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悲剧不再重演:父母如何帮助孩子跨过“高考失利”这道坎儿?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真可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随着每年高考季“学霸+校花”、“某某童星变学霸”的热搜不断地跃然纸上,我们也越来越多的看到了高考的另一面——各种跳楼、自杀、轻生的新闻也不绝于耳。那么今年,在高考刚刚结束不久后的这段日子里,作为父母的你,要如何陪伴孩子度过这个特殊的假期?如何帮助帮助还跨过“高考失利”这道坎儿呢?
父母需要提前做的准备
1. 父母的心态调整 随着高考季的来临,紧张的不仅是学生,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中国的高考文化,让很多人至今依旧在潜意识里相信:“高考是唯一可行的、最好的、最正规的个人成长方案”。似乎“高考失利”了,未来就完了,家里就愁云密布了。对于一些父母来说,高考似乎是他们的一个心结、一个没有完成的梦想,他们潜意识里希望孩子可以“为他们圆一个大学梦”、“争一口气”、“有出息"等等,所以,在我们开始实际的行动之前,我建议各位父母,先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努力把那些杂质剔除。只有父母自己先能正视“高考失利”这件事情了,才可以带着孩子往下走。 2. 营造温馨和睦、充满爱和关怀的家庭氛围 很多“高考失利”的孩子在刚刚考试结束的时候,就已经预感到可能“考砸了”,内心充满不安和惶恐。这个时候,他们的内心和情感上都处于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一方面沉浸可能“考砸了”这个事情和情绪上无法自拔,另一方面又敏感于周围人对她的反应。这个时候,明智的父母,一定要一切照常,用“无声”的方式和孩子这个阶段愿意接受的方式来表达“爸爸妈妈都爱你”、“没关系的”这样的信息,让孩子在父母的羽翼下感到安全和安静。 3. 多安排出来一些时间陪伴孩子 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是孩子成长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虽然孩子喜欢有自己的空间,但这个时候他们需要有一定距离的、成人式的陪伴。尤其是,家长需要特别留意观察孩子在这个阶段的情绪、行为和接触的人。 4. 提前了解一下除了高考之外的其它学习途径 这个工作,其实应该在孩子高考之前父母双方就要开始多方面取经的同时协商一致:孩子的未来到底有几种可能性?在国内拿本科、硕士还是出国留学? 如果留学,是选择英、美、澳、加还是选择日、韩、欧州小国? 如果在国内,那么高考失败了怎么办?是复读还是认命(没有一本就二本,没有二本就三本,没有三本就专科……)?还是可以采取曲线救国——成人高考、远程、自考、电大?父母心里应该提前做好安排,心里有底才不会慌乱。

父母需要采取的关键性的行动
1、帮助孩子正视高考 高考结束后,之所以那么多的孩子会绝望,多数是因为对未来迷茫、把高考看得过重、对人生没有一个整体地了解和认知。这些孩子通常情况下会把高考当做人生的终极目标,至少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他们对象牙塔外的世界还感到十分的遥远和陌生,他们可能觉得“高考”是通往美好未来的唯一途径,像一个溺水的人手中抓到的唯一救命稻草一样,当“高考失利”来临,他们会感到自己的世界全面崩塌、他们的未来彻底绝望…… 这个时候,需要父母挺身而出,帮助孩子抗住他们所无法抗住的“天”,因为孩子们感到“天塌了”。这个时候父母的鼓励、引导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父母需要巧妙地用孩子所能感知和接受到的方式让孩子知道“高考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和全部,它不过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小站而已。”

2、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高考失利”可以说是孩子成年之后所遇到的第一道坎,他们会像曾经面对青春期一样地感到陌生、恐惧和手足无措,这个时候很多孩子——无论是外向还是内向的孩子,都会出现情绪巨大的波动,心理素质稍微弱一点的就会滑到“抑郁症”的边缘,这是非常可怕的,因此父母要密切关注孩子高考期间的情绪变化,如果出现了以下这些症状,父母就需要特别引起注意,必要的时候,建议父母带孩子去一线城市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周期性的面谈。 A. 情绪持续低落: 如果孩子这段时间突然变得有些郁郁寡欢、不喜欢与人接触、不喜欢讲话、很少笑、对事物反应有些迟钝、经常一个人待着发愣/走神、容易烦躁(尤其是被打扰的时候),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尤其需要关注那些本来就很安静、很乖的孩子,他们的情绪通常缺乏有效的发泄和疏导,内心容易产生情绪的积压。 B. 沉溺&逃避现实: 父母要特别关注孩子近期的行为变化,如果孩子开始利用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沉迷在一些诸如:读书、游戏、手机、虚拟网络社区、小说等等容易与现实产生脱节的活动中的时候,父母需要特别地警惕,可以帮助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最大化地转移注意力的同时,尽量与现实进行融合,但是一定要注意孩子目前的情绪阶段,如果已经到了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的状态,那么就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坐下来积极进行疏导,如果孩子对父母感到厌烦,这时候最好以旅游的名义带孩子去一线城市找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 C. 情绪波动大: 孩子的情绪出现忽高忽低的状态,要么过于激动,要么过于偏激,喜怒无常;一句不经意的话、无关痛痒的玩笑,孩子可能就会被激怒、情绪/行为不受控制、突然大哭、感到压抑、任性甚至有暴力倾向等。 D. 情绪表达障碍: 通常情况下,孩子会对自己的情绪缺乏认知,如果情绪在最初没有得到特别合理的解决而产生积压的话,到了一定阶段孩子就会出现情绪的表达障碍——开心不会笑、伤心不会哭,外人看来会有些冷漠、有些过于安静和有抽离感,这个时候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孩子的情绪很容易在一瞬间坍塌而感到绝望、挫败、自卑和孤独感,进而产生轻生的想法。

3. 留意孩子近期接触的人和圈子 前段时间微信群里盛传的源自俄罗斯的“蓝鲸游戏”就是一个QQ社群和一群人,去年那则两个男孩相约小区楼上一起跳楼的新闻大家还记得吧,真的建议各位父母:工作永远都做不完,家庭才是第一位的,这个暑假,请一定多一点精力给孩子,一定要特别留意这段时间孩子在和一些什么人接触,如果和孩子接触的是另一个高考失意的孩子那么尽量减少他们单独相处和外出的时间,为了避免孩子在同学中间收到刺激,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特点进行一定的巧妙的“干预”,比如,带着孩子暂时脱离这个环境,一家人一起来一个“高中毕业之旅”,当做是给孩子的一个成人礼。 为孩子安排一场“高中毕业旅行” 我强烈建议父母在这个暑假给孩子安排一场“高中毕业旅行”,一方面加强亲子关系,一方面作为给孩子一点仪式感,无论高考成败,只是人生一个小站,但这个时刻,是孩子需要离开爸爸妈妈单独出去冒险的一个时刻,用这样的一个形式让孩子知道人生的真意——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会经历风雨和成败。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来为这次旅行设计一个特别的路线和中间的活动以及惊喜,在这个过程中用不同的方式,让孩子在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坎儿面前学到关于人生至关重要的一课——如果用成年人的方式面对“失败”?如何重新针对、迎风起航!

4. 和孩子一起做做未来的人生规划 正如之前所讲,在孩子迎战高考之前,父母就要在心里有几个备选方案,如果孩子“高考失利”怎么办?下面是我的几点建议,提供给各位父母参考: 首先,如果你选择让孩子在国内读书,那么特别特别关键的一点就是:一定不要“顺其自然”!!尤其不要选择让孩子去读专科!!因为将来的社会虽然重视能力,但是,在一些我们无法想到的场合,尤其是在职场的激烈竞争中,学历的弱点一定会成为竞争对手攻击孩子的非常有利的武器!请不要说,专升本之类,因为有好多种更佳简单的,从高中起点开始直接就可以拿到本科学历的方式叫做——自考(1.5年)、电大(3年?)、远程网络教育(3年)、成人高考——各大名校的继续教育学院的本科教育(3年,考试非常简单)。 其次,如果选择出国留学,那么如果家庭经济情况一般的话,只是让孩子出去镀金和那个本科学历的话,那么我的建议是——首选欧洲国家的公立学校(费用有的比在国内上大学还要低!这是真的,请自己深入了解!),其次,选择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国家也存在着一些费用特别低、国内还认可的大学,可以麻烦你在这些国家的一些朋友帮忙打听,必要的话,可以亲自去一趟。

【后记】 高考,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它觉得不了孩子的未来,即便是在本科阶段选择了一个超级非常烂的学校,那也是本科,我特别建议,如果学校太烂那么不容报名参加成人高考(最靠谱、最保险并且都是本校老师上课)或者一些靠谱机构的自考(可以在本学校上课那种,一定要慎选,优势时间短),节省下来时间赶快考研来刷新自己的本科学历! 所以,各位父母,你们一定要加油!要相信孩子的未来是有很多可能性的,只有你们自己确信了,才能给孩子带来真正的鼓励和影响力!!

© 本文版权归 Christina以诺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