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写给想当飞行员和当飞行员的文章
一篇写给想当飞行员和当飞行员的文章
(正文为某人的亲身体验笔录)
科普:
飞yezi是一个通称
marijuana是学名
一般人说weed
俗称是green
主要分为两种类别
1.Sativa: 英文你们就不用去纠结了,这种的话就是抽完让你high起来,比如想高度集中做事情的时候,这类能让你提神,变得有精力,可能会比较集中(本人没有试过在很认真地做某事的时候抽,所以不知道能不能让你更集中于做某事)。
2.Indica:这种起放松和镇定(冷静,平定)的作用,这个怎么说,就是没事的时候可以抽抽,如果你自己想把自己放空的话。
有人说前者适合白天抽,后者适合晚上抽,他没有在白天抽过,他不知道该不该苟同这个说法。
前言:
他是一个留学生,但其实在国内的时候就”有幸“在大学的时候就地第一次接触了这个东西。说实话大学的时候有时候真的蛮depressed的,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做。本人比较自觉,不必担心每个学期会不会挂科的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酒量不好,对酒吧也不感兴趣,很少去酒吧。生活基本就是:下午下课去踢踢球,在宿舍打打游戏,偶尔去去图书馆。
直到有一次一个跟他很好的新疆朋友问他要不要抽,他说可以啊,那一次是他第一次抽。那时候不知道这个东西大体分为两类。因此他也没问是什么类型的,就随便地抽了几口。
当时没想那么多,就跟平时抽烟一样,而且他朋友混着烟草卷的,所以感觉没那么强烈,具体抽完什么感觉他也忘了,因为已经过了好久。
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写给那些对这个东西感兴趣的人看的。有很多人感兴趣,却不敢尝试,有些人觉得对身体有害,有些人则只是单纯地不敢迈出那一步。
以下是他对于个人抽完之后整个人的感觉的详细描述。
正文:
【括号加数字在句子的末端表示文章的后面会被作为引用或者衔接,括号加数字在句子的前端表示引用或者衔接了文章前面带括号加数字的那一句话。】
由于某些原因,他在美国西部时间星期天下午的时候收到了足够卷一根的量。说实话,这不是他主动要的,有人说想给他尝尝他就没有拒绝地接受了,因为说实话过得也蛮憋屈的,放松一下自己何乐不为。当天晚上接近十二天,寻思着没事情可做,于是拿出了一根烟,把里面的烟丝全部掏出来倒掉。然后把磨碎的草丢进去,去到家里后院,带着耳机,花了三首歌的时间抽完了。
回到房间,开始有了反应,首先觉得自己思想会超前,但身体的动作和反应变慢(4)。会想吃东西(1),身体的手和脚会抽搐,但不是那种可怕的抽搐,就是你自己能感觉到,但其实并不明显,可能别人是看不出来的那种“抽搐”。这可能就是科学说法上的叫body buzz的反应吧。接下来他不知道是不是个人原因,平时在意细节的他更加特别在意细节了,就很有强迫症(5)。(1)他找了饼干吃,然后碎嘴子,会掉饼干碎(2),但是他会很刻意地把掉桌子上的清理掉。
(2)接着他开始思考是不是因为他精神开始变得不集中导致的,因为他的眼神会时不时地滞留在某个视角,这应该是科学说法上一种叫couch lock的表现。有些人抽完之后眼睛会充满血丝,他呢是眼睛会凹陷,比平时显得更加有神。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寻找重心,仿佛在重新调准水平,但会一直找不到。这也是有个朋友第一次认真地抽了一定量之后跟他说“好像不适合站着”这一番原话。
然后他还有一种很丢人的感觉,就是想流口水,像个七八十岁的老人那样,你们有没有见过爷爷奶奶老了有时候吃东西的时候流口水,或者是干坐着有时候不由自主地流口水那场景。没错,他吃完饼干后就有那么一种感觉(3)。
不仅视觉上有错位感,整个身体都有错位感,他不断地在找身体的重心,他发现他会两只脚轮换着当支撑点,认真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找重心,但无论还哪只脚,都不能像平时那样把一条腿当重心脚撑起整个人。
(3)感觉自己老年痴呆。但明明刚才还觉得自己像个爱笑的小孩在那里想笑。思维很跳跃。
规定口馋的自己吃一半饼干后就得停住,剩下的另一半等下次再吃。但是呢,吃完那一半饼干后当他拿起新的一块的时候,才反应过来刚才对自己承诺过只能吃一半(因为这个时候如果不很集中地控制自己,会不由自主地一块接着一块把饼干都吃光,这是他事后的观点)。
(4)于是走去水龙头边洗手的时候,回想起刚才手机在打字的时候命名是计划好了想交代完这一段之后,再走去水龙头边洗拎完饼干的指头(因为那时候害怕那些记忆都是短暂的,洗完手回来后忘了)。
前后鼻音开始不分,h和f两个音也开始混淆,打字的时候特别明显。但是,主观意识又能很快地反馈给自己,能觉察到自己打错了。
接下来,他发现他有第一件事物认知反应。比如他想把饼干放回去的时候(他吃的是那种盒子包装的饼干,不是袋装的),转身的那瞬间第一个看到的是柜子右边的冰箱,因为他是身体往左转,所以看到的第一个是冰箱。然后他第一反应就是想抬手打开冰箱的门(一般人不会把饼干放冰箱里吧,生煎包),然后他还是反应过来了,很快把手又缩回去,打开了柜子的门。
随着时间的推移,精神更加不集中了,打字的时候,无论是选字还是拼音,都会下意识出错,就是在找不到正确的词或者打出正确的拼音前提下,看到一个明明是个错的选择也确认了,然后又再快速地退回,重新打一个正确的。
此时脑袋已经开始变懒,会用身体的引导去回忆,努力地回想刚才在做什么,或者让脑袋记起来刚才自己在想什么。
(5)突然地,又仔细地观察任何一件事物,带着一种完美主义的精神。比如他会把两个大拇指靠得很近,端详着两片指甲是否长得一模一样,会如此纠结这么一个东西。但这个时候思想开始进行内部斗争,反应过来的时候得出了一个结论:没有一个人可以当一个完美主义者,因为他们不能让每一件事情都完美,比如拿两个拇指的指甲不能长得一模一样来说。
还有身体上总感觉哪里很痒,但是那个痒的源头一直在换位置,打字的时候打着打着忽然觉得哪里痒了就往那里挠。
左右括号不分,方向感也有点不对劲。然后会开始认真地审视自己刚才犯过的错误,在心底里告诉自己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然后还老是感觉身体哪个地方痒,但是这次他不会去挠了,因为他知道那种感觉还会在自己身体上随机地变换位置。刚打完这句话,身上又换了一个新的地方发痒,但是他还是去挠了。这一次,越挠越痒,挠着挠着,痒源又跳到了另一个位置。
又突然,夹杂而来很多新的别的感觉,然后混合在一起,于是他下定决心得回床上休息了。因为他觉得如果一直在这里继续记录下去的话,他的“灵感”能坚持到明天。
他还在思考着明天起床后打开手机的notes然后整理一下文字的时候,能不能回忆起一些今晚记录的时候遗漏的细节,然后填补进去,让这篇文章更完整,更真实。最后,他还是选择了中止这段文字叙述飞后的感觉。
“又去挠痒了,欢乐欢乐,关了关了”(这是结尾的最后三行,这里有打错字了,很明显可以看出)
总结
这里面大部分是当晚飞完之后记录下来的,其实一直想着第二天起床就马上编辑成一片文章然后发出来。但是直到今天才决定有必要把他发出来,所以就编辑了一下。简而言之就是当晚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把飞完之后的思想活动身体活动记录下来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乎做什么事情在想什么的同时都用简单的文字或者句子记录在了手机的notes里面,也就是记事本。然后到了今天有这么一篇文章。
其实有很多留学生他们喜欢装逼说自己天天飞这个。作者想说并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夸张。真正抽过纯100%的,没有任何混合的,正规渠道得来的留学生少之又少。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拿来的是什么。十个留学生里面有九个不知道其实分两大类,即使知道他们根本就不懂这两个英文杂拼咋念。
其实飞没有坏处,这一点作者觉得支持与反对可能五五开吧。对于那些对这件事情很有新鲜感,特别好奇特别想试的人来说,通过比较官方的渠道,你们来美国了或者在美国,试一次(抽够一定的量)就足够了,体验一下是什么感觉,并没有什么坏处。对于那些同样是十分好奇又犹豫要不要试一下的,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有的人觉得看完这篇文章就知道大概是什么感觉不用试了,很好,这种东西不碰比碰好。有的人还是想自己亲身体验一番然后与文章中的感觉做个比较,看看作者有没有在撒谎,夸大事实,也无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体会。
最后想对那些飞过的或者声称自己经常飞的,请你们低调一点,这种事情并没有很牛逼,也没有很光彩,不用Instagram,朋友圈发照片什么的。也不用到处跟朋友炫耀你是一个飞行员。因为你们只是飞过,你们并不知道你们开的是什么型号的飞机,什么型号的机油等等。如果你们坚持抽,请在合法的地方抽,通过合法的渠道自己申请一张medical license,去正规的店里购买。尽量不要通过什么dealer,不要在不合法的州抽,家里人如果知道你在这边干这种非法的事情他们可是很伤心的,万一被遣送回国父母是一种什么心情,自己怎么交代。
飞没有什么光彩不光彩,没有什么可耻不可耻,但是普通人没有必要把他当成一种习惯,不要觉得自己会一项技能很牛逼,知识同样重要。
(正文为某人的亲身体验笔录)
科普:
飞yezi是一个通称
marijuana是学名
一般人说weed
俗称是green
主要分为两种类别
1.Sativa: 英文你们就不用去纠结了,这种的话就是抽完让你high起来,比如想高度集中做事情的时候,这类能让你提神,变得有精力,可能会比较集中(本人没有试过在很认真地做某事的时候抽,所以不知道能不能让你更集中于做某事)。
2.Indica:这种起放松和镇定(冷静,平定)的作用,这个怎么说,就是没事的时候可以抽抽,如果你自己想把自己放空的话。
有人说前者适合白天抽,后者适合晚上抽,他没有在白天抽过,他不知道该不该苟同这个说法。
前言:
他是一个留学生,但其实在国内的时候就”有幸“在大学的时候就地第一次接触了这个东西。说实话大学的时候有时候真的蛮depressed的,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做。本人比较自觉,不必担心每个学期会不会挂科的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酒量不好,对酒吧也不感兴趣,很少去酒吧。生活基本就是:下午下课去踢踢球,在宿舍打打游戏,偶尔去去图书馆。
直到有一次一个跟他很好的新疆朋友问他要不要抽,他说可以啊,那一次是他第一次抽。那时候不知道这个东西大体分为两类。因此他也没问是什么类型的,就随便地抽了几口。
当时没想那么多,就跟平时抽烟一样,而且他朋友混着烟草卷的,所以感觉没那么强烈,具体抽完什么感觉他也忘了,因为已经过了好久。
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写给那些对这个东西感兴趣的人看的。有很多人感兴趣,却不敢尝试,有些人觉得对身体有害,有些人则只是单纯地不敢迈出那一步。
以下是他对于个人抽完之后整个人的感觉的详细描述。
正文:
【括号加数字在句子的末端表示文章的后面会被作为引用或者衔接,括号加数字在句子的前端表示引用或者衔接了文章前面带括号加数字的那一句话。】
由于某些原因,他在美国西部时间星期天下午的时候收到了足够卷一根的量。说实话,这不是他主动要的,有人说想给他尝尝他就没有拒绝地接受了,因为说实话过得也蛮憋屈的,放松一下自己何乐不为。当天晚上接近十二天,寻思着没事情可做,于是拿出了一根烟,把里面的烟丝全部掏出来倒掉。然后把磨碎的草丢进去,去到家里后院,带着耳机,花了三首歌的时间抽完了。
回到房间,开始有了反应,首先觉得自己思想会超前,但身体的动作和反应变慢(4)。会想吃东西(1),身体的手和脚会抽搐,但不是那种可怕的抽搐,就是你自己能感觉到,但其实并不明显,可能别人是看不出来的那种“抽搐”。这可能就是科学说法上的叫body buzz的反应吧。接下来他不知道是不是个人原因,平时在意细节的他更加特别在意细节了,就很有强迫症(5)。(1)他找了饼干吃,然后碎嘴子,会掉饼干碎(2),但是他会很刻意地把掉桌子上的清理掉。
(2)接着他开始思考是不是因为他精神开始变得不集中导致的,因为他的眼神会时不时地滞留在某个视角,这应该是科学说法上一种叫couch lock的表现。有些人抽完之后眼睛会充满血丝,他呢是眼睛会凹陷,比平时显得更加有神。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寻找重心,仿佛在重新调准水平,但会一直找不到。这也是有个朋友第一次认真地抽了一定量之后跟他说“好像不适合站着”这一番原话。
然后他还有一种很丢人的感觉,就是想流口水,像个七八十岁的老人那样,你们有没有见过爷爷奶奶老了有时候吃东西的时候流口水,或者是干坐着有时候不由自主地流口水那场景。没错,他吃完饼干后就有那么一种感觉(3)。
不仅视觉上有错位感,整个身体都有错位感,他不断地在找身体的重心,他发现他会两只脚轮换着当支撑点,认真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找重心,但无论还哪只脚,都不能像平时那样把一条腿当重心脚撑起整个人。
(3)感觉自己老年痴呆。但明明刚才还觉得自己像个爱笑的小孩在那里想笑。思维很跳跃。
规定口馋的自己吃一半饼干后就得停住,剩下的另一半等下次再吃。但是呢,吃完那一半饼干后当他拿起新的一块的时候,才反应过来刚才对自己承诺过只能吃一半(因为这个时候如果不很集中地控制自己,会不由自主地一块接着一块把饼干都吃光,这是他事后的观点)。
(4)于是走去水龙头边洗手的时候,回想起刚才手机在打字的时候命名是计划好了想交代完这一段之后,再走去水龙头边洗拎完饼干的指头(因为那时候害怕那些记忆都是短暂的,洗完手回来后忘了)。
前后鼻音开始不分,h和f两个音也开始混淆,打字的时候特别明显。但是,主观意识又能很快地反馈给自己,能觉察到自己打错了。
接下来,他发现他有第一件事物认知反应。比如他想把饼干放回去的时候(他吃的是那种盒子包装的饼干,不是袋装的),转身的那瞬间第一个看到的是柜子右边的冰箱,因为他是身体往左转,所以看到的第一个是冰箱。然后他第一反应就是想抬手打开冰箱的门(一般人不会把饼干放冰箱里吧,生煎包),然后他还是反应过来了,很快把手又缩回去,打开了柜子的门。
随着时间的推移,精神更加不集中了,打字的时候,无论是选字还是拼音,都会下意识出错,就是在找不到正确的词或者打出正确的拼音前提下,看到一个明明是个错的选择也确认了,然后又再快速地退回,重新打一个正确的。
此时脑袋已经开始变懒,会用身体的引导去回忆,努力地回想刚才在做什么,或者让脑袋记起来刚才自己在想什么。
(5)突然地,又仔细地观察任何一件事物,带着一种完美主义的精神。比如他会把两个大拇指靠得很近,端详着两片指甲是否长得一模一样,会如此纠结这么一个东西。但这个时候思想开始进行内部斗争,反应过来的时候得出了一个结论:没有一个人可以当一个完美主义者,因为他们不能让每一件事情都完美,比如拿两个拇指的指甲不能长得一模一样来说。
还有身体上总感觉哪里很痒,但是那个痒的源头一直在换位置,打字的时候打着打着忽然觉得哪里痒了就往那里挠。
左右括号不分,方向感也有点不对劲。然后会开始认真地审视自己刚才犯过的错误,在心底里告诉自己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然后还老是感觉身体哪个地方痒,但是这次他不会去挠了,因为他知道那种感觉还会在自己身体上随机地变换位置。刚打完这句话,身上又换了一个新的地方发痒,但是他还是去挠了。这一次,越挠越痒,挠着挠着,痒源又跳到了另一个位置。
又突然,夹杂而来很多新的别的感觉,然后混合在一起,于是他下定决心得回床上休息了。因为他觉得如果一直在这里继续记录下去的话,他的“灵感”能坚持到明天。
他还在思考着明天起床后打开手机的notes然后整理一下文字的时候,能不能回忆起一些今晚记录的时候遗漏的细节,然后填补进去,让这篇文章更完整,更真实。最后,他还是选择了中止这段文字叙述飞后的感觉。
“又去挠痒了,欢乐欢乐,关了关了”(这是结尾的最后三行,这里有打错字了,很明显可以看出)
总结
这里面大部分是当晚飞完之后记录下来的,其实一直想着第二天起床就马上编辑成一片文章然后发出来。但是直到今天才决定有必要把他发出来,所以就编辑了一下。简而言之就是当晚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把飞完之后的思想活动身体活动记录下来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乎做什么事情在想什么的同时都用简单的文字或者句子记录在了手机的notes里面,也就是记事本。然后到了今天有这么一篇文章。
其实有很多留学生他们喜欢装逼说自己天天飞这个。作者想说并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夸张。真正抽过纯100%的,没有任何混合的,正规渠道得来的留学生少之又少。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拿来的是什么。十个留学生里面有九个不知道其实分两大类,即使知道他们根本就不懂这两个英文杂拼咋念。
其实飞没有坏处,这一点作者觉得支持与反对可能五五开吧。对于那些对这件事情很有新鲜感,特别好奇特别想试的人来说,通过比较官方的渠道,你们来美国了或者在美国,试一次(抽够一定的量)就足够了,体验一下是什么感觉,并没有什么坏处。对于那些同样是十分好奇又犹豫要不要试一下的,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有的人觉得看完这篇文章就知道大概是什么感觉不用试了,很好,这种东西不碰比碰好。有的人还是想自己亲身体验一番然后与文章中的感觉做个比较,看看作者有没有在撒谎,夸大事实,也无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体会。
最后想对那些飞过的或者声称自己经常飞的,请你们低调一点,这种事情并没有很牛逼,也没有很光彩,不用Instagram,朋友圈发照片什么的。也不用到处跟朋友炫耀你是一个飞行员。因为你们只是飞过,你们并不知道你们开的是什么型号的飞机,什么型号的机油等等。如果你们坚持抽,请在合法的地方抽,通过合法的渠道自己申请一张medical license,去正规的店里购买。尽量不要通过什么dealer,不要在不合法的州抽,家里人如果知道你在这边干这种非法的事情他们可是很伤心的,万一被遣送回国父母是一种什么心情,自己怎么交代。
飞没有什么光彩不光彩,没有什么可耻不可耻,但是普通人没有必要把他当成一种习惯,不要觉得自己会一项技能很牛逼,知识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