,年龄大概跟我们差不多,很活泼,很爱聊天,顺风车的伙伴是一个北京小伙,一对南方人情侣(?)。司机扎西路上还给我们讲了藏族的一些风俗,比如藏族姑娘小伙看对眼儿了就要送刀,卓玛的是小刀,扎西的是大刀,看到身上有配刀的姑娘就不能招惹了,否则会有麻烦的。还说藏族姑娘是以黑和高原红为美的,越黑,高原红越明显就越美,顺带“嘲笑”了我们这些人“白得吓人”,当下觉得自己的帽子和口罩有点夸张。小伙还在路上唱了一首藏语歌,虽然听不懂他唱的内容,不过旋律非常美,配合上窗外的蓝天,很能理解藏族人天生一副好歌喉这种说法。
普达措公园确实也很美,好山好水,空气也好。奈何姨妈附体,走到中午、下午的时候就有点体力不支强撑着了。下山后喝了一杯牦牛奶又趴着好一会人才缓过来。回程仍然是上午送我们来的司机,噢在停车场他还顺便从野猪嘴下救了我的小伙伴哈哈哈。
离开香格里拉的客栈前老板娘还送了他们自己包的粽子,顺便泡了一杯黑枸杞水给我们。
在香格里拉遇到的人都很不错,每一位藏族司机,问路的帅藏族警察,景点里的藏族姑娘,路边店里的藏族大婶,都非常棒,是可以非常明显感受到善意的一群人。给送我们去汽车站离开香格里拉的藏族女司机说了一句“扎西德勒”,她也回了一个“扎西德勒”,就这样告别了香格里拉。
后来想想,如果再有一次机会去香格里拉,我可能会想多了解一些人文吧,藏区文化对我来说确实有神秘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