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0)人间失格
在读这本书之前,从来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作品。
那些复杂又矛盾的仅占有十分之一秒的思绪,都被作者一个一个摊开来慢慢描述,纤毫毕现。剪开皮肉,剔掉骨头,把肉切片摊平做成标本。我们脑海里那些闪念,尽管不敢面对,却也真实如此。
可是我们要做“好”人。
好人就需要不停否定掉自己“不合适”的想法,擦掉、剪掉、删掉,仿佛从来不曾出现过。渐渐地,就将自己也忘掉。
这些在本性与社会的夹缝里迂回,却始终未曾深喑其间奥秘的人,痛苦地活着,最终被社会推啊推啊推到绝境。
社会就是人,一个一个的人,就这样把他们推下悬崖。
我仿佛看到一群一群人,轮番地、不停地、嘶吼着或静默着往下跳去。
轰!一声闷响,血肉模糊,我的左边头皮有些发麻。
讽刺的是,如此竟然能找到一份工作——漫画家。艺术者,精神病人似乎一直以来都是近义词。又如何适合被框定在无法施展的牢笼之中呢?
社会需要稳定的成员,需要合时宜的语言,得体的装扮,社会需要我们都住在excel无差别的1024*1024的格子中,不要逾矩——思想和行为都是。
社会需要时刻能够把握你的状况,了解你的思想,定位你的坐标。
这又是为什么呢?
人和人之间,缺乏信任,又彼此揣测。
你跳上餐桌高歌一曲,人们会紧张。哪里有正襟危坐来得安全?
人间失格,人间就是人与人之间,失去了那个excel格子的框定,也就失去了为人的资格。
——————————————————————————
世界的A面、B面究竟是怎样比例我不得而知。若A面是那些欣欣向荣的一切,B面则是阴郁的残忍的绝望的所有。
走在地铁站中,看着满墙的广告——他们都在拼命给人打鸡血啊、洗脑啊——哪里有那么多的斗志,哪里需要那么多的商品。然而这个巨大的泡沫,却推动着每一个路人向前行走的步伐,支撑着每个人明天睁眼的希望。
如若一切面具取下,粉饰卸除,又有多少人生不是徒劳呢?
我们竞争,地铁里的每一个都是我的对手。他们依附在某个巨大的实体怪物之上,就好像寄生虫和苔藓,用心血去滋养这个怪物,希望它能为他们去拼杀,以攫取更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