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感悟
总算在kindle上完成了对《三体》全集的复习,记忆中这是除哈利波特以外还有第二遍重读的书。喜欢三体,哈利波特,指环王这类书的初衷,都是自己深深被另外一个世界的瑰丽所吸引,仿佛沉浸书中,就像穿越到另外一个世界,以上帝的视角看尽那个世界人的悲伤喜悦。大概这些书都是一把钥匙,打开另一个世界的钥匙,我像跌入兔子洞的爱丽丝,可以畅游另一个平行世界。 回想无论是罗林笔下的魔法世界,或是托尔金笔下的中土,又或是大刘笔下的宇宙,一方面是他们本身构建这个世界想象力的宏大,呈现出那些世界无数的细节让人相信它们说不定真实存在,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的思想在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不由的把他们的想象当成了自己的想象,仿佛是他们将自己在脑海里构建的那副虚幻世界的画象一点点渲染了出来的。 回到《三体》上,第一次阅读就很喜欢史队长这个角色,但是急于食用后面的故事情节,并没有细想到底是他身上什么样的特性吸引了我,反倒是看第二遍开始思考。觉得史队长这个人,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仿佛他心中总是有个定力,能让他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工作得很出色。就像很多人头一次面临三体文明,得知三体人对地球科技的封锁陷入的无边绝望,史队长可以轻易的以人类千百年来始终没有战神蝗虫为证,说明即使是虫子在宇宙世界终归有一席之地。仿佛是越是简单的世界观,生存的越容易。史队长自称自己是就是粗人一个,但是他的价值观在哪个纪元也没有崩塌过,就像是凉白开,看着无色无味,但是可以盛在任何容器中。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大道至简,大象无形。 然后是章北海,哥哥曾那他举证告诉我要多想,的确能独自想出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则,能在黑暗森林下想到宇宙逃亡是人类唯一的出路,的确厉害。更可贵的是确立自己的信念之后,能在几个世纪坚定不移的完整周密的执行自己的计划。突然觉得他和维德有很相像的地方,维德应该是毫不介意暴露自己的雄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章北海倒是隐藏的更深一些。但不可质疑,他们都是拥有坚定信念的人,虽然没有思想钢印的束缚,但是他们可以让自己的信念如同花岗岩般坚硬,无论什么时候都没动摇过。我一直很好奇他们信念的支撑架构是如何构成的,为何能如同坚固的金字塔般,如果说信念是那个塔尖,那下面的塔身都是什么支持?我也一直好奇,是不是如果能像他们那样有钢铁般的信念,是不是人生就不会有彷徨和犹豫,无数的人生可能变成了命中注定,从此人生就只剩下了向前,向前。 然后说说逻辑和程心,和很多人一样在看第一遍时对逻辑充满了无限崇拜,觉得程心在小说中的存在让人生厌。但再重读之后,觉得逻辑和程心应该是人类发展史上理性力量和感性力量的代表吧。人类从猿猴进化到现代人,再到和三体人的恩怨纠葛中,面对灾难,面对绝境,的确只有人类的理智和在进化中积累的智谋才能让人类在绝境中重生,在在一次次绝望后又发觉希望。但是若人类只靠理智生存,那和三体人又有何差异呢?是人类文明的然然篝火,人类本身道德律和价值观的不断发展,让人类的人文文明发展的如此灿烂。程心算是人类感性力量的集中体现,开始看三体时一直想不通,明明选择程心已经错过一次,为何第二次决定人类命运的时刻,仍是选择程心去抉择。后来觉得程心应该算是人类集体意志的体现吧,无论对错,只是程心去按动了决定人类命运的按钮而已。所以之后,仅仅选择程心和艾AA代表全人类逃离银河系,也变得无可厚非。毕竟她们代表的是最普遍的人类。而对于逻辑,他整个人生的转变好像是个回归运动,应该是螺旋上升比较合适。看似最后又回到了即时享乐,但是总觉得在另一个纬度上跨越了好大一步。算是大彻大悟后对生活的回归?我不知道。 三体中最壮观的描述,应该就是对太阳系向低维跌落的描述吧,梵高的星空,每次看完这段,都深深陷入大刘描述的壮丽景象中,久久不能出来,也特别想看却也怕在去看梵高的星空。像是溺水的孩子,浸入在跌落的海洋,已经超越了想象的极限,也超越了理解的范围,只能任意海洋一点点没过头尖。好像大刘描述人类面临最后的跌落,也是这样的反应。果然都是平凡的人类一员。 但是整个三体读完,最大的感受就是尽管我们以宇宙的纬度是何等的卑微,但也不妨碍我们在宇宙中骄傲地活着。即使是虫子,也有虫子的尊严,卑微并不能妨碍伟大。