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高考时
查看话题 >那年在毕业留言本上写了8000字的女孩,你还好吗?
那年在我的高中毕业留言本上写了8000字的女孩,你还好吗? 我常会想起高考后再也没见过的她,NeiNei,你在哪儿? 高考结束第二天,姐夫开车来学校接我回家,行李都装上车准备走时,一个女孩站在车前把我拦住了,她拉着我的手说:“茜茜,你别走,再留一天吧!”我犹豫着,女孩紧张又羞涩地向高大严肃的警察姐夫求助“让我们再呆一天吧”,好几个来送别的朋友在旁边,她哭了,满脸是泪。 车开走了,我留了下来,拉着她的手,她就是NeiNei。 谁也不知道,高考前夜我们俩差点绝交,那次拦车挽留之后,我们又消除误会,开心地呆了整整一天,留言本上被她写得没有地方了,晚上她又写了满满两张信纸给我,只因为“现在写还是留言,明天写就是信了”,我们之后没有再见,想一想却也没有遗憾。 大学以及成人以后最享受一个人的时光,而在高中时,独自行动是想也不想的,我热衷于建立小团伙,干什么都想有个伴。高二时有个两男两女的“四人联”一直不错,在高三的冬天分崩离析,三儿学业无成去当兵了,老大喜欢上了老二,老二却喜欢另外一个男生,不知道是同情可怜的老大,还是嫉妒老二能和男生每天在教室最后一排一起写作业聊天,我和老二也疏远了很久。 再度成立“四人组”已经是高三下学期,这回是四个女生,在教室坐前后桌,高三我们换了一个大宿舍,女生几乎都在一起,那一阵我们最喜欢的电影是《茜茜公主》,于是每人都起了个洋名字,我比较活泛,叫“茜茜”,NeiNei真名叫张琴,她长得人高马大,剪着可爱的娃娃头又总是轻声细语,和茜茜的姐姐很像,我也特别喜欢NeiNei这个名字,另外两个是Andy和“修莎”。 茜茜和NeiNei在电影里是姐妹,生活中我和NeiNei也走得最近,早上我们常被砸门的许老师叫起来去跑早操,从校门出去跑到百货大楼,再从邮局拐到红旗路,从学校后门跑回来,我和NeiNei经常故意落在后面,等大部队跑远了,溜溜达达从离校门不远的小胡同直接跑回后门,混迹在大汗淋漓跑回来的先头部队,这招冬天好使,早晨6点多到处还是灰蒙蒙的,谁也看不着谁,春夏就不行了,天亮得特别早,许老师高度近视的眼睛也亮堂了不少,看到我们想溜就在后面大喝:“不许偷懒!”只好跟着一起跑。 跑操回来吃完早饭去上课,高三上大课,头一节的两小时是数学,只要不考试,我就把课本往桌子前一墩,趴下就睡,经常能睡两节课,让旁边的NeiNei记笔记,醒来我再抄。高三换的数学老师不严厉但是总是出特别难的题,我一看不会就不做,搞得课堂考试总是刚刚及格,数学老师挂了一年“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谁也没想到那年高考偏重基础题,120分的总分,我考了115,返校时见到了一脸惊奇的数学老师,他说“真是没想到啊”,我只说运气好、运气好。 女生在一起的欢乐很多,NeiNei过生日时我们买来蛋糕,高三抓得紧,上晚自习还有老师去查宿舍,不让呆在宿舍里,我让NeiNei她们藏在上铺的蚊帐里,从外面把宿舍门锁上再从窗户爬进来,听见查宿舍的老师走了才低声笑着唱生日歌、分蛋糕,那些压抑中的小冒险可真是开心。文科班的女生更多情,偶尔周末回家,我们四个也要在公共汽车站上演一场“小别离”。 很多年前的高考还是黑色7月,扩招前的独木桥比现在窄,我们都走得战战兢兢,大家也都很拼,高三的教室在远离教学楼的小院里,教务处也有高三的专门办公室,翟主任义正词严并努力充满深情的声音每天课间操都在大喇叭里回响“同学们,还有xx天就到考验我们的时候了”,每天9点下晚自习,日光灯灭了,亮起来的是一根根蜡烛,谈恋爱的同学就着烛光,也是另外一种苦中作乐的浪漫,许老师对谈恋爱的根本不管,他睡不着觉,常来教室溜达,买了一大箱蜡烛给大家发,看见谁的蜡烛短了就催促让换。有天晚上,我和NeiNei很晚还没走,许老师发完蜡烛后回了家,没一会儿又跑回来,他站在我们的课桌旁说:“不要眼睛了!”然后把从家里拿来的小台灯给了我,小台灯亮着有低低的“嗡嗡”声,还有扑腾的飞蛾和蚊子,那个晚上我和NeiNei居然在教室呆到凌晨3点。 NeiNei住在宿舍把角的上铺,快高考的几周前,那个角落的顶棚突然掉了,不停地落灰没法住,找老师去修也费了些时日,NeiNei突然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临近高考还来了不少来借考的人,宿舍的床铺满满当当,我当仁不让地伸出援手,让她和我挤在我的小床上,NeiNei很感激,下自习后她总是说“茜茜,我们回家吧”,那个靠墙摆着成摞的书的小床,拉着蚊帐像个小小的王国,我不算娇小,身高一米七往上的NeiNei更加大只,无法想象两个公主当时是怎么挤的。 这样的友情当然舍不得分开,大家买来留言本开始互写时,我那个白色封皮上面有一朵玫瑰的留言本就被NeiNei占据了十几页,隔几天写一点,隔几天写一点,记录了我们这个小团伙的很多片段,我们都以为就要这样告别了,没想到在最临近高考的日子差点要绝交。 起因在我和每个人都有的“重色轻友”的深度潜质,进入7月,我开始天天魂不守舍,只想去百里之外的高中去找初恋,就想在大考前见他一面,仿佛这样就有了支撑和保证一样。 和初恋上次见面还是春天,周末他来学校找我,我们俩骑着自行车去郊外踏青,没有目的,只是沿着出城的路往远处骑,青青麦田,远处是绵延的中条山,我们在麦田旁的草地上坐着聊天,聊累了,就拉着手躺在草地上看天,天蓝蓝的,周围只能听到蜜蜂飞过的声音,教室里的“距离高考还有xx天”都被抛在脑后,初恋瘦瘦的,暑假里每个黄昏都在我家附近的路上等我,他干净挺拔地站在两排成行的白杨树下,身后是西下的夕阳,他既是我少年时代无法磨灭的风景,也是那个年龄最夸张的精神支柱。 我们谈笑风生地推着自行车回到学校时,迎面碰上了我哥,我哥去年落榜后跑到我们高中上补习班,他狠狠地瞪了我们一眼就走了,没有说话,我知道那眼神里的意思:“让你们玩,让你们疯,我看你能考上大学吗”,初恋是我初中同学,我哥也认识,他总担心学习不好的初恋影响我。 初恋回学校后给我写信说让我专心学习,如果因为他而没考上大学他会自责死的,那之后他没再来学校找我,只是有一次忍不住给我打电话,电话打到了学校教务处,我当了三年学习委员,几乎每天都跑教务处,交教学日志、交书钱、领教材,和教务处的主管老师很熟,他接了电话后跑到我们班把我叫出来,挤了挤眼睛笑着说:“有电话找你,说是你家人,我听着声音挺年轻的。”我红着脸急急忙忙跑去接。说来奇怪,别人说什么都不管用,只要初恋说:“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我就信心满满觉得自己一定能考上。 可是我还是想在考试前见他一次,计划了好几次去初恋在的城市,最终也没有成行。也许心情是低落到了极点,就是一个人呆着,身边有人接近时像一只浑身是刺的大刺猬,全然没有留意到扎到了身边的人,那个人就是NeiNei。 高考的前两天,我和谁都不说话,初恋是我的秘密,平时我也没跟NeiNei提过,她找了我好几次,看到的都是我冷冷的脸,便觉得是我故意冷落了,本来高考之后注定是分别的命运,加上我不知道说了什么话,NeiNei后来说她当时心里只有两个字“完了”,回头大哭了一场,但是伤心之后又气愤不过,又写了张决绝的小字条给我。 我满心委屈,终于忍耐不住,在给小团伙的另一个人Andy写留言本时倾诉了苦衷,再去找NeiNei时,她已经找了个低年级空着的宿舍,搬了过去,之后高考三天,我和同考场的人一起骑车往返,NeiNei和我不在一个考场,心里想着也许就此结束了,没想到结束考试的晚上,NeiNei去找Andy时无意中看到了我写的留言,这才有了她跑出来拦车留下我的那一幕。 那个年龄的友情可真微妙啊,有倾心、有妒忌、有欣赏、也有莫名想占有的欲望。 NeiNei觉得是我故意冷落她时,还继续在留言本上留言,因为她习惯“善始善终”,不过她寂寞地写道“也许我只是你生命里的一个短短的篇章吧,翻过去就忘记了”,但她又是那么勇敢的女孩,知道是误会后就勇敢地去纠正,才有了我们在一起最后一天的种种美好。 那一天,我们卸下考试的担子,和另外几个朋友在校园的草地上弹拨吉他,找音乐老师借来钥匙跑到管乐队的乐器楼里乱吹乱打,跑到校外的小饭馆吃饭,还去看了一场电影,是什么名字我也忘了。 那个晚上下着雨,她在信纸上给我接着写留言“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回想着今天这一天,突然觉得聚散是那么的自然和顺理成章,懂得这点,便懂得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温馨,离别便也欢喜了……”第二天我们在雨中释然微笑,挥手告别。 高考一别,很多人真的是再也见不到了,算起来我们的家只有百十公里的距离,鸿雁传书时能联系上的,在通讯发达的现在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前几年高中聚会,我托了好多人找NeiNei都没有找到,经过很多年,她在留言本上写下的整齐娟秀的小字有些褪色,我们四个在校门口合照的笑容却依旧灿烂。 我们是彼此生命的一个篇章,那个篇章,名字叫做“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