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那么重要的现实之一
专栏没通过,那就写成日志吧。。估计有点太口水太不严肃了,哈哈。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不用拼字数了……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个系列就是把生活中的一些所见所闻和感悟加上一些人生理解,做一个观察者,观察生活,观察世界。转载请注明出处哦,谢谢。
肉的前世今生
雪天海豚
肉,它本来的意思是,从动物身上解剖下来食用的肌肉。
百度是这样解释的:肉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古文字的“肉”字,像一块带肋骨的牲肉,其本义即指动物的肌肉,如羊肉、猪肉等;由动物的肌肉又引申为指植物(如蔬菜瓜果等)去皮去核而中间可食的部分
经过人类的不断发扬光大,肉这个词如今的运用可谓是更加多元化了。
肉肉的,好可爱。要么是对小孩,要么是对宠物,要么就是赤裸裸的讽刺:您该减肥了。
我有肉文肉漫,要看吗?这是有十八禁内容的印刷品。
快男小鲜肉。指阳光帅气的年轻男子。
你让我怎么舍得割肉。这里是指对自己很重要的人或者物品,比如恋人,钱财,传家宝之类的。
真是块掉进碗/锅里的肥肉啊。意指具有很大利润或者重要性的事物,比如对房地产商来说是根基的地皮。
造句再玩下去就没完没了了。
肉,对习惯于美好生活的现代人来讲,当然是一种稀松平常的食品。
几十年前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肉的存在简直就是神迹,普通人家基本上三个月才能吃上一回肉,因为买肉得用肉票,你不积极靠拢党就没积分,没积分就没肉票,没肉票就没得肉吃,听老一辈人回忆吃肉时的情景,常常令人想流口水,同样是肉,为什么他们吃得满嘴流油心花怒放念念不忘,而现在却感到唇舌乏味心无波澜只剩下营养。
原因很简单,人们不缺肉,肉很多,简直太多了。
从某个时期开始,鸡鸭鱼猪牛羊兔,这些动物开始大批量生产,产业化发展加工,购买途径也越来越方便,没钱的吃差一点的肉,总归还是有肉可以吃,听说还有人为了省钱吃淋巴肉,病肉,过期肉,一切都是为了肉。
有钱的就开始花式吃肉了,各种烹调方法,容器选择和奇葩搭配。
曾经看过关于法式大餐的纪录片,一个很大的银盘子,上面放片叶子,再放一块什么肉,再浇点酱汁,配一杯两百年前产的葡萄酒,最后加上顶级大厨的深情介绍。。这一定是文化差异,对于这种一口就能塞嘴里的尺度怎么够吃,所以中国有满汉全席,广东佛跳墙系列,四川火锅等等可以包纳各种肉的华丽舞台。
据说英国人有一种全球瞩目的本事,那就是把任何最好的材料做成猪食,他们的海军在最近才把一百年前腌的盐牛肉吃完,当然这很可能是个笑话,不过也不会空穴来风。
欧洲人吃饭的时候都讲究情调和气氛,什么刀叉礼仪,饭前柠檬水洗手,金银烛台,然后,一块半个巴掌大的肉成了餐桌上的主角。
所以,关于国内一些模仿欧美行为模式的人物,只能报以深深的同情,从此以后还能不能好好吃肉了?
但是国内的肉类狂热分子也并没有消停,平常见到过的,没见到过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怎么办,都好想吃一下,也难怪有外国人会惊讶中国人怎么会连鸡爪子这种恐怖的垃圾都要吃。
昆虫食品也不是很新鲜了,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的人民也是同道中人,实际上有的昆虫比我们常吃的肉类蛋白质含量还要高,像知了,蚱蜢,蟋蟀,蜂蛹这种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品尝过,但是随着年岁的增涨,有些人对此产生了心理障碍,虫啊,太脏了。科学家们也是很拼的,开始人工喂养蛆,没错,就是苍蝇的那个蛆,以期开发罐头食品。
如果未来某一天,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这种大规模牲畜疾病无法控制,那么人类说不定就得换换思维了,而这些疾病实际上也是因为人类无视动物健康只知道收割肉造成的恶果,而且祸从口出,吃了不该吃的肉,病了,就只好对动物杀杀杀。
关于这个,映像颇深的倒不是那几次全国紧急预防,当时我是该吃啥就吃啥,而是我们那当地曾经发生过两次瘟猪事件(也许不是瘟猪,是瘦肉精?),我只记得,当时闹得沸沸扬扬人心慌慌,大家都不敢吃猪肉了,虽然质检部门后来通知盖过章的肉就是合格的,但我们还是好长一段时间都没买过猪肉,各种可怕的谣言简直突飞猛涨,大部分人最后都不相信政府的那个什么质检,谁知道有多少水分,谁知道有没有无良屠夫病猪肉搭好猪肉一起卖,我们又没有X光钛合金眼,怎么知道这块肉打没打瘦肉精。当时年纪还小的我就感叹,吃个肉这么难,闹哪样?养猪的你就不能好好地喂猪?卖肉的你就不能好好地挑肉?盖章的你就不能好好地盖章?以至于到现在为止我对猪肉都有心理阴影,每次买肉都要仔细瞧清楚。
不能省心的事情太多了,现在人工饲养的鱼据说都喂了避孕药,因为产蛋就不产肉!囧!真该到日本去,他们估计还嫌鱼蛋太少了。
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食客开始追求“绿色,环保,纯天然,无污染”这样的关键词,但不得不清醒的是,这些词纯粹是在自我安慰,因为怎么可能人人吃上天然肉呢?
于是一些花样作死的家伙迷上了野味,哪怕冒着偷猎的风险,有些猎人也肯冒险去猎捕他们所期待的食材,猴子,熊,果子狸,娃娃鱼等等受保护的动物成了他们的盘中餐
这里,还得提日本人的河豚情节,大家都知道河豚的内脏和皮有剧毒,杀鱼的时候有一套技术,处理鱼肉还有一套技术,厨师的烹调方式估计也是秘传,有个统计证明,日本每年死于吃河豚肉的人数相当高,他们有句话大概意思是,一生之中能够品尝一次河豚简直是至高享受哇,厨师很无奈地提醒,我不能保证每条河豚都是安全的,所以您在吃之前还是签份生死合同吧。
意外总是在发生,吃河豚的人依旧年年有,越危险越渴望,人的本性实在太难以捉摸了。
普通人就要有普通人的觉悟,高大上的花式吃肉真的无福消受。为了吃肉,把身家性命赔上,美食家还有几天命可活?
活在丛林生存电视节目里的贝爷,什么都敢吃的贝爷,简直是用生命来录制节目,不知道会有多少年轻的或者不再年轻的观众以他为榜样,跑到野外去挑战吃的极限,然后被抬进医院全剧终。
之前肯德基出现的小牛排和炸鸡腿事件估计是首次大规模披露过期变质冻肉流向的新闻。
然而这还不是最令人震惊的,最近又冒出来了“僵尸肉”。那个英国人吃一百年都没吃完的盐牛肉的故事似乎有了进阶版本。冷冻三十几年以上的肉,离成为化石还有多远的距离?
我一直都很少吃冻肉,也不用冰箱,因为我搞不来那玩意儿,指不定放两天肉就都臭了,特别是到了夏天,吃肉就更要小心,昨天去买了一个冻的生鸡腿和板鸭头连颈,晚上就肚子不舒服,吃了一个生蕃茄清了下肠才好了。
所以也难怪某些做食品生意的人从来就不吃自己的产品,因为他们自己做的心里门儿清,根本不能吃。
有的人不吃肉就过不下去,当然在这个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的时代,不吃肉显然很不正常,然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注定跟绿色肉无缘啊。想想生存游戏中在野外打猎烤肉做菜的场景,真的好像一个美梦,这也是最近很流行这种游戏的原因吧。
那么吃素就完全安全了吗?农药催化剂生长素正微笑着看着你哦!
嗯嗯,下一篇就是,素菜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