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储蓄模式助力实现“居者有其屋”
住房储蓄模式助力实现“居者有其屋”:第十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住房储蓄分论坛”在津举行
5月31日,作为第十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的重要内容,由中德住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中德银行”)主办、中国建设银行和德国施威比豪尔住房储蓄银行协办的“住房储蓄分论坛”在津举行。天津市副市长阎庆民、建设银行董事长兼中德银行董事长王洪章、德国施威比豪尔住房储蓄银行行长兼中德银行副董事长柯莱恩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德银行行长王云在论坛上发表了“住房储蓄理论及在中国的实践”的主题演讲。
本次论坛主题是“普惠金融服务大众,银政合力保障民生——推广‘天津模式’,让住房储蓄走向全国”,探讨将住房储蓄纳入全国多层次住房政策的有效路径。阎庆民指出,住房储蓄制度具有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同时发力、住房政策体系与住房金融体系良性互动、市场消费端与供给侧信息真正打通等作用,借助住房储蓄这一金融工具,深入开展银政合作,通过住房公共资金来积累低息贷款权利,再分配给需要解决住房问题的市民,从而促进民生改善,这是天津独有的“住房储蓄+住房保障”创新模式,政府支持、银行运作、百姓受益。王洪章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拥有三大主流住房金融体系的国家,住房按揭体系满足了中高端人群的住房融资需求、公积金体系实现了城镇在职职工的住房梦想,住房储蓄体系通过政策性和商业性的有机结合,未来将可能承担起满足社会“夹心层”和中低收入群体购房融资的职能。通过政府和商业银行在公共服务共建领域的创新性合作,满足目标人群的购房融资需求,需要住房储蓄参与并充分发挥作用,建设银行将在销售体系、渠道资源、信息系统、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为中德银行提供全面支撑。
据介绍,2004年2月,建设银行与欧洲最大的住房储蓄银行——德国施威比豪尔住房储蓄银行共同投资组建了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总部设于天津,是经银监会批准的国内唯一一家住房储蓄专业银行,其宗旨是在商业按揭、住房公积金两种住房金融制度之外,引入住房储蓄制度,使其成为中国住房金融市场积极和有益的补充。
论坛上,与会嘉宾还对住房储蓄体系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