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

最近经常去北工大游荡,去打网球,去见当年给我启蒙的恩师,去和学妹看毕业展。看到了即将毕业的同学在拍毕业照、提着行李互道离别的基友、闺蜜和情侣、向恩师告别的学生。毕业季到了。
仔细回想了下自己大学四年怎么过来的,总是想写些什么纪念点什么,捋出了每年记忆最深的几件事。
大一刚踏进校门那天我的体重是不到一百斤,大一那年大家看起来貌似都一见如故,每天喝酒,拿到大一成绩单那一刻我一百五十斤;
大一那年军训,那时宿舍四个人,山西的、北京的、东北的、我,也是北京的。有一天训练我看一个特黑的人就忽然躺地下了,后来发现是山西的,回去我就问他是否真的晕了,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单纯的不想练了。东北的在宿舍给老师打电话说自己不舒服,不去训练了,班主任不信,他跟班主任说“咱都东北人不瞎逼逼”班主任电话里很满意他的回答。北京的胖子也想请假,班主任不信,一脚踹开宿舍门丫当着老师面儿吃了两粒速效救心。就剩我了,本来想着好好训练得了,后来去上铺拿东西的时候,用余光扫了一眼床上的梯子,灵感来了,给老师打了个电话“老师我也不行了”班主任说“你们317他妈的要疯吧”我说“不是,我去上铺拿东西,后来没站稳,卡梯子里了,把鸡巴给硌了”班主任无奈道“操,行吧。”
大二的这段时间感觉没在学校待太久,天生不爱上课的我大二就开始了实习,那时候认为学校里学的东西完全没用,为一天一百二十块钱的工资沾沾自喜。后来认识到了,学校里的知识不是没用,而是不够用。所以我去工大的画室补习了美术,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昔日在美术课上对我格外关照的老师,一个一身正气、悉心教学的李老师。
大三,按照惯例,我们每年都要参加大学生广告艺术节,我们接到了七度空间的案子,依稀记得胡海老师拎着一件粘着七度空间卫生巾的单页扔到地上,说了一句“现在的广告都是他妈垃圾”把单页和卫生巾踩得稀碎的场景,可能是单页上浮夸的文案和设计激怒了这位传统的艺术家;
大三那年还去了法商会和杂志社实习,在一个大家都会三种语言的公司体会到了外语差的窘境和实习生劳动力的廉价;后来到了cec品牌部认识了孙姐,我设计路上的引路人,虽然我现在又转行到了市场,也是因为在品牌部受了熏陶。
大四这一年一直在cec,经常加班到后半夜,想不出太多细节,第一次在工作上独当一面,大型的活动也算是完美收官,头一次小有成就感;
毕业那天心如止水,没什么太大的情绪波动,甚至连毕业照都没有好好照一照甚至存一张,当天晚上送走了舍友们,当初想着毕业后大家一定要在什么地方聚一次,两年后我在上海见到了老桑,睡在上铺的兄弟的婚礼上见到了另外四位,六个人还是没聚齐;毕业后不久收到了国企的offer,两年后砸了铁饭碗。
又是一年毕业季,校园里满是离别。情侣、基友、闺蜜们相拥诉说着不知能否兑现的明天,我知道他们有的此生再无交集。
很多人说大学没什么用,其实有些牵强,它可以让你这四年里,多愁善感、意志消磨、谈个恋爱、酒量大增,都经历了之后,毕业后说不定就会装作变得成熟稳重了。
我现在在做校园市场,所有的工作都针对大学生,看着身边的这些学生经常感觉自己才刚刚毕业,到现在身上还保留着一身学生气,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
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